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介紹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座落於遼寧省省會瀋陽,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承擔著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重症病人的會診和急救。醫院總部現有職工2026人,其中著名專家100餘人,博士生導師34人,碩士生導師120人,副高級職稱以上260餘人,20餘人在全國學術機構中任領導職務;醫院有床位1387張,年門診量110萬餘人次,年住院病人3.2萬餘人次;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內科、兒外科、傳染科、皮膚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中醫科、眼科等臨床科室和麻醉科、放射線科、檢驗科、藥劑科、病理科、核醫學科、超聲科等醫技科室共39個,其中兒科、景像學科、外科系遼寧省重點學科;擁有總值2.3億餘元的國際先進診治設備,其中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1100餘台,包括直線加速器、DSA、二台核磁共振成像儀,二台超高檔全身CT掃瞄器,伽瑪刀治療儀,DR、CR數字X光診斷系統,三維成像彩色多譜勒超聲診斷儀,各種電子內窺鏡,專科ICU、CCU等成套設備,動態腦電圖機和各種現代化的血液生化自動檢測系統等,均屬國際先進設備,在東北地區堪稱第一。
歷史沿革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前身是1883年由英國蘇格蘭教會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西醫院,1948年被中國醫科大學接管後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992年成為遼寧省首家全國“三級甲等”醫院;1998年被衛生部授予全國“百佳”醫院。2002年10月醫院全面接管設在瀋陽市鐵西區的原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成立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二部,與本部實行一體化管理。
領導班子
辦院方針
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在不斷深化衛生改革的同時,堅持文明優質服務,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醫院曾兩次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多次獲得省、市文明單位標兵稱號,連續14年獲瀋陽市衛生系統“白求恩杯”。進入21世紀,醫院將繼續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社會廣大患者服務,為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貢獻。專家介紹
劉述信,男,生於1935年,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導師,1960年參加工作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其中消化專業20餘年。在醫療方面對消化系疾病能作出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
在學術方面能掌握消化系疾病的前沿和熱點問題,帶領下級醫師搞科學研究,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
在技能方面能指導下級醫師作特殊技能操作如肝活體穿刺及針吸細胞學穿刺,能作到及時診斷無誤。比較善長腹部超聲的介入診斷和治療,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從而提高了醫療質量。
譚洪相,1957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從事臨床醫療工作40餘年,一直承擔教學、科研、醫療工作,曾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在醫療過程中積累豐富經驗。對內科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方面的診斷和治療上有獨道的認識和見解。
心血管疾病方面:特別是對冠心病、各類心絞痛、急慢性心肌梗塞、各種早搏、房顫、病態竇綜合徵等在搶救和治療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對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壓病、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皆有成熟治療經驗。
從事老年病研究工作並掌握了老年病的特點,對於多臟器受累能突出重點治療。另外對老年人腦病及下肢動靜脈閉塞等疾患的診治,收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神經官能症是一種使患者痛苦的病症,根據自我體會和臨床經驗總結一套治療方案,治癒率高,深受患者好評。
科室介紹
呼吸內科呼吸內科現有正教授3名,副教授2名,講師4人,碩士導師3名。病床35張,每年收治病人千餘人,門診量2萬餘人,三日確診率96%以上,治療有效率95%以上,設有重症急救監護病房(RCU),氣管鏡室,肺功能室,實驗室。本科實力雄厚,設備先進。是醫教研為一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科室。
服務宗旨: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一流的技術,最佳的服務治病救人,讓病人及親屬滿意,放心。
診斷治療疾病範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各種類型肺炎,慢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栓塞,肺結節病,風濕病肺病變,慢性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敗血症,肺膿腫,支氣管肺癌(診斷,放療及化療),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肺間質纖維化,原因不明發熱,各種疑難病症。
本科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診斷,治癒或緩解常見病和多發病,對危重病人,疑難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較深的造詣。
心內科
心內科技術力量雄厚。現有醫生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主治醫師7人,其中獲得博士、碩士學位者13人。每年培養研究生5~10名,進修醫生20餘名。心內科共有床位83張,其中CCU床位17張。有先進的導管介入治療儀器,有現代化心電監測系統。目前心內科已開通2條綠色通道,一條為心律失常綠色通道,心律失常患者可隨時入院接受射頻消融手術和安置起搏器;另一條為冠心病綠色通道,冠心病患者可隨時入院行冠狀動脈造影及冠脈支架手術治療。心內科每年收治各種重患1000多人次,各種急重症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心絞痛、重度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等700多人次,搶救成功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每年協助兄弟醫院診治疑難病例或開展心臟病介入手術數百人例。
強大的科研實力。現已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遼寧省科技攻關項目一項,院內基金一項,總基金近50萬元。參加並已完成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合作項目及國家"八五""九五""十五"攻關課題研究,每年在國家級,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共發表文章200餘篇。
建科宗旨:以臨床為基礎、高新技術及科研為先導。在此宗旨指導下,心內科形成了新老專家共同組成的專家群體。老專家謝惠芳、吳可光、王麗君教授多年來作風嚴謹、教書育人,為心內科打下了良好的學術基礎。心內科對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疾病的臨床診治居國內先進水平。在此基礎上,心內科大力開展射頻消融術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冠狀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支架術、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等新醫療技術。其中心電生理與射頻消融等項目可達國際先進水平。心內科主任孫英賢教授是心外膜旁路的發現者,其論文發表在Circulation2002;106:1362-1367。孫英賢教授和其導師Jackman的這一發現改變了一百年來人類對心臟房室旁路的不全面認識。李曉東副主任對冠脈的介入治療、高血壓、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的診斷治療有深入的研究並有相關論文發表。馬淑梅副教授在日本留學期間從事血管鏡的研究,該項研究在中國居領先水平。心內科這些青年專家技術全面,又各有一獨到的特長。此外,更多的青年專家正在脫穎而出,使心內科的新技術及臨床專家群體不斷擴大。
心內科每年承擔著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兒科系、影像系、英文班等各系統循環內科、循環系統檢體的理論授課、課間實習、生產實習300~400學時的授課任務。
腎內科腎內科目前床位數29張,有三個主要發展方向,即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終末期腎臟病的一體化治療。
1)血液淨化自1994年開始進行CVVH到1998年一直是省內獨家開展此項CRRT技術的單位。1996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血漿置換技術。到目前,所有國際國內可以開展的血液淨化項目醫院已全部開展。治療病人年齡從1-101歲,服務於全院外科、婦產科、兒科、乾診科、傳染科和社會廣大患者等。
2)腎實質疾病與高血壓醫院招收的研究生均有進行此類研究的,動物模型製造、藥物干預的影響、腎臟纖維化與高血壓的關係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2001年有關此類題目曾在全省的學會上做過專題講座。
3)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關於SLE腎病(LN)的治療一直緊跟國際先進水平。例如1994年進行的對LN的CTX衝擊治療,1997年套用驍悉(脈考替酚酸酯)治療LN(到目前此種治療仍處於國內先水平)。近1年來有一名博士深入研究LN的發病機制,將有助於提升該科在這方面的學術地位。
醫療特色
呼吸內科1.搶救治療危重病人
設有重症急救監護病房(RCU),搶救治療重危病人,RCU配有各種類型呼吸機,心電,血氧,血壓及呼吸監測系統,設備先進,功能齊全。配有技術過硬,工作認真負責的醫護人員。搶救及時到位。對慢性呼吸衰竭(如肺心病,肺性腦病)。急性呼吸衰竭(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重征肺炎)重症支氣管肺感染疾病搶救成功率高。
2.診治支氣管肺-感染疾病
本科診斷、治療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經驗治療的成功率在80%以上。合理使用各種抗生素,對病原菌有較深入的研究。在細菌生物被膜的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3.大咯血的治療
對支氣管擴張、肺腫瘤、肺膿腫、肺結核所致的咯血,除套用藥物治療外,進行介入治療,不用手術,痛苦少,療效確切,及時挽救病人生命
4.治療間質性肺纖維化
間質性肺纖維化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本科採取無創呼吸機,吸入方法及藥物綜合治療,取列可喜苗頭。
5.擅長診斷不明原因發熱及各種疑難症
每年本科收治"發熱待查"病人和疑難雜症病人各占患者10%-15%左右。絕大多數患者在短時間內診斷清楚並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6.有較強的綜合實力
設有肺功能室,進行通氣功能,彌散功能,氣道阻力,運動肺功能檢查及氣道激發試驗。能準確檢測,支氣管、胸、肺疾病病人的肺功能狀態。可診斷鑑別支氣管、胸、肺疾病,評價治療效果。也用於胸腹手術適應症的鑑定,增加手術的安全度。支氣管激發試驗可以確定有無氣道高反應性,診斷非典型支氣管哮喘。運動肺功能檢查能準確的鑑別"氣短"(呼吸困難)的病因,是心原性還是肺原性及其它原因所致,提供診斷依據。
設有整套的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圖象顯示係數,對支氣管、肺病進行早期診斷(如肺癌),進行經氣管鏡肺活檢(TBLB)和支氣管肺泡灌洗(BAL),診斷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肺結節病及其它支氣管-肺疾病。治療肺泡蛋白沉積征。
可進行肺血管造影,血流和通氣肺掃描,電子束CT檢查,早期診斷肺栓塞,及時進行溶栓療法和抗凝治療。
與胸外科,放射線科建立聯合會診制度,每周一次,對疑難的胸片,CT片,磁共振片進行聯合會診。及時確定診斷,確立治療方案。
主要成果
醫院在成人肝膽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診療、疑難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超低位直腸癌切除治療、介入性治療、微創外科治療、乙狀結腸代陰道治療、圍產保健和診治、伽瑪刀治療戒毒癮、重症脊柱側彎的矯正術及重症肝炎的救治等方面獨具特色,在小兒內外科疾病的診治和學術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肺組織瓣替代氣管成形術,肺組織瓣替代食管成形術,臍血移植治療兒童及成人白血病,肝臟移植等20餘項新技術也在臨床實踐中取得良好效果。在護理方面醫院引進護理新理念,實施整體護理,強調人文關懷,有力地提高了醫療護理整體水平。作為中國醫科大學的臨床學院,醫院每年承擔著9個專業16個軌道1000餘名本科生及夜大、衛校的臨床教學任務,近五年從該院畢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已達600餘名,每年為全國各地培養進修醫生200餘名,每年舉辦20餘個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近年來,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2項,省級教學成果2項,1人次被評為衛生部先進教師,內科診斷學教學組獲得衛生部級教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強大的科研實力是醫院醫療工作不斷發展的有力保障。全國新生兒急救與培訓中心、國家數位化醫學影像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床研究基地、遼寧省肝病診治中心、遼寧省科學育兒諮詢中心、遼寧省學習困難診治中心、遼寧省嗓音喉病研治中心、遼寧省內窺鏡診治中心、遼寧省圍產醫療保健暨產前診斷中心、遼寧省婦科腔鏡中心、遼寧省醫學會造口中心、遼寧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瀋陽市醫學影像研究中心、中國醫科大學兒科研究所、中國醫科大學影像醫學中心等十餘個醫療科研中心設在此;醫院擁有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和醫院中心實驗室、傳染病研究室、病毒研究室等14個臨床醫學研究室和動物實驗中心;有10個博士授予學科和30個碩士授予學科。近年來,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9項,國家“八五”攻關課題6項,“九五”攻關課題5項,衛生部基金課題19項,省、市科委課題105項,獲部級成果獎12項、省級成果獎34項。醫院還編輯出版了《國外醫學·兒科分冊》、《小兒急救醫學雜誌》、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誌》 、《遼寧藥物與臨床》等四種重要期刊雜誌,全國發行。
交流合作
醫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領域的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大力引進新知識、新技術,先後與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接待來院講學交流的專家100餘人次,選派技術骨幹出國學習交流6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