基本內容
治經年久病,腸風下血不止,虛弱之甚者,一服見效。(以下二方,上官彥成駐泊傳。)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別杵為細末)綠礬(四兩,用瓶子盛,蓋之,火,食頃候冷取出。入鹽一合,硫黃一兩,同礬研過,根據前入瓶子內,燒如食頃,候冷取出。再研令勻,為極細末。)上件二味,藥末同合一處,令勻,以粟米粥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用生地黃汁吞下,溫酒米飲亦得,每服三十丸。
名稱
硫附鹽礬丸
組成
附子1兩(炮,去皮臍,別研為細末),綠礬4兩(用瓶子盛,蓋之,火爁食頃,候冷取出,入鹽1合,硫黃1兩,同礬研過,依前裝瓶內燒食頃,候冷取出再研極細令勻)。
主治
腸風下血不止,經年久病,虛弱甚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生地黃汁吞下;溫酒、米飲送服亦得。
製備方法
上同合一處和勻,以粟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
參考資料
《洪氏集驗方》卷三。
中藥方劑之L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