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日記》

《街頭日記》

《街頭日記》講述的是愛林從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爾遜學校一個糟糕透頂的班級里擔任老師。這裡有著給老師們帶來噩夢的學生:他們虛度光陰,消磨時辰,把學校當成18歲之前的遊樂場;更混亂的是,學生們來自社會裡的不同種族和各類底層階級,分幫結派互相鬥毆。愛林想方設法讓仇恨遠離孩子們的心,消解他們之間的敵意,可是,作為一名白人老師,孩子們對她樹起了重重心牆,愛林的教育理想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孩子們跌入深淵的心靈是否無藥可救,他們的未來能否在愛林的循循教導下重現曙光,愛林的肩上承著千斤重擔,她只有一本或者可以感化孩子的《安妮日記》,以及一顆熱忱真誠的心,帶領迷失的孩子找到明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中文片名:街頭日記

英文名:Freedom Writers(2006)

其他中文名:自由作家
導演:理察·拉·格拉文斯
主演:希拉蕊·斯萬克Hilary Swank(飾演)Erin Gruwell
派屈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飾演)Scott Casey
斯科特·格林 Scott Glenn(飾演)Steve Gruwell

國家/地區: 德國 / 美國
類型: 劇情 / 犯罪 / 傳記
片長:123 min
分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上映日期: 2007年1月5日

劇情簡介

加利福尼亞,長島,在踏進當地威爾森高中的第一天,熱血的菜鳥老師艾琳·格魯維爾(希拉蕊·斯旺克飾)還是個滿懷希望要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派。然而她將要面對的,是在LA暴動之後,各種族之間暴徒械鬥一觸即發的長島,連本來應該不聞窗外事的學校也不例外。

艾琳的班級里,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青少年,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班級里不僅族裔混雜,都是附近貧困街區的孩子,甚至還有小混混和黑幫團體成員,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艾琳對於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情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但她卻並沒有同其他成年人一樣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學著真正聆聽學生的心聲。

逐漸開始了解學生們的世界的艾琳,痛心地發現這些不過十來歲的孩子們,每天不得不掙扎著在街頭暴力中生存,能平安無事地度過每一天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求。於是艾琳借鑑二戰時安妮·弗蘭克的做法,讓學生們利用日記寫下點點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傾訴,從生活里找到希望與自由。從艾琳那裡,學生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本“街頭日記”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使他們得到了救贖!

主演簡介

希拉蕊·斯萬克 Hilary Swank

希拉蕊·斯萬克希拉蕊·斯萬克

女, 生於1974年 7月30日 ,美國華盛頓州貝林漢姆

星座: 獅子座

初登銀幕是在1992年的影片《捉鬼者巴菲》中出演小角色金伯利。兩年後,由她主演的《空手道神童4》為她贏得了些許名氣,但這一切卻轉瞬即逝。
1999年,幸運之神終於選中了希拉蕊·斯萬克。她主演了由金伯利·皮爾斯導演的《男孩別哭》,該片不僅為她帶來了讚譽與掌聲,更讓她獲得2000年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2005年,希拉蕊·斯萬克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影片《百萬寶貝》中飾演女拳擊手,這部本不屬於一線大製作的影片卻以雷霆萬鈞之勢打敗了大製作《飛行者》,希拉蕊精湛的演技也為她贏來了奧斯卡影后的稱號。
派屈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派屈克·德姆西派屈克·德姆西

男, 生於1966年 1月13日 ,美國緬因州
星座: 摩羯座

1987年一部愛情喜劇片《愛是非賣品》讓他脫穎而出之後他又主演了同類型的《愛情快遞生》、《我家住個派對狂》等片。1999年,派屈克·德姆西亮相了影片《驚聲尖叫3》,該片全球取得了超過1.6美元的票房。2000年他在熱門劇《威爾和格蕾絲》中客串登場。而他在《再續前緣》中的客串則贏得了一項艾美獎提名。2002年他與瑞茜·威瑟斯彭主演愛情喜劇片《情歸阿拉巴馬》。2004年他與希拉蕊·斯萬克、安傑麗卡·休斯頓一起主演了HBO的電視電影《女權天使》,收穫評論界讚美。2005年《實習醫生格蕾》橫空出世成為當年美劇翹楚。2007年年底他與艾米·亞當斯合演的迪士尼歌舞片《魔法奇緣》大獲成功。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毫無疑問,如果忽略掉年齡方面接近10歲的差異(33:23),曾兩次獲得奧斯卡影后的希拉蕊·斯萬克絕對是扮演愛林·格魯威爾這個角色最完美的人選。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真實的故事總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我第一次拿到影后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有真實事件做依據的劇本總是蘊含著無可匹敵的人文關懷,我甚至感覺得到自己的內心和靈魂都在吶喊,讓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也是一種榮耀。我要說的是,當我知道我得到了愛林·格魯威爾這個角色時,就有這樣一種感覺。”為了表達自己的尊敬,斯萬克甚至給真正的愛林·格魯威爾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將自己的想法以及這個故事對社會的重要性傳達給她。

然而在愛林·格魯威爾看來,自己只是做了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做的事情而已:“教師這個行業已經因為整個國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職業,不僅在美國,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時候,孩子們未來的命運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但他們通常碰到的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老師、監護人或學校。學校是那種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地方,應該經得起種族、經濟和文化所帶來的各種考驗,更不應該被暴力所侵蝕。表面上看,威爾遜高中是完美的,因為它接收的學生來自各個階層,沒有貧富之分,沒有種族之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學校內部的毒瘤就不存在。”

最初,對於愛林·格魯威爾這種“愛管閒事”的老師,學生們是非常反彈的,然而她最終找到了和學生交流的突破口,她發給每位學生一本《安妮·弗蘭克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主人公安妮在戰火紛飛的地帶成長時所面對的挑戰與困境,引起了學生的共鳴。於是,愛林趁熱打鐵,讓學生們也學安妮·弗蘭克記日記,日記的內容不限,可以是一天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是某些情感的變化,當然還有時時刻刻所要面對的困境……導演理察·拉格拉文尼斯(Richard LaGravenese)的目的就是想讓整個故事看起來發人深省:“孩子們學會了用筆來代替槍與暴力,記下生活中的一切則有助於他們反思自己的過去。愛林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孩子們的生活與世界。當寫作變成最有力的反擊武器時,也代表著孩子們在向過去告別。”

僅憑一個人,真能夠改變其他人的命運嗎?答案是肯定的,愛林·格魯威爾就是這種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是你我都有可能成為的英雄……她也害怕過、退縮過,但卻不能改變她要保護自己學生的信仰,她要給這些沒有未來的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憧憬。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龍蛇混雜的203教室】

自從黑人羅德尼·金(Rodney King)在長灘被四名警察毆打之後,美國譴責種族歧視的呼聲日益高漲,達到前所未有的頂端,所以威爾遜高中就成了用來檢驗種族之間的合理性和理想性的完美之處。威爾遜高中坐落在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社區中,雖然貌似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沒有任何的歧視和種族成分參雜在其中,但這裡卻也有一個獨特的“黑房間”--203教室,被送到這裡上課的學生,通常是被老師甚至學校“放棄”的。他們被稱為“獨特的人”,是被主觀定性為“沒有希望”的一類人,他們沒有特權,更不會受到很好的教育,通常在這個教室上課的人,都是一些起罪犯或癮君子,要么就是親人或父母在坐牢,至於這類人走出校門,生活也只留給他們一條道路,那就是加入黑幫,在刀口上討生活……這些都是愛林·格魯威爾到來之前的事情,這位熱心、善良的老師最終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與未來,而她之所以選擇了這所學校,也是期望著這種情況能夠得以改善。

受學生排斥的愛林·格魯威爾一直在尋求機會,因為她發現在這個班級里,孩子們之間不但存在著種族方面的問題,社會惡習也非常嚴重,空氣中瀰漫著偏狹與絕望的味道。自我的種族隔離制占據了孩子們的社交方式,甚至被當成了生存的手段,從第一天走進教室起,他們就迅速通過課桌隔出了屬於自己的區域,與其他人徹底劃清界限。導演理察·拉格拉文尼斯表示正是這些“幼稚”的做法,造成了同班同學之間時不時的衝突:“影片就是這樣描述的,同學們拉幫結夥,甚至也不允許愛林·格魯威爾走進他們的世界。這種擅自挪桌子的行為是一種挑釁別人的手段,同時也是為了團結自己人。孩子們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就帶著種族的有色眼鏡,他們可能通過人種、社團的從屬關係、生活的街區甚至是乘坐的公車來劃分自己的小圈子,當你看到這些稚嫩的臉上寫滿仇恨的時候,會感到不由自主地畏縮,然而他們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則更讓人心疼。” 理察·拉格拉文尼斯不但是影片的導演,還擔任了編劇工作,所以他對這個故事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的認知,就代表著整部影片的大方向。

被迫要處理這種文化差異遺留下的事實和挑戰,愛林·格魯威爾只能通過某種非傳統的方式來感化這些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孩子們……在課堂上,她當場撕掉了一幅帶有強烈的種族歧視色彩的漫畫,那是她第一次失去控制,在學生們面前徹底爆發,因為她發現漫畫的畫風與種族大屠殺時一幅諷刺猶太人的漫畫非常相似,這純粹是一種灌輸仇恨的行為。然而,愛林·格魯威爾也發現,其實孩子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種族滅絕”,畫這樣的畫,只是為了好玩。

確實,這些學生還不具備這種道德上的判斷能力,他們生活中的樂趣只在於用各種方法激怒和捉弄別人,卻不知道這種做法帶來的痛苦和傷害。於是愛林·格魯威爾提出了一個問題:“這裡都有誰經歷過槍擊事件?”讓她無比震驚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舉起了手,然後,他們紛紛露出身上的槍傷--這一切都讓愛林·格魯威爾淚流滿面,但同時她也發現,孩子們在互相觀察過後,開始和以前仇視的人興沖沖地分享起槍傷背後的故事來……這件事,就是愛林·格魯威爾與學生們之間關係的轉折點,至於後來的《安妮·弗蘭克日記》,則成了拯救這些孩子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們,就是後來的“街頭日記”的創造者。

花絮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早期發行的電影膠片,片名是《馬吉》(Maggie)。

孩子們參觀完大屠殺紀念館之後,在酒店吃晚餐的時候,所有扮演大屠殺倖存者的角色確確實實是在大屠殺之後倖存下來的人們。

2005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角逐中,希拉蕊·斯萬克擊敗了這部電影中她的聯合主演伊梅爾達·斯湯頓

該片是希拉蕊·斯萬克與派屈克·登普西第二次在同一部電影中合作,上一部是《女權天使》Iron-Jawed Angels(2004)。

影片中拍攝的是洛杉磯容忍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格魯威爾帶著孩子們去參觀博物館,可以看到一個博物館的全景外視圖,還有一些在博物館內的鏡頭,模擬了在死亡集中營的毒氣室里進進出出的情形。

《街頭日記》的部分場景是在洛杉磯的漢密爾頓中學拍攝的。

影片是根據一本由愛林·格魯威爾撰寫的全美膾炙人口的暢銷書《街頭日記》(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以及威爾遜高中學生們的經歷而來的。

穿幫鏡頭

連貫性:格魯威爾第一次對學生們說自己不再給他們上三年級課的時候,她正在黑板上寫字。一開始上面寫的字是“write a first person na”,然後接著就是從“……narrative”到“……na”然後又變回到了“……first person”。

時代錯誤:電影設定的時代背景是在1990年代上半期,那個時候星巴克咖啡還沒有推出“我的看法”( Way I See It)這種杯子,應該是最近7年才開始出現的,杯子上面引用了很多著名作家和其他人說過的話,而格魯威爾走進教室的時候,可以看到她拿著這個杯子,還在好幾個鏡頭中喝了幾口咖啡。

時代錯誤:格魯威爾在電影中談到了“Snoop Dogg”(史努比狗狗),但是事實上在影片發生的那個時代,他那個時候的名字還應該是“Snoopy Doggy Dogg”。本名Calvin Broadus,1972年出生於加利福尼亞的長灘, 因為小時候他長得像史努比,所以父親就給他取了Snoop Doggy Dog這個名字。

時代錯誤:有一個場景,老師拿著Rite-Aid的袋子,在當時,那家零售商店的名字還是Thrifty PayLess。Rite Aid公司是在l996年l0月收購了Thrifty PayLess的。

影片賞析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街頭日記》(又名《自由作家》)取材於上世紀末的美國現實生活。自從“新大陸”被發現之後,北美(尤其是美國)一直是世界移民移入的國家。但因民族、膚色、貧富差距等原因而形成的種族矛盾問題至今仍很突出。現實生活中的艾琳·格魯威爾是個剛從大學畢業在威爾遜高中任教的年輕女教師,但她卻要面對課本之外的東西:種族歧視、校園暴力家庭遺棄吸毒等等。她沒有選擇氣餒而是走入學生的生活、以一本《安妮日記》為開端激發學生的良知,以記日記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醜善惡。逐漸化解恩怨融入社會。艾琳後來將學生的日記整理後結集出版,取名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這本書震動了美國的教育界並感動了無數人。如今。影片裡的老師艾琳已經成了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客座教授,還建立了教育基金希望拯救更多底層學生的人生。《街頭日記》這部電影就取材於此並由曾兩次獲得奧斯卡影后的希拉蕊·斯萬克扮演女教師艾琳·格魯威爾。

這部電影感人之處在於它敢於直面美國當前的種族問題和以藝術的手段真實的再現了一位女教師的心路歷程。以學校為題材的影片很多,由一名教師引導一群異端學生走向光明之路的影片也不乏經典之作,如《死亡詩社》以及《微笑的蒙娜麗莎》等等。但相比較而言此類影片涉及的大多是個人問題如志向、情趣等。與社會現實的殘酷還是相差甚遠。反倒是《187美國社會檔案》一片中所反映的校園暴力和詭秘令人感到真正的恐懼。威爾遜高中坐落在加州長灘一個比較富裕的街區中,社區表面看一切正常,空氣清新、陽光明媚,而《街頭日記》中的學生們卻生活在暴力的氛圍下,打架鬥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不知道這種暴力的根由,只是在盲目繼承和實施這種現實種族階層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暴力。儘管美國社會面對暴力和種族隔閡也採取了很多措施-甚至經過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權解放運動的洗禮,但這種觀念上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於是,在對峙和戰爭之後,人們懷有的是更深的仇恨和不信任。

威爾遜高中203教室正是社會種族衝突的一個縮影,班上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小圈子。圈子間互相仇視。當艾琳老師問學生有沒有自己的朋友死於暴力械鬥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的,他們的答案全都是Yes。原學校的老師們也並沒有給這些孩子以更多的了解和關愛,203自然也就成了“垃圾學生”的集中地。只有新來的女老師艾琳決定改變這一切:她引導學生們寫下日記,改變了學生們對人生的態度。如果沒有她,這150名學生決不會全部順利從高中畢業,更不要說其中有些人會考上了大學。

當長灘發生黑人被四名白人警察毒打的事件之後,一個長期隱藏在人們心底間的敵意便顯露於媒體報端,所以《街頭日記》的拍攝和公映比起諸如《美國派》等青春校園影片更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當艾琳詢問有誰曾遭受過槍擊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社會的暴力環境,感覺到一種絕望的氣息。所以,這個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尤其是下層社會中不同“階層”問的仇視心理。艾琳很敏感的發覺了這群孩子形成的圈子和相互的敵意,於是採取了各種辦法(如換坐位、開展互動活動等)力求能夠讓這些孩子彼此溝通和了解。但她的每一次努力都失敗了,因為她是來自“上層社會”的白人:孩子們認為上學是為了混日子,當年滿十八歲的時候,戰鬥將等待著他們,那是有關種族、社會地位和尊嚴的戰鬥,而社會地位優越的“白人”怎么會理解這些呢?

班上偷偷傳遞的一幅類似二戰時期納粹羞辱猶太人的漫畫令艾琳勃然大怒,而可悲的是這群孩子竟然不知道什麼是種族仇視。更不知什麼叫種族滅絕。艾琳一方面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無知,另一方面又看到了這些孩子人性還未泯滅。於是關於最可怕的種族滅絕的歷史列入了艾琳的授課計畫之內。二戰時期猶太人的生活展覽深深地觸動了這群孩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那種暴行是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罪惡。但這對於孩子們來說僅僅是一種反思。當他們面對二戰中慘死的那些幼小生命的時候,他們只能對自己過去的行為感到羞愧,可他們卻還是找不到真正的方向。於是,《安妮日記》成為迷霧中的燈塔。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安妮日記》是用生命寫成的。雖然安妮失去了生命,但在她的日子裡真實的有關於生命的思考和希望卻得以保留下來。這份希望也為這群孩子們提供了一種希望,那就是正視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要害怕困苦的現實,不要因為生活中的那些敵意而毀滅了自己。艾琳老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個日記本,要求學生象安妮一樣記錄下自己真實的生活。這一過程既是經歷和思考的過程。又是點滴記錄下從絕望走向希望的轉變過程。艾琳老師成功了。

另外,影片中希拉蕊·斯萬克的表演也真實感人,這無疑為這部影片的成功又創造了另一條件。雖然出演此片時希拉蕊·斯萬克33歲,現實中的艾琳,23歲,但希拉蕊的表演可以說準確到位,讓觀眾忘卻了年齡的差異。當艾琳老師第一次走進教室、環顧四周時,眼神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觀眾看到教師慈愛的一面。她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感覺不當後直接用手去擦,隨手又將粉筆末擦到了自己的乾淨裙子上。這樣的眼神和動作是一個初為人師的人常有的舉止。本來是正常的課堂討論卻引來了學生間的武鬥,從希拉蕊的眼神中觀眾看到了一個教師鎮靜中的惶恐、無奈中的焦慮。整部影片雖然給艾琳的丈夫和父親安排的戲並不多,但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因為艾琳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去並很有成績,這使得丈夫感覺受到冷落(或者說壓抑)從而主動提出離婚。艾琳兩眼含淚極力挽救婚姻,從她的眼神中觀眾讀出了愛情與事業兩難選擇的矛盾。這樣細緻入微的場面還很多。我想演員之所以能全身心塑造自己的角色其原因是因為愛。就像希拉蕊自己說的那樣:“真實的故事總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讓我第一次拿到影后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有真實事件做依據的劇本總是蘊含著無可匹敵的人文關懷,我甚至感覺得到自己的內心和靈魂都在吶喊,讓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也是一種榮耀。我要說的是,當我知道我得到了愛林·格魯威爾這個角色時,就有這樣一種感覺。”

現實中的艾琳老師曾經說:“學校……應該經得起種族、經濟和文化所帶來的各種考驗,更不應該被暴力所侵蝕。”察人知己,我們也應看到我們社會和教育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如貧富不均、教育的實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和受教育權利不平等等諸多問題。學校不應該只是社會的縮影,她應該象艾琳老師做的那樣去引導社會、改變社會。

影片評論

街頭日記街頭日記

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已經成了希拉蕊·斯萬克的“影后”情結,殊不知只是她無法擺正自己在電影行業中位置的一種體現。
——《好萊塢報導》

在《街頭日記》中,影片取材於愛林·格魯威爾真實生活中的故事,希拉蕊·斯萬克扮演一位獨立自主的高校教師,她的表演就像是積蓄著強大的能量,而且總體表現十分搶眼。
——芝加哥論壇報

自從《撞車》(Crash)以來,似乎是為大多數有害的自由主義和色情變態的影片開出了一劑處方。而在編劇兼導演理察·拉·格拉文斯打造出的《街頭日記》中,另闢蹊徑地成為了一部優秀的主流娛樂片——並不是另一部關於現代教育體制爭論得頭暈腦脹的《高校男生》(The History Boys),它只是一部簡單的、直截了當的而且非常感人的關於一個努力讓自己做到與眾不同的女人。
——洛杉磯周刊

我想說的是帶他們去看電影,如果故事可以說得和理察·拉·格拉文斯的《街頭日記》一樣好,一樣這么有說服力,一樣能夠給人啟迪,那么這就恰好是一次非常不錯的影像教育課程。
——紐約每日新聞

雖然有完美的演員陣容里,還有穩紮穩打的工作作風,但在《街頭日記》中缺乏的是新意,無法讓自己變得出類拔萃。
——帝國雜誌

《街頭日記》是一部真誠的充滿善意的電影,其中有一些打動人心的場景和基於加利福尼亞長灘一所學校的忠實觀察,只不過影片在循規蹈矩和陳腔濫調之中全線崩潰。
——今日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