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是由全國水土保持工作者自願組成,並依法登記的全國性、學術性、科普性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歷史發展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於1985年3月由國家體改委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成立。
1986年5月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水利部原部長楊振懷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92年5月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楊振懷連任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
2006年1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開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任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第三屆理事會由140名理事(其中包括台灣省一名)組成,常務理事19名,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5名,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6名。
2008年11月21日召開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三屆二次理事會,增、更選了理事和常務理事。增、更選後,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三屆理事為164名,常務理事31名。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辦事機構是秘書處、辦公室、學術部、科普部、組織聯絡部、國際部、諮詢部。辦公室專職工作人員5名。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現有12個專業委員會,15個省(市、區)成立了省水土保持學會。
截至2009年,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總計有9800餘名會員,22個團體會員單位,外籍名譽會員3人,台灣名譽會員1人。13各專業委員會。
職能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的會刊是《中國水土保持科學》(雙月刊),編輯出版《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會訊》(一年四期)。 學會成立以來,先後接待過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尼泊爾、日本、俄羅斯、朝鮮、泰國等多個國家的學術團體及專家的來訪,組織召開專業性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共同開展水土保持及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普及和推廣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為廣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服務。
兩岸交流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致力於加強海峽兩岸水土保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中國台灣相關的民間組織及專家學者有著密切的協作關係,共同組織系列的海峽兩岸水土資源與生態保育、兩岸山地災害與防治等方面的大型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海峽兩岸水土保持方面的互動交流及學科的發展與創新。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二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