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鎮[福建省武平縣]

中山鎮[福建省武平縣]

位於閩粵贛邊界客家地區的福建省武平縣,有個鄉鎮叫中山鎮,其中心區域的新城、老城、城中三個村莊,人不愈萬,方圓不過十里,卻聚居著100多個姓氏人家,並且自清朝以來一直延續至今。這一文化奇觀,不僅與客家地區以聚族而居為特徵的社區文化形成強烈反差,而且在全國各地鄉鎮也絕無僅有,因而備受海內外學術文化界的關注,並被譽為“客家百姓鎮”。據當地人士介紹,中山鎮在歷史上居民姓氏最多時達108個,至今仍尚存102個。其中城中村住家為302戶,人口1500餘人,姓氏就有61個,平均每姓不及5戶。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建於明朝洪武24年(1391年)的城東迎恩門建於明朝洪武24年(1391年)的城東迎恩門

武平中山鎮位於閩粵贛邊界的客家地區,是千年文化古鎮,素有“小京城”之美稱。唐寧時是武平縣的場治、縣治所在地,舊稱武平所,簡稱武所。中山三個村落,人不愈萬,方圓不過十里,卻聚居著100多個姓氏人家,並自清朝以來一直廷續至今。這一文化奇觀在全國各地鄉鎮絕無僅有,備受海內外學術文化界的關注,被譽為“客家百姓鎮”。
中山鎮,在福建武平縣城西南隅11公里處,新石器時代就有了人類生存的足跡。公元736年在此設武平鎮以來,武平場、武平縣、武平所、中山鄉、中山鎮,幾經更迭,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沿革在千年以上。自中原風雨飄搖衣冠南遷以來,客家人多聚族而居,一村一樓多屬同宗。惟有中山,僅古時武平所城所在地今老城、新城、城中三村,面積不超過兩平方公里,卻居住著百餘家姓氏居民,為全國絕無僅有。究其緣由“百姓鎮”始於客家人的南遷和武平所的設立。中山古鎮唐宋時就已是場、縣治所在地,物阜民豐,有“小京城”之稱。南迂而來的客家人,紛紛聚居於此,成為中山姓氏複雜的一個因素。

全鎮總面積190.8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9870人。中山是武平唯一的千年古鎮,聚居著102姓民眾,被稱為“百安姓鎮”,鎮內流行特殊方言“軍家話”。中山鎮以“百姓鎮”、“軍家方言島”著稱。三城二廓,三城是指:老城、新城、片月城;二廓指石廓和聖婆廓。“未有皇城、先有石廓”的民間諺語告訴我們這裡是先有廓,然後才有城;武所有5座城樓,8個城門,其中迎恩門(東門),永安門(南門)、平安門(西門)、常樂門(北門)為老城門通濟門朝陽門水門文明門為新城四門。城周是護城河,新城朝陽門外時教場,舊時練兵之地。這些前後歷時100多年的建築,如今只僅存“迎恩門”。它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比tian~an-door(1417年)早建二十六年,在迎恩門城上,建有石樓一座,雄偉壯觀。當你登上城樓時,可府瞰新老兩城全景,正如舊時的寫照:“一腳踏雙橋、兩岸森林燈塔,沿城魚兒跳,千戶入雲霄。”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燦爛輝煌。城樓上蒼苔覆蓋的城磚,斑駁的樓匾、殘餘的兩根石柱是凝固的歷史。在新老城的通行要道和十字路口,設有旋轉虛幻,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花燈。客家地區元霄鬧花燈,一般只有3天,中山卻是7天,從正月十三一直鬧到十九,“武所鬧花燈,如同南京城”,據說這是朱元璋皇帝特許的,算是給思鄉的將士一點慰藉。這裡的花燈規模特大,一架花燈上下兩層,象座小小的房子。上層是千奇面巧的彩繪走馬燈罩,“天仙送子”、“三元及第”、“八仙賀壽”、“張生逾牆”、“魚躍龍門”、“金雞啼曉;……繪盡人間景致。每架花燈七十二個燈盞圈,表示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下層為木偶戲台,遊人上觀花燈,下觀傀儡,而這樣的花燈傀儡多時竟達10餘台,真讓人目不暇接。新城最突出的歷史遺留要算至今兀立於風雨之中的相塔(又叫潰尾塔),它建於嘉慶辛亥年(公元1551年),塔高14.7米。該塔分為七層,每層呈八角形,一至五層,每層四周開有互為稱的門孔,六、七層內實行封頂,塔頂已崩潰不全,葫蘆形頂尚可辨認。

走出古街,可以看到武溪河上的永安橋,這是武所十座古橋最大的一座。全長1114米,高17米,寬3.5米,落成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相傳清吧紳士王穆堂夫人八十大壽時,她慈善好施,一聞中山通濟橋(當是橋名)又破壞了,吩咐子孫做壽不設宴,把設宴錢款重建此橋。這次重建後,把通濟橋改名為永安橋,在八拱上方中,相間嵌著二十石匾額:一曰“永安”一曰“母命繼光”。留傳至今。

歷史淵源

中山鎮中山鎮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以武功定天下,在全國各地建立衛所兵制。中山鎮古時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故築城設武平千戶所(簡稱武所),駐軍電田。數十家姓氏的駐軍從各地遷來中山,在此落籍,就地開基立業,繁衍生息。軍籍姓氏的落戶,是中山姓氏複雜的又一因素。 歲月悠悠,中山人口漸增,有的姓氏漸漸失傳。傳聞,姓綠者,僅剩一名年逾花甲老太婆,當老人辭世後,中山便又少了一個姓氏。因此,中山到底有多少姓氏,難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不過,至少不下100個姓氏,是確信無疑的。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始置汀州,並辟武平(今中山)、南安(今平川)二鎮。南太保三年,並武平、南安為武平場。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年994年)升為武平縣。中山為當初場治和縣治所在地。明洪武二十四年正月,設武平千戶所,簡稱武所。據民《國武平縣誌》,明朝有三十五姓軍籍調住武所。其中,來自江西的就有十七姓氏,除吉州(今吉安)永豐的危氏,九江德化的張氏王、丘、艾、李、余、車、吳、周、許、舒、程、鄔、董、劉、洪等十五姓均來自撫州。從語音和辭彙來看,軍家話與贛語有相似之處,但他們有強例的獨立與武平客家話之外的意識,對進入軍家人家庭並成為其中一員的客家人,要求學會軍家話。這種強列的意識使軍家話代代相傳。

演花燈戲

中山鎮
中山鎮
武所明初設立時,朝廷派軍鎮守於此。每到元宵節,戰功累累的將軍們不能回南京城觀燈,便奏請朝廷皇上欽賜,也按南京的規矩在武所鬧花燈演花燈戲,從正月十三日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日下燈,因此“武所鬧花燈,如同南京城”元宵鬧花燈之俗,全國處處可見,但這裡獨創出一種廟花燈、花燈與戲劇相結合的“花燈戲”,卻別具風情。特製的術架大花燈,放置戲台上,上層扎制各種人物、花動物圖案,形象生動逼真,點上燈火後五彩繽紛,十分好看;下層上演傀儡戲,看得觀眾如痴如醉。

這種鬧燈習俗,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形式之美,人們之鐘愛,為四鄰所罕見,數百年來一脈相傳。穿過僅存的古城門“迎恩門”走在古老的老城街上,看著沿街兩側的騎樓式老房子,想像著“夜家家戶戶門口都綴上美麗的花燈”的場景,當地聽來的一句諺語又冒了出來:有食無食,食到正月二十;有聊無聊,聊到燈了。這就是武所鬧花燈盛況的寫照。

舊時,所城十三廟,廟廟鬧花燈。而大小13座寺廟中,有2座罕見的皇帝廟,一是朱天子廟(明太祖朱元璋),另一為真武祖師廟(明成祖朱棣);有3座明王朝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胡大海的功臣店,分別叫忠沙廟、洪沙廟、赤沙廟。武所在中山的歷史沿革中留下了一道清晰的軌跡,讓一個小鎮,擁有了一個時代豐富的遺存;一個時代,無意間留給一個小鎮深厚的底蘊。

操軍家話

中山鎮
中山鎮
武所的設定,軍籍姓氏的落戶,又形成了中山另一奇特的人文景觀——軍家話。武所設立之後,駐軍士兵三分守域,七分種地。不少軍士服完役後就地解甲歸田,成為當地居民。但是,這些落籍軍士,戶籍屬軍籍,不受地方管轄,地位與民戶不同,軍民截然分開g而且,他們來自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不同地區,有數十種方言,往往給交往帶來語言上的障礙。為了長期相處,發展生產,安排生活,不受當地人欺侮,他們以較容易被大家掌握的部分贛方言為基礎,吸收各地較熟悉的方言,摻入一部分當地客家話,形成一種“大雜償”的方言。經長期醞釀,這種獨特的方言便約定俗成為“軍家話”。

雖然“軍家話”使用人口少,區域小,猶如客家方言區這個大海中的一個小孤島,但是他們有著一種強烈的獨立意識,在家裡或軍家人在一起時,都操“軍家話”交談;客家女子下嫁軍家人,也必須改操"軍家話",並傳給子女;在一些純軍家村落,甚至老師授課也操“軍家話”。因此在客家方言的包圍中“軍家話”世代相傳,歷五六百年而不衰;小小武所,兩種方言並行不悖,百姓聚居雜而不亂。初到中山,聽著軍家人你一句南腔,他一句北調,平平仄仄,濃濃淡淡,如讀天書好生難懂,往往誤會話意,鬧出笑話,令人捧腹大笑。

貼姓氏聯

中山鎮
中山鎮
中山是個神奇的地方。不說那令人流連忘返的"仙子逍遙遊聚地"聚仙岩、峰奇洞幽長安洞、陽民村十里翠竹、武平八景之一的“龍巖雨霧”和“丹井溫泉”不說那凝固歷史的古橋、古塔、古城門,也不說那神秘莫測的老城“銅井”城北“紅泉”、 “出米岩”且說那代代相傳的百姓堂聯,便己叫人拍案稱奇。堂聯,又稱族氏聯、姓氏門額對聯。它概述各姓受姓或開荒始祖的籍貫、封號和生平事跡,頌揚祖先文名、功德或政績,所以又被稱為"家族的微型族譜"。每逢過年過節、婚嫁喜慶,中山的各家各姓,便在大門兩側或廳堂兩邊貼上一副大紅姓氏聯,既渲染喜慶氣氛,又炫耀門庭、緬懷祖先,教育後代敬祖念宗、修身養性、奮發有為。客家人強烈的尋根意識和弘揚祖德、詩書傳家的優良傳統,躍然聯上。

對於外人來說,只要一看對聯,就知此家為何姓。“漢代名臣第,宋朝理學家”,頌揚了漢代名臣朱雲的剛正敢諫和宋代學者朱嘉的博學多才,勉勵後人要正直敢言,好學上進,這是朱姓氏聯。“九龍世第,十德名家”,講述了戰國趙相林泉以德教子、九子成才的故事,勉勵後代要以德為本,嚴於教子,這是最常見的林姓氏聯。姓氏聯上聯多以“第、世第、新世第、家聲遠”等字眼收結,下聯多以“家、名家、舊名家、世澤長“等字眼煞尾,被譽為對聯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追根溯源,百姓堂聯顯現的是中山人敬祖睦宗的鮮明傳統。

漢劇之花

中山鎮
中山鎮-永定橋
早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徽班北上成京劇,南下成漢劇”,“喜光班”“榮盛班”“壽福台班”等10多個戲班陸續南下來到閩西演出,並開始在閩西收徒傳藝,紮根落戶。歷經300多年的流傳,閩西漢劇秉承西皮二黃(亦稱“亂彈”)唱腔,兼吸崑曲高腔和民間小調精華,成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劇形式,人譽“南國牡丹”。中山鎮是閩西漢劇的發祥地之一,是著名的“漢劇之鄉”。早在1945年,中山漢劇在地方紳士的倡導下開始組社演出。當時組建的中山國樂社,排練了青草記》《三娘教子》《青竹寺》等10多個折子戲,可以連續演出三個晚上。解放戰爭開始,國樂社停止活動。解放後,由區政府牽頭,重新組建了“紅光劇團”,排練《紅娘子》《三上轎》等劇目,配合宣傳土改、剿匪、抗美援朝等運動,同時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1957年,武平縣抽調中山漢劇團30多名演員,於縣城成立了“武平縣齊鳴漢劇團”,後改名為武平漢劇團。中山的文藝骨幹雖然大部分被抽調,但仍留下許多漢劇愛好者,他們繼續堅持開展漢劇演出活動。“文革”期間,中山文化站組建了“擁軍愛民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創作上演了《紅哨兵》 《一根杉木》《春花的婚事》等現代劇,還排演了《龍江頌》《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等大型劇目。1977年恢復古裝戲,中山漢劇重新排演了《逼上梁山》《十五貫》《包青天》等傳統漢劇,並先後到各個鄉鎮巡迴演出。

客家百姓鎮

永安橋永安橋

中山鎮在歷史上居民姓氏最多時達108個,至今仍尚存102個。其中城中村住家為302戶,人口1500餘人,姓氏就有61個,平均每姓不及5戶。中山鎮姓氏所以如此之多,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衍生的歷史密切相關。武平縣位於閩粵贛三省結合部,貫穿武平的武溪河由中山出境南流廣東韓江入海。歷史上,武溪河是汀江之外閩西另一條溝通閩粵贛邊的主要河道,所以,中山自古就有“全汀門戶”之稱,從唐代閩西始置汀州到北宋武平開縣之初,中山一直是鎮、場、縣的治所。武平縣治遷平川(今武平縣城)後,明初還在中山設千戶所。因此,中山這一歷史,使其在明以前理所當然成為武平縣的中心,而此前流入武平的客家先民自然多聚居於此。這就決定了中山在歷史上一開始其居民就比武平其他地方繁雜。更重要的是,中山在明初設千戶所時,因為這是一種軍事性質的設定,而軍籍人氏來自五湖四海,所以姓氏更為繁雜。據《武平縣誌》和有關牒譜記載,當時遷來中山的軍籍姓氏可查者有35姓。其後清兵入閩,由於以明軍籍為代表的中山居民拒不降清,致使中山“自順治三年起至五年止,內奸作孽,陷城三次。”為加強防範,當時汀漳道張嶙然又命“岩營原職都司溫而嶂、張軫統帶鄉勇六百名移駐中山。”(楊宗昌(《武所分田碑記》)這600名鄉勇的到來,又給中山增加了一些姓氏;加上屠城後隨著當地社會的安定,有不少移民乘虛而入,這又使中山居民的姓氏進一步增加。
中山鎮的這一社會歷史現象,不僅使其贏得“客家百姓鎮”的稱號,而且在其他文化現象方面也表現得十分奇特。作為客家地區的一個小鎮,客家人尊宗敬祖、崇尚文教的觀念在中山有著深厚的根基。據考證,客家以追念祖先為目的而刻於門楣的姓氏堂號,在中山流傳有75種,鐫於廳堂門柱或逢年過節和遇喜慶貼在家門的堂聯則有500多對;而當地對於祖先建造的各種名勝古蹟,如分別建於元、明、清的“迎恩門”、“相公塔”、“永安橋”等建築,以及“九井十三燈”、“七鞭打虎”、“丹井溫泉”、“龍巖雨霽”等風景名勝,都加以很好保護。更奇特的是,由於中山居民不少祖先是軍籍人氏,因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軍家文化,如當地軍籍後裔中通行一種連附近居民都難以聽懂的“軍家話”;而在古街中至今仍保留著當年只有駐軍及其家屬才能行走的褐紅色石板道。凡此種種,引發了不少海內外有關人士對中山百家姓鎮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旅遊信息

名勝古蹟有建於明代24年(即1391年)的相公塔,東門樓、銅井等古蹟保存完好。以客家民俗一條街、十里翠竹、十里岩等為一線的旅遊景點也正在開發使用中。現有歷史文物古蹟名勝:迎恩門相公塔龍巖雨霽聚仙岩出米岩何仙姑岩永安橋清泉南山寺西嶺宮東平王廟天后宮新華岩長安寨

傳統文化藝術:漢劇木偶戲
傳統街區:百姓街、官道

革命遺址:上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