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當歸(酒浸,曬)1兩,川芎1兩,萆薢(鹽水煮乾)1兩,羌活1兩,杜仲(姜制,炒)1兩,石楠葉1兩,薏苡仁1兩,大雞心檳榔1兩,華陰細辛1兩,枳殼1兩,蒼朮(炒)3分,五加皮3分,防風3分,獨活3分,續斷(洗,曬)3分,牛膝(酒浸,曬)3分,威靈仙3分,海桐皮3分,木香3分,木瓜3分,麻黃(去節)3分,川五靈脂3分,沒藥(別研)3分,滴乳香半兩。處方來源
《直指》卷四。方劑主治
腳氣。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酒浸雪糕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細銼辣桂、荊芥穗,食前煎湯送下;或枳殼、木瓜煎湯送下。中藥方劑之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