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始建於1947年,有60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建院最早的一所省級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全區醫療衛生戰線的排頭兵。占地面積165905.2平方米,建築面積141784平方米,編制床位840張,固定資產1.3億元。年門、急診量65.6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67萬人次。年總收入1.25億元。全院現有職工1535名,其中正高級54人、副高級187人、中級652人、初級454人。另外返聘高級專家68名。醫院有行政處室13個、臨床科室25個、醫技科室11個,設自治區幹部保健所、保健分院、中西藥製劑室和一所中專衛校。內設3個研究所(老年病研究所、腫瘤研究所、北京骨傷病研究所內蒙古分所),6個研究中心(脊柱外科中心、關節病診斷治療研究中心、呼吸病研究中心、影像介入放射中心、醫學信息研究中心、放射免疫測定中心),5個研究室(顯微外科研究室、心血管研究室、遺傳優生優育研究室、乳腺癌研究室、眼病研究室及內分泌實驗室、血液病研究室)等科研實驗機構。其中呼吸病研究中心和影像介入放射中心為自治區重點學科。
規模及人員
醫院為準廳級事業單位,占地面積1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7.8億元,開放床位2200張,年門急診量70多萬人次,年住院病人3萬人次,年手術2萬例,平均床位使用率104%。擁有45個臨床醫技科室,34個教研室,5個臨床研究室和研究中心。全院職工2200多名,在編職工1460名,其中副高以上專家479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名,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名,碩士生導師56名。
醫療條件
醫院目前擁有診療、教學、科研的設備9022台件,價值2億多元(百萬元以上設備24台,10萬元以上設備244台)。其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核磁共振機、CT、ECT、CR、血管造影系統、大型生化設備、眼底共焦雷射掃描系統、全身彩色超聲掃描系統、電子內窺鏡系統、血液透析系統、大型X光機、十二導動態心電分析系統、手術照明及圖像處理系統、心電遙測監護系統、中央監護系統等大型設備300多台,以及世界最先進的數位化直線加速器、CT模擬定位儀、荷蘭後裝機、微創手術系統等。
醫院承擔著全區2400萬各族人民的主要醫療急救任務;承擔著全區醫學院校臨床教學的重要任務;承擔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救治任務;承擔著全區醫療衛生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務;承擔著全區保健幹部的主要醫療和保健任務;承擔著全區基層醫療單位的幫扶任務。
醫院特色
該院呼吸內科、介入放射科、腎內科被評為自治區臨床醫學領先學科;眼科和麻醉科被評為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醫院重點學科有心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骨科、腫瘤科、婦產科、檢驗科、生物醫學工程科;老年病專科、蒙醫專科、糖尿病專科、骨關節病專科、心臟介入專科、免疫學專科、急救醫學專科成為醫院的特色專科。 醫院綜合技術實力雄厚,先後開展了異體肝移植手術、腎移植手術、心內介入技術、超聲介入技術、幹細胞移植技術、分子治療技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冠狀動脈搭橋術、介入放射治療中晚期肺癌及肝癌、CT導向下治療血管疾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脊柱側彎矯正術、關節置換術、心臟射頻消融術、角膜移植術等現代高新技術。
醫院成就
目前醫院承擔著國家及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自治區衛生廳科研基金項目80餘項。近3年獲獎項目總計21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7項及專利1項。發表國家級及省級論文2000餘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800多次。為盟(市)、旗(縣)及基層醫院培養進修人員1600多人,並接收來自蒙古國的進修生,向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輸送了各類研修人員,經常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醫院開展技術指導和學術交流。
醫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院方向,堅持醫、教、研全面發展的辦院方針,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積極主動承擔政府交給的各項任務,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1992年以來被評為全國“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和“百佳醫院”;2003年在抗擊非典戰鬥中,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連續三年獲得“首府百姓最滿意的品牌醫院”稱號。先後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全國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區糾風工作先進集體”等四十多項榮譽。
發展前景
60年來,醫院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辦院宗旨,堅持以全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內蒙古人民有病不出內蒙古就醫”為目標,以“提高技術水平,提升服務能力,改善就醫環境,降低醫療費用,方便民眾就醫”為主要內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積極探索符合我區、我院實際的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充實現代醫院管理理念,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制定並實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醫院各項工作步入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醫療質量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滿意度快速提升,現已成為黨和政府高度信任、廣大老百姓高度信賴的自治區醫療衛生領域的一面光輝旗幟。特別是2008年,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新大樓投入使用,這是為內蒙古各族人民辦的又一件好事,從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就醫環境。
近年來,醫院領導班子遵循科學發展觀,以進一步做強做大醫院為目標,制定了“十一·五”發展規劃。精心設計並開始實施了醫院整體發展建設規劃。五年內還要興建門診大樓和自治區幹部保健大樓,屆時將把內蒙古醫院建成就醫條件和環境一流、政府滿意的新型現代化品牌醫院。醫院不斷實施科技興院和人才發展戰略,把學科建設和人才建設作為醫院核心競爭力,採取多項舉措,大力支持學科建設和引進培養優秀人才,制定了“以名醫促名科,以名科建名院”的“三名工程”。引進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實行了院務公開、民主決策管理制度,實施了具有本院特色的《綜合目標考核方案》,使醫院科學管理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全區率先推行開設惠民病房、藥品集中招標、降低藥價等惠民政策,努力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制定長效機制,開展以“反紅包、反回扣、反虛高定價”為主要內容的治理醫藥領域商業賄賂,努力淨化醫療環境,使醫院的信譽度和滿意度大大增強。大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增強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凝聚力,以文化建設、品牌建設促進醫院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