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柿蒂湯

丁香柿蒂湯,中醫方劑名。為理氣劑,具有溫中益氣,降逆止呃之功效。主治胃氣虛寒證。呃逆不已,胸痞脈遲者。臨床常用於治療神經性呃逆、膈肌痙攣等屬胃中虛寒者。

歌訣

丁香柿蒂人參姜,呃逆因寒中氣傷,溫中將逆又益氣,虛寒氣逆最相當。

組成

丁香、生薑、柿蒂、人參。

用量

丁香6g、生薑、柿蒂各9g、人參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溫中益氣,降逆止呃。

主治

胃氣虛寒證。呃逆不已,胸痞脈遲者。

方義

本方所治呃逆皆因胃氣虛寒,胃失和降所致。根據虛者補之,寒者溫之,逆者降之的治法,治當降逆止呃,溫中益氣。方中丁香溫胃散寒,降逆止呃,為治胃寒嘔吐、呃逆之要藥;柿蒂苦平,長於降逆止呃,兩藥相配,溫胃散寒,降逆止呃,共為君藥。生薑溫胃散寒止嘔,與君藥相合,增強溫胃降逆之功;人參甘溫益氣以補其虛,共為臣佐藥。

配伍特點

寓溫補於降逆之中,以降逆為主。

運用

本方為治療胃氣虛寒,氣逆不降之呃逆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呃逆不已,舌淡苔白,脈沉遲為使用依據。

加減化裁

胃氣不虛者,可去人參,名柿蒂湯(《濟生方》);兼氣滯痰阻者,可加半夏、陳皮以理氣化痰。

禁忌

本方性偏溫熱,胃熱呃逆者不宜使用。

重要文獻摘要

《成方便讀》:“夫呃逆一證,其聲短促,連續不斷之象,雖其證有火有寒,皆能所致,然無不皆自胃腑而來者,以胃氣下行為順,上行為逆,或邪搏胃中,則失其下降之令,即上出於口而為呃矣。昔人有謂腎病者,究竟髒氣不能上至於口,必因於胃而出也。亦猶咳之一證,雖有五臟之分,然也總不離開肺也。方中以丁香溫胃祛寒,補火生土;柿蒂苦溫降氣,生薑散逆疏邪,二味皆胃經之藥;用人參者,以祛邪必先補正,然後邪退正安,且人參入胃,鎮守於中,於是前三味之功,益臻效驗耳。”

中藥方劑之丁香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丁香餅子丸
丁香黃耆散
丁香煎丸
丁香熟水
丁香理中湯
丁香生胃散
丁香白朮飲
丁香石燕子散
丁香竹茹湯
丁香脾積圓
丁香膏
丁香蘆薈丸
丁香茯苓湯
丁香透膈湯
丁香酊
丁香飲子
丁豆丸
丁附五香湯
丁附散
丁附治中湯
丁公仙枕
丁公藤風濕藥酒
丁壬湯
丁字化毒丸
丁沉散
丁沉煎丸
丁沉透膈丸
丁沉香丸

丁皮丸
丁礬散
丁香平胃丸
丁香建脾散
丁香開胃丸
丁香柿葉湯
丁香柿蒂湯
丁香湯
丁香流氣湯
丁香溫中湯
丁香溫氣湯
丁香烏梅丸
丁香人參散
丁香養氣湯
丁香勻氣丸
丁香半夏湯
丁術湯
丁沉四君子湯
丁沉圓
丁香神曲散
丁香白朮丸
丁沉煎圓
丁香附子散
丁香膠艾湯
丁香圓
丁皮散
丁香復光丸
丁香安胃丸
丁香安胃湯
丁香導痰飲
丁香平氣丸
丁香大丸子
丁香平胃散
丁砂散
丁萸六均湯
丁香當歸丸
丁香曲糵丸
丁香末
丁蔻理中丸
丁香黃連點方
丁香梨
丁香氣針丸
丁附丸
丁香皮煮散
丁香溫中丸
丁附奪命散
丁香益胃湯
丁香溫胃丸
丁香龍膽草
丁香二陳湯
丁香五套圓
丁香五辛丸
丁香草果散
丁香補胃丸
丁香內化丸
丁香豆蔻散
丁香化癖散
丁香半夏圓
丁香透膈丹
丁香吳茱萸湯
丁香和脾飲子
丁附湯
丁蔻散
丁附理中湯
丁香餅子
丁香脾積丸
丁香爛飯丸
丁香丸
丁沉透膈湯
丁香散
丁香五套丸
丁香阿魏丸
丁夏湯
丁香煮散
丁香柿蒂散
丁胡三建湯
丁香柿蒂竹茹湯
丁桂散
丁香半夏丸
丁香楝實丸
丁香止痛散
丁沉丸
丁香和胃丸
丁香茱萸湯
丁泥散
丁香顆
丁香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