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概況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黃土高原為重點,面向全中國,針對水土流失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為中國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巨觀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配套技術和實體樣板;形成了以水土保持為主導學科,以土壤學、生態學和農業工程學有關領域為支撐的總體學科框架;確立了在中國水土保持科技方面的中心地位,發揮了在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方面的引領作用。
設有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流域生態與管理研究室、區域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室、林草生態研究室等6個研究單元。在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建有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固原生態試驗站、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等野外站。建有人工模擬降雨大廳和人工乾旱環境氣候室等重要科研實驗設施,形成了集套用基礎研究、試驗與示範、決策服務於一體的水土保持科研體系。
水土保持研究所以“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為所風,凝練出以“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為內涵的“黃土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為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籌建於1954年7月,正式成立於1956年2月,初期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研究機構,方向任務是“結合西北地區實際情況以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問題為中心,配合農業部門的研究力量,進行調查及總結民眾經驗,開展生物、農、林、牧、水等基本性和關鍵性問題的研究,為解決黃土區水土保持及增加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所名改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務調整為“以生物、土壤為重點,結合水土保持進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務為“以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為中心任務,主要研究解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農、林、牧、田間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蝕規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農業增產等有關問題,同時根據西北地區農業生產選舉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礎,繼續開展植物分類、土壤地理、土壤膠體化學和作物遠緣雜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務為“面向黃土高原,以水土保持為中心任務,開展水土流失規律預測預報和防治途徑、土壤及土地資源的評價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復的理論與技術、旱作農業增產體系和依據等方面的研究,為黃土高原農林牧綜合發展和根治黃河服務。”
1987年,由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雙重領導,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務“仍以黃土高原區域為重點,以水土保持任務為中心,為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加速農林牧綜合發展和黃河治理服務。同時考慮到中國水土流失非常嚴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適當兼顧其他地區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務”。
科研領域與研究方向
水土保持研究所共有5大研究領域,16個研究方向:
土壤侵蝕研究
土壤侵蝕實驗技術
以核素示蹤技術在侵蝕過程、坡面及小流域侵蝕產沙時空分布特徵定量研究為主要內容,建立並發展核素、元素示蹤、人工降雨模擬實驗的科學方法,為揭示土壤侵蝕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機制,土壤侵蝕預報模型的率定、驗證提供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建立實驗侵蝕學科領域。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過程與預報:
開展植被提高土壤抗侵蝕有效性研究;降雨徑流對侵蝕鏈動力過程研究,高含沙水流溝網侵蝕輸沙過程機制研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預報模型。
土壤侵蝕環境
主要研究現代侵蝕環境狀況特徵,侵蝕環境演變及其動力機制,人類活動對侵蝕環境的作用,生態環境建設對侵蝕環境的修復,以及侵蝕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
水土流失過程計算機模擬
隨著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和土壤侵蝕過程研究的深化,用計算機數值模擬手段完成模擬實驗難以控制的條件和過程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將土壤侵蝕過程研究的分散成果有機結合,進行溝道發育、溝網擴展、泥沙輸移等土壤侵蝕過程的動態模擬;引進“3S”技術和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為土壤侵蝕過程和預報模型研究提供數字信息平台和成果的可視化出口。
旱地農業研究
坡面生態系統水分溶質運移機理及調控
以SVAT為核心,通過實地研究建立坡面水分、溶質遷移動力學模型參數體系;分析降雨—入滲—地表徑流—土壤侵蝕—養分流失的過程,確定水土流失的臨界條件,以建立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過程的模擬模型;研究降水—土壤水—植物水—光合—生產力的轉化效率,建立植物水分—養分—生產力模式;研究降雨最大可能就地入滲轉化的途徑,坡面土壤水庫功能及其植被承載力,坡面生態環境恢復與土地生產力提高的調控途徑。
植物整體抗旱性研究
瞄準植物抗旱生理的前沿領域,研究植物不同生育階段和不同器官對乾旱的敏感性以及水分變動條件下產生適應—傷害—修復—補償的級聯效應生理生化機理及其與整體抗旱能力和產量構成的關係。重點研究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異的生理基礎及其可遺傳性,對植物抗旱、節水遺傳潛力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做出評價;以植物根冠之間的ABA逆境信號傳遞為基礎,研究水分虧缺條件下ABA對水分傳導、氣孔反應以及根系吸水能力的生理調節機制。
節水農業的生物學基礎
研究水分和養分虧缺條件對植物根系構型的誘導性變化及其在土壤水分利用中的效應,植物不同器官生長協同性與抗旱節水潛力的協調機制;研究旱區不同植物種類的耗水規律及其對水分虧缺的生態適宜性,植物不同發育階段對不同虧水度的回響,尋求植物如何維持自身相對穩定的用水效率的功能;研究旱區生態適宜性植物的水分生產函式和有限灌溉原理,植物水分與產量間的互動效應,並從水分—養分耦合效應出發探討提高WUE的調控途徑。
流域生態與管理
流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生產力
以黃土高原中小流域為對象,針對該區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短缺和經濟落後三大特點,通過流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過程的分析,研究流域水土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探求結構合理、效能最佳、持續穩定的流域生態經濟系統結構。重點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與流域生態經濟系統演變;流域生態系統重建中生產力提高機制;流域水循環與生產力耦合效應;流域營養元素運移過程與高效利用;流域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特徵。
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診斷
以CERN監測及流域室野外站長期定位研究為基礎,通過黃土高原以水土流失為主導因素的流域生態系統受損、修復過程分析,研究流域退化生態系統質量及健康診斷理論與方法;流域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穩定性;不同類型流域生態系統演替驅動因子;健康診斷指標識別及閥值、敏感性分析。提出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小流域健康診斷指標體系。
流域生態系統管理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核心,研究退化流域生態系統重建的理論與技術體系。重點研究流域水土流失過程及控制原理;水土保持措施對流域水土資源環境演變過程的影響;植物群落演替、水土保持功能及植被重建理論與技術;以數字流域為基礎的流域可持續發展策略及管理系統;流域生態經濟系統管理與示範模式建設。為中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態農業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及示範樣板與技術體系。
區域水土保持
區域水土流失動態分析與趨勢預測
以土壤侵蝕和資源環境科學理論為基礎,以遙感信息技術為支撐,利用全數位化方式研究多種解析度的區域水土保持及其環境時空格局,建立比較完善的區域水土流失評價理論與技術方法和數據支撐體系。為區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實時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區域水土保持環境效應評價
以區域水土保持信息平台為支撐,從巨觀空間尺度,深入研究水土保持對生態環境關鍵要素的影響,建立區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效應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開展中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與全球環境變化關係的探索性研究。
區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戰略
在西部大開發和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圍繞區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布局問題,強化區域水土保持巨觀戰略研究,重點研究西部生態環境建設中有關牽動巨觀決策的重點、熱點科學問題。
農業水土工程
雨水資源化與高效利用技術
以人工匯集雨水利用技術為基礎,將研究範圍從道路、坡地拓寬到流域。重點開展雨水資源利用潛力與評價及其與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相結合的流域雨水資源利用技術體系、雨水資源網路化利用模式與專家決策系統研究,為半乾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水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節水工程技術與系統設備
圍繞產業結構調整與建立節水型社會的迫切需要,將研究領域從農業節水逐漸拓寬到城市節水、生態節水與生活節水。
重點開展節水
技術的試驗示範研究,節水系列化設備的研製與檢測,探索納米技術等其他新技術、新材料在節水領域的套用;研發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系統軟體,實現節水工程規劃設計的智慧型化,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供技術支撐。
水土保持工程與規劃新技術新方法
將研究領域從流域的水土保持規劃設計逐步拓寬到城市水土保持規劃與開發建設項目中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研究工礦企業棄碴、棄地的復墾技術;探索水土流失的快速防治技術和新方法。為科學利用水土資源、維護良性生態平衡提供技術保障。
主辦刊物
水土保持學報:創刊於1987年,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土壤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是中國水土保持與土壤侵蝕領域具有影響的最高級別刊物。水土保持通報:創刊於1981年,雙月刊,中文版,屬環境科學學科。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聯合主辦。
水土保持研究:創刊於1985年,雙月刊,中文版,屬地球科學類期刊,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
保持研究所主辦
公用實驗設施
面向社會開放的公用實驗室包括:化學分析實驗室、土壤物理實驗室、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室、核素分析實驗室等。
創新文化
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包括3個層面,核心是精神層面,包括科學價值觀、世界觀和科學精神等;其次是制度層面,包括規章制度、行為規範等;其三是可視層面,包括園區環境、形象標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