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視技術基礎](/img/0/814/nBnauM3X2QjM4UDN1IDNwIjMyMTM0EzM0gjNwADMwAzMxAzLyQ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本書是根據無線電技術專業教學要求新編的教材。內容包括:電視傳原理,彩色電視信號的傳輸制式,電視圖像信號的產生及處理,電視信號的廣播及傳輸,電視信號的接收及圖象重顯,電視信號的記錄及重放,電視信號的測量及圖像評價,數位電視原理。書中注重講明原理,又有必要的數學推導及具體的線路分析,並反映當前電視技術的發展情況。
目錄
第一章電視傳播像原理
1.1電視系統的基本組成
1.1.1圖象的順序傳送
1.1.2圖象信號的光電轉換
1.1.3圖像的重現
1.1.4電視系統的基本組成
1.2光與彩色
1.2.1光的基本特性
1.2.2光源
1.3視覺特性
1.3.1視覺系統的基本構造
1.3.2光覺和色覺
1.3.3電視圖象的觀視條件
1.4色的表示和量度
1.4.1三基色原理
1.4.2彩色的混合
1.4.3色的表示和計算
1.5彩色電視的彩色再現
1.5.1彩色螢光粉的再現色域
1.5.2顯象三基色係數及亮度方程
1.5.3正確重視彩色的條件
1.6電視掃描及同步
1.6.1逐行同步
1.6.2隔行掃描
1.6.3掃描的同步
1.6.4同步信號的產生
1.7圖象信號
1.7.1電視圖象信號的形成
1.7.2全電視信號
1.7.3圖象信號的頻譜
1.8電視圖象參量
1.8.1圖象的幾何尺寸
1.8.2圖象的對比度和灰度
1.8.3圖象的清晰度
1.9高清晰度電視
1.9.1HDTV的掃描方式
1.9.2HDTV的幅型比
1.9.3圖象信號頻寬
第二章彩色電視信號傳輸制式
2.1概述
2.2兼容制彩色電視基本原理
2.2.1彩色電視信號的編碼
2.2.2標準彩條信號
2.2.3圖象信號頻帶共用
2.2.4色度信號的副裁波調製
2.2.5副載波平衡調製
2.3NTSC制
2.3.1NTSC制色度信號
2.3.2色度信號電平的壓縮
2.3.3色度信號的矢量圖
2.3.4彩色全電視信號
2.3.5I\Q色度信號
2.3.6副載波頻率的選擇
2.3.7NTSC制編碼和解碼系統
2.3.8NTSC制的主要技術性能
2.4PAL制
2.4.1PAL制色度信號
2.4.2色同步信號
2.4.3色度信號的頻譜
2.4.4副載波頻率的選擇和要求
2.4.5PAL制信號的編碼
2.4.6PALD解碼原理
2.4.7PAL制的主要技術性能
2.5SECAM制
2.5.1概述
2.5.2色差信號的順序傳送和存儲復用
2.5.3SECAM制的技術特點
2.5.4SECAM制的主要技術性能
2.6模擬分量時分復用彩色電視傳輸方式
2.6.1現行彩色電視制式存在的一些問題
2.6.2TDM彩色電視傳輸制式
2.6.3用於衛星電視廣播的彩色電視傳輸制式
2.7高清晰度彩色電視信號形式
第三章電視信號的產生及處理
第四章電視信號的廣播及傳播
第五章電視信號接收和圖象重顯
第六章電視信號的記錄及重放
第七章電視測量
第八章數位電視技術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十一)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