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46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全國“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新門診大樓在面積、功能、設施等方面都居於西北大型省級醫院及全省之首。醫院擁有大型高精尖檢測、診斷、治療儀器設備200餘台(件),以及連線全院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網路,在國內和本省都居於先進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水平。
醫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921人,主任醫師27人,副主任醫師1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省內著名專家25人。醫院實際開放床位816張,年收治病人1.21萬人;日平均門診1000人次,年門、急診量34萬人次。醫院設有黨、政、職能、後勤等科室及46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有48個不同規模的臨床實驗室分布在各主要科室;“甘肅省心血管醫院”、“甘肅省男科醫院”、“甘肅省眼科復明中心”、“甘肅省糖尿病諮詢中心”、“甘肅省準分子雷射治療中心”設在本院;血液科、心外科、內分泌科、感染科、呼吸科5個科室被省衛生廳定為全省重點專業。
專業隊伍
醫院有18個教研室,12個碩士研究生導師組,2名博士導師,21位碩士導師,承擔著蘭州醫學院等院校兩種類型、三個層次、五個專業的臨床教學,年課堂教學5000餘學時。在蘭州醫學院院系合一的教改中,醫院努力摸索建立了一整套教學最佳化管理辦法,1996、1998年連續兩次獲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獎”,並於1997年4月順利通過了省教委、衛生廳、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教學基地(Ⅱ)標準的評審,醫院每年下基層舉辦不同層次的進修班5-10期,接受進修生近200人;每年派出10餘批技術小組和醫療小組到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工礦職工醫院開展多種醫療服務工作。
科研力量
醫院的科研力量雄厚,設有;“甘肅省心血管外科研究所”、“蘭州醫學院血液研究所”、“甘肅省生物分子研究所”、“甘肅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等四所研究所和傳染病、內分泌、神經心理、肝膽內鏡、生殖研究、腫瘤、中西醫結合、重症肝病等8個研究室。近年來,在省科委、省教委、省衛生廳通過科研立項62項,通過省級成果鑑定的有51項;獲國家計生委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省科委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省教委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省衛生廳二等獎10項,三等獎25項;出版論著13本;在國家級雜誌上發表論文422餘篇,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353篇;在各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40篇。
醫院榮譽
蘭醫一院繼1997年6月獲得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榮譽後,借“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東風,深化醫院內部改革,於1999年8月和9月又分別獲得了全省“十佳醫院”,和1999年衛生部“全國百佳醫院”的榮譽。
管理模式
根據衛生部《關於實行病人選擇醫生,促進醫療機構內部改革的意見》精神,在省政府、省衛生廳的直接安排,布置下,醫院將積極順應改革潮流,努力轉變思想觀念,引進競爭機制,主動迎接挑戰。以此為契機,不斷提高全院職工的綜合素質,強化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降低醫療費用,搞好醫德醫風建設,牢固樹立“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觀念,為社會和患者切實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為甘肅省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