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肉桂半兩,丁皮1兩,藿香(去土)1兩,滑石1兩,茯苓1兩。製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
小兒胃虛,氣逆嘔吐,泄瀉,煩渴欲飲,精神昏困。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湯化下,不拘時候。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中藥方劑之丁香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丁香安胃丸用於小兒胃虛,氣逆嘔吐,泄瀉,煩渴欲飲,精神昏困。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安胃丸,治小兒急慢驚風,吐瀉不止,危不可治。
安胃丸——《吳鞠通醫案》 安胃丸——《衛生寶鑑》卷五 安胃丸——《衛生總微》卷五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丹砂丸主治中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緩縱不仁,肢節疼痛。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丹砂丸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蘇合香丸是著名的溫通開竅藥,具有芳香開竅、行氣解郁、散寒化濁的功效,能顯著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能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顯著的抗血栓和抗血...
基本資料 歷史淵源 方義 藥品特性 鑑別祛暑丸通用名: 祛暑丸國藥準字Z11021057、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製藥廠,適應症: 用於中暑外感,惡寒發熱,頭疼身倦,腹脹吐瀉. 劑型規格:...
簡介 主要成分 性狀 藥品類別 作用類別補骨脂丸是一味中藥,只要成分有補骨脂、 菟絲子、胡桃肉、乳香 、沉香等。
本草綱目卷 聖惠卷 方劑1 方劑2 方劑3沉香內消丸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
主要成分 行氣止痛成分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