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煸
概念
乾煸的關鍵之處可理解為“煸乾”,即通過油加熱的方法,原料直接加熱,使其水分因受熱外滲而揮發,體現“煸乾”之功效,達到濃縮風味之效果,再加入調味料及輔料製作而成。主料因煸乾而帶來風味和質地的變化,就形成了乾煸的特色。
原料及初加工
適宜乾煸的原料很多,主要以肉質嫩滑、無筋纏、蛋白質含量高的肉料以及水分含量少、氣味芳香的植物性原料為主。如豬瘦肉、牛瘦肉、雞肉、鱔魚、泥鰍、兔肉、冬筍、茭白、豆莢、青椒、蒜苔、芹菜、土豆、芋頭均是常用佳品。刀工處理成中小條形、丁形和絲形為多,總體形態較小,便於加熱時水分外滲,便於受熱熟透。一般不需碼味,傳統乾煸技法需要碼味,但其功效並不突出。
煸炒充分
傳統乾煸技法真正是“煸乾”的,鍋內加入小油量食用油,投入主料不斷翻炒。火力以中火為主,使原料逐步吐水並揮發,過大的火力會使原料汁水在煸炒過程中粘鍋,甚至焦鍋。成熟程度根據原料適可而止,以前稱為吐油,可形象描述為原料加熱過程中,不斷翻吐出小油泡,沒有大的水氣揮發,原料外表變深變色,質地微硬,接著調入基礎味和調色調香原料繼續煸炒。這種煸炒過程受熱時間長,受熱均勻度差,成菜外觀色暗無光,現基本不用,而改用油炸方法。即是將乾煸原料一次或兩次放入油鍋中,用中火中油溫炸制,利用油傳熱,傳熱快且均勻,使原料快速達到脫水的“煸乾”效果。在油炸過程中,植物原料最好一次高油溫炸至煸炒效果,而動物性肉料最佳兩次處理,第一次用中火中溫來排除原料水分,第二次用中火高溫使原料外表達以上色增香效果,肉料第一次炸時為了散籽容易,可以提前碼入較多炸油拌勻處理。
逐步調味
油炸或乾煸後的原料繼續煸炒,一般先加精鹽保證基礎味,加料酒去異味增香味,並能調色,緩解過急的火力,加醬油使肉料充分上色,以金黃為主。再加入醬料和小賓俏煸炒,使調味得當,最後加入輔料煸炒至熟,最後調好口味即可成菜。
這一過程中有幾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一是原料不需上漿上粉,充分體現裸炸的效果,其目的就是使原料容易去水,容易上色。但現在也有個別菜例需上粉忍氣吞聲,如乾煸土豆條,就可以將處理後的土豆條撲上一層乾澱粉,也可加適量吉士粉拌勻後油炸,使土豆條外表達到最佳的酥脆質地和金黃色澤。二是煸炒過程中逐步分次烹入料酒。既有去異增香上色功效,針對肉類原料更主要的是能緩解煸炒過程中的火力,同時將“煸乾”原料外表過硬的質地,吸水回軟,使成菜質地軟而不硬,乾香而不堅硬,變得滋潤化渣,芳香濃郁;植物性原料則需少量加入料酒,慎重而為。三是調料一定要與原料充分煸炒融合,體現充分入味,風味香濃的效果。四是乾煸方法不適宜大批量製作,一次以3份標準量為限,大量製作達不到乾煸菜餚的風味效果。
菜例
乾煸鱔絲
味型:麻辣味。
原料:鮮鱔魚片300克,西芹,色拉油、乾辣椒、花椒、豆瓣、料酒、胡椒粉、薑絲、香油、花椒油。
製法:①鱔魚片切成粗絲;西芹和乾辣椒切絲。②淨鍋下油燒熱,下鱔絲煸炒至水分快乾時,烹料酒上色,下乾辣椒絲、花椒炒香,加豆瓣煵香上色,投入西芹絲,調胡椒、薑絲炒熟,淋香油、花椒油炒勻即可。
製作關鍵:鱔絲不能煸得太乾。
特點:乾香滋潤,麻辣醇濃。
乾煸肉絲
味型:麻辣味。
原料:豬瘦肉300克,芹菜,色拉油、乾辣椒、花椒、豆瓣、料酒、胡椒粉、薑絲、香油、花椒油。
製法:①豬肉切二粗絲,西芹和乾辣椒切絲待用。②鍋燒油至六成熱,下肉絲煸炒制快乾時,加乾辣椒炒成棕紅色,加花椒、薑絲、豆瓣炒香,烹料酒上色,下西芹絲、調胡椒、味素入鍋煸熟,淋香油、花椒油起鍋裝盤。
製作關鍵:將乾辣椒炒成棕紅色時再下其它調料。
特點:滋香可口,麻辣濃郁。
乾煸冬筍
味型:鹹鮮味。
原料:冬筍280克,肉末、宜賓芽菜、蔥花、精鹽、味素、香油。
製法:①將水發冬筍對剖,入沸水鍋內氽水撈出。②把冬筍改成筷子頭大小條形。③鍋下油燒至六成熟,下冬筍條炸乾水分。④鍋留底油,下肉末炒酥,再加芽菜炒香,依次下冬筍,調精鹽、味素煸炒,撒蔥花,淋香油起鍋裝盤。
製作關鍵:①冬筍氽水時要煮透。②煸炒時掌握好火候。
特點:乾香化渣,爽口嫩脆。
乾煸蘿蔔絲
用料:白蘿蔔500克、牛肉100克、郫縣豆瓣30克、姜米5克、蒜米5克、蒜苗30克、精鹽5克、味素1克、花椒麵3克、白糖2克。
製法:①白蘿蔔去皮切成0.6厘米粗的絲,用中火煸炒至蘿蔔絲軟透時起鍋。②蒜苗切成短馬耳朵形。③淨鍋置中火上,放少量油,將切成綠豆大小的顆炒香至酥起鍋。④鍋留底油,下豆瓣、姜米、蒜米炒至色紅出香味時,下牛肉顆、蘿蔔絲煸炒,調入精鹽、白糖、味素、花椒麵、蒜苗炒至蒜苗斷生起鍋裝盤。
製作關鍵:①牛肉末一定要炒香至酥。②也可以用油炸蘿蔔絲,但要掌握到恰到好處,以皮皺為度,不宜久炸。③鹽不宜早放,否則易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