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人參半兩,白朮半兩,甘草半兩,乾薑(炮)半兩,熟附子1分,丁香1分。處方來源
《醫方類聚》卷二四五引《施圓端效方》。方劑主治
小兒嘔吐瀉痢,腹痛減食,四肢冷。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黍米大。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乳前米飲送下,每日2次。中藥方劑之丁香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丁香溫中丸是一中藥方劑,主治小兒嘔吐瀉痢,腹痛減食,四肢冷。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溫中降氣丸,治中寒氣痞,脾胃不和,飲食進退,臍腹虛冷;及中酒吐逆,胸膈不利。方出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溫中降氣丸 【摘錄】溫中止瀉丸,健脾暖胃,消積舒氣,止痛止瀉。用於脾胃虛弱,食滯脹氣,腹痛嘔吐,寒濕腸鳴泄瀉。
【處方】 【性狀】 【功能與主治】 【注意事項】 【用法與用量】功能行氣解郁,散寒止痛。用於氣滯胃寒,胸胃刺痛,腹脹疼痛。
【處方】 【性狀】 【功能與主治】 【用法與用量】 【注意】丁香五套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淳消新添方)。具有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冷,山嵐障癘,不正非時之氣之功效。主治胃...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久遠胃寒,心腹作痛者。 上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薑湯送下。
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丁香和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御藥院方》卷三。具有溫中和胃,止嘔進食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中脘氣痞,胸膈停痰,嘔吐噁心,脅肋刺痛,飲食無味,肢體倦怠。
丁香五辛丸主治溫中暖胃,止吐逆,進食消痰。
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功效 製備方法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