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邱陵編著
【形態項】272;19cm
【出版項】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ISBN號】7-5639-0434-4/B946.6
【原書定價】$8.80
【主題詞】密宗佛經(學科:研究)佛經密宗(學科:研究)
【參考文獻格式】邱陵編著.藏密大手印探奧.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內容介紹
顯宗、密宗的修持都離不開空性,因為只有體悟空性才能得到成就,別的道路是沒有的。為此,學密行者必須明白空性的原理和觀修空性的方法,這是最重要的課題。何謂空性?空性即是依空而顯的實性。修空觀而離開我執、法執時,真如的實體躍然而顯,就是空性。我執是妄執人有一實在的我體,法執是固執一切事物為實有,能棄此二執,拋開世間的欲望,所謂“離執即體”,就能證到真空體性。這種空性是很徹底的,不管是任何東西,世間的或超世間的,甚至包括了所謂“神和天堂”,都屬於空性。佛教經典有一句著名的話,叫“緣起性空”,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和合成的所有事物,其性本空,並無真實的自性。因為依賴緣起(因)而生起的任何事物,沒有這些因將不會生起,都不是本來存在的,都是空的。空際上,緣起與性空是一而二、二而一,未有修空性而不修緣起,亦未有修緣起而不修空性的。龍樹在其名著《七十空性論》一書中對現象為何是自性空有詳細的解釋。他說:“因為一切事物是沒有‘本來存在’,無與倫比的如來已經指出‘緣起’的‘本來存在’的‘空性’是一切事物的‘實相’。”他又說:“了解事物‘非本來存在’就是見到了‘實相’(空性)——它除遣了對‘事物的實相’的無明。這使無明地執取‘表面地真實存在’中止了。他對“事物的實相”作了較不隱喻的描述,他說:“‘被製造的現象’就像乾達婆城(即海市蜃樓)、幻事、眼睛中的發網、泡沫、氣泡、變化、夢及旋轉火輪而產生的光圈。”龍樹的空觀正見學說,一直為西藏密宗四大派的祖師們所接受。龍樹清楚、明確地解釋了萬象皆空的哲理,藉此說明了空的意義。佛教經典往往把空性比喻為虛空,無可方物。陳健民上師寫有《空性歌》,更把空性比喻為家常豆腐漿:“白軟何異於紙張,卻能容受其他味,油鹽醬汁與椒姜。不用山珍與海菜,自然充實腹中腸。豆腐本身如有味,不空便難納余香。”又比喻為白雲態:“內無硬骨外無鋼,形不受長短方圓之限制,色不著紅黃藍白之雲裳。時或岩前橫軍陣,時或天末聳高崗;作華蓋,似龍王,美人發,秦女妝;此若擘柳絮,彼若繡鴛鴦;誰知空靈有妙用,奇觀千萬最堂皇!”又比喻為海中水:“柔軟無實只渺茫,卻能運載航空艦,艦上更有飛機場;納江淮河漢之細滴,有魚龍魚鱉之奇藏;涵星而不墮,浴日而不揚;逢知桑田所變化,亦為華嚴
所表彰。”這些比喻,不但把空性形象化,而且描述了空性的空靈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