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是首都高校中最早創建的志願者社團之一,其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3月的“北京師範大學白鴿支教掃盲服務隊”。十餘年來,協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團委的指導下,本著“責任、奉獻、團隊、創新”的宗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深化服務內涵,打造服務品牌,成為在首都乃至全國高校中具有較高聲譽的大學生志願者組織。職能
協會擔負著服務管理北京師範大學青年志願者工作的重要職能,秉承社會實踐要將社會需要、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將志願服務作為培養和檢驗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堅持將社會實踐作為學生成長、成才和就業的寬闊平台。組織結構
目前,協會擁有基礎教育、宣傳講解、愛心使者、綠色環保等4個志願者中心和辦公室、培訓服務部、認證考評部、宣傳部、新聞部、網路部、外聯部、公關部、財務部等9個職能部門。576名志願者廣泛分布在文化教育、助殘服務、公益機構服務、語言服務、便民服務、旅遊服務、交通治安服務、大型賽會服務、扶貧助困、關愛服務、應急服務、健康衛生服務、環境保護等13個領域的20餘個志願服務公益實踐項目中。理念
協會始終注重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宣傳志願服務理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展望未來,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仍將牢牢把握中國志願服務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充分發揚中國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良好品質,眾志成城,開拓進取,用青年一代的智慧與汗水,奮力青年志願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大事記
●1994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白鴿支教掃盲服務隊成立,吸引了來自全校各院系共800多名同學報名,“白鴿”在木鐸校園中誕生。同年5月4日,服務隊隊員在人民大會堂從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喬石手中接過“中國青年志願者大學生支教掃盲服務隊”的大旗,開赴山西省武鄉縣,踏上了志願征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1995年5月,在相繼更名為“白鴿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白鴿青年營”之後,北京師範大學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決定成立北京師範大學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教育系93級學生王經濤擔任會長。
●1995年10月,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北京大鐘寺蔬菜批發市場率先創辦了北京市首家“民工學校”,對外地來京務工農民進行法律、衛生、安全等相關知識培訓。截至當年年底,先後與十多個企事業單位聯合開辦“民工學校”16期,培訓人員達到5000人次。
●1996年4月,以“北京科技周”為契機,該校學生科技活動中心的志願者開始在北京農業博物館進行志願講解服務,並在半年時間內確定了中國歷史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科學技術館等5家大型博物館為志願講解員活動基地。同年,協會成立認證委員會,正式建立了志願者認證制度。
●1997年5月,在“臨終關懷”志願服務活動、東城區培智學校開展康復教育活動等志願活動的基礎上,愛心使者服務隊正式成立。
●1999年,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中國小知心角服務隊正式成立。服務隊與方家胡同國小、三條國小等學校周邊國小建立了穩定和合作關係。
●2000年10月10日,申奧志願者服務隊在我校成立。同學們承諾義務承擔奧運宣傳、英語培訓、申奧講解等工作,面向世界各國友人展示當代中國開放、自信的風采。同期,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天使服務隊也宣告成立。服務隊策劃並舉辦了“綠色天使陳琳攜手綠色北京”大型演唱會,募集資金用於救助藏羚羊。
●2001年是國際志願者年,該校650名“彩虹志願者”嚴格按照“國際化、專業化、職能化”的服務要求,密切配合大運會組織委員會的各項工作,服從命令聽指揮,為大運會的成功召開貢獻了力量。同年末,校團委、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開展了首屆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志願者”的評選表彰工作,這是學校第一次對表現優秀的普通志願者給予獎勵,並在此後每年舉辦一屆。
●2002年9月8日,慶祝北京師範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800名統一著裝的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志願者承擔了會務接待工作,獲得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讚譽。
●2003年,“非典”疫情開始擴散,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正式啟動了“抗非典校園協管員”工作,並結合疫情特點開通了“手拉手義務家教”和“知心哥哥姐姐”熱線,堅持在特殊時期進行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同年10月,“首屆首都高校志願服務論壇”在我校舉行,會後,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對志願者認證工作進行了全面改革,提出了志願者培訓與素質拓展計畫,整合了志願服務項目和志願者服務隊,確定了以義務支教、宣傳講解、愛心幫扶、環境保護為主的四個志願服務領域。
●2005年6月5日,北京奧運會志願者項目啟動儀式和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該校56名志願者參加了活動並圓滿完成了主辦方交予的任務,並在校內獨家發放印有奧運會吉祥物的《競報》號外展開宣傳。2006年8月28日,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舉辦了“青春奧運•志願京師”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願者招募啟動儀式,拉開了該校志願者報名參加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序幕。
●2007年,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根據發展需要,對協會機構設定做出了重大調整。協會設立了基礎教育、宣傳講解、愛心使者、綠色環保四個志願者中心,取消了之前設立的志願者服務隊;在職能部門上,協會增設了網路部、外聯部、財務部,更加符合新時期志願者工作的需要,能夠細化職能,促進各個部門更好地為志願者服務。同時,根據奧運志願者工作的需要,協會成立了奧運志願者中心(臨時機構),統籌協調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工作。
●2007年4月24日,協會發起了由我校承辦,奧組委、教工委、團市委、市學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首都高校慶祝北京殘奧會倒計時500天暨志願殘奧主題活動月啟動儀式”。
●2007年3月5日,協會正式啟動了北京師範大學志願者年項目並先後配合奧組委國際聯絡部、體育部和國家奧體中心場館運行團隊完成了600多名貴賓陪同及語言服務類賽會專業志願者和1400多名賽會通用志願者的招募、選拔、測試、培訓工作。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有來自該校的1864名同學作為賽會志願者在15座奧運會比賽場館、4座配套設施或訓練場館和2個運行團隊中進行志願服務,涉及北京奧運會28個大項中的14個大項,以及1個特設項目(武術)。其中,606名同學被北京奧組委復用,作為賽會志願者在5座殘奧會比賽場館、4座配套設施或訓練場館和1個運行團隊中進行殘奧會志願服務,涉及殘奧會20個大項中的6個大項。此外,還有333名同學作為城市志願者,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連續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志願服務;313名同學組成了北師大奧運村住宿服務團隊,圓滿完成了奧運會期間媒體村的服務任務。
特色活動
除了基礎教育、宣傳講解、愛心使者、綠色環保等4個志願者中心的常規志願服務之外,白鴿每年都有獨具協會特色的大型非常規活動,每一次都在北師大校園中掀起一股與眾不同的公益之風。1、公益活動月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也因此將每年12月定為“公益活動月”,各類公益實踐活動如同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是師大校園中每一個冬天都能見到的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2、十佳志願者評選
自2001年起,校團委、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每年聯手開展“十佳志願者”評選表彰活動,由校內優秀志願者自主報名參與,最終於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進行最終選拔,體現了學校對優秀學生志願者的支持與鼓勵。
3、暑期社會實踐
為進一步深化大學生志願服務內涵,引導大學生志願者真正關注社會、走進社會,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於每年暑假都將組織暑期社會實踐團,開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社會實踐。至今,以成功開赴福建、長春、吉林、山東、河北等不同地區。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二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