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小說]

《狂人日記》[小說]
《狂人日記》[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狂人日記》寫於1918年4月,發表於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雜誌,後編入《吶喊》。

簡介

《狂人日記》《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作者首次署筆名“魯迅”。寫於1918年4月,1918年5月15日,發表於《新青年》雜誌。後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由13則日記組成。它是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

小說敘述了“我”中學時的一位好友,早些時候患了“語頗錯雜無倫次,只多荒唐之貧”的瘋病,成了所謂的“狂人”。“我”從他留下的兩卷日記中了解到,“狂人”看見什麼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著,他卻懷疑是想養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最後他終於鼓足勇氣,發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在《狂人日記》中,魯迅塑造了一位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封建鬥士——“狂人”的形象! “狂人”形象豐富複雜、蘊藉深厚,但這個形象的反封建,並不具備徹底性與不妥協性。但憂憤深廣的魯迅,正是通過一個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強行剝奪自由思想、獨立人格而致“狂”,進而刻畫了傳統勢力和禮教連“迫害妄想”症患者病發時的種種表現都不容許存在。最後,封建宗法制度與傳統文化系統居然將“狂人”治“愈”,將原來與制度、文化格格不入的反對者馴服為其忠順的維護者與奴才,以此揭露封建主義“吃人”的兇殘、虛偽的本質。同時也暗示了狂人最終戰鬥和反抗的失敗,進一步強調了啟蒙的意義。

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在魯迅看來,人民生活的拮据困苦還在其次,真正可怕的是人們心靈的麻木和思想的愚昧,正所謂“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藝術特色

《狂人日記》《狂人日記》

小說在藝術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魯迅所說的“格式的特別”。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借實行虛,以虛證實。小說選取狂人作為主角是個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勢力陳陳相因地壓在人們頭上的那個社會裡,一切都已經習慣了,一切都視為當然。魯迅有意通過“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過他在精神錯亂時寫下的譫語,從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進一步揭示了精神領域內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對封建是社會的歷史現象作出了概括。

獨特的心理描寫。變態的心理,混亂的邏輯和虛妄的幻覺。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寫和刻畫。狂人見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種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狀態;狂人由女人罵小孩推導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導出大哥、母親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這是典型的邏輯上的混亂。

採用了對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文寫成的,它簡潔、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話寫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內涵。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充分顯示了白話文學的表現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襯了狂人日記的思維的混亂和混沌。

作者對白話的運用,也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靜坐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它兜肚連腸的吐出。”從這短短的幾十個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動作、有細節,用的都是標準的白話,自然樸實,卻又處處生動形象,充滿意趣。魯迅正是他高超的語言功力,在借鑑外國小說形式的同時,很成功地與傳統小說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現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創造出了“日記體”這樣一種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
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主要採用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方法。第一節:“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長久;第二節“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國幾千年不變的傳統文明。而第六節“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象徵整個封建社會的黑暗與兇險。讀者通過作品中的這些關鍵性的詞句所包含的象徵、比喻、暗示的意義,通過聯想可以體會到作品的實質內容。作者既把狂人寫得完全象一個狂人,而作為體現作者意圖得藝術手段,他使讀者的理解完全超越於這個手段,不僅構思頗見新意,而且結合得又天衣無縫,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狂人日記》既是現代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它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直指中國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同時對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又進行了毫不猶豫的揭露。同時,它又不是採用了傳統的寫實的手法,而是運用大量的具有現代特徵的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來表現狂人的心理內面,甚至的中國文化的無意識。因此,這是一部典型的現代主義的作品。《狂人日記》將徹底的反封建精神與嶄新而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深刻地體現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的實績,對其也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創作背景

《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四卷五期(1918年5月)上的《狂人日記》

魯迅從日本回國後,魯迅接連遭到嚴酷現實的打擊,一度失望而沉默。正當魯迅埋頭在中國古文化中“鉤沉”的時候,正當魯迅在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痛苦、焦慮的時候,《新青年》樹起了“文學革命”的旗幟,使魯迅走出沉默將已數十年來對中國社會歷史的思考和認識,濃縮在一篇小說里,與《新年青》同仁一起,站在了文學革命的最前沿,向整個封建社會提出了挑戰。這篇非同凡響的小說,就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在中國仍至世界文學史上以“處女作”成名的作家為數不少,但在37歲時才發表處女作,而且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並成為大文豪的作家卻為數不多。魯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學革命造成的機遇。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文學革命,也就沒有魯迅。魯迅在發表《狂人日記》之前,不但寫了《文化偏至論》、《魔羅詩力說》等文學論文,翻譯了許多“域外”的進步小說,還創作了文言小說《懷舊》,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

然而,作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分子,聲音雖然激進,但畢竟缺少呼應,不能造成一個運動。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發難後,雖然也一時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動,終於形成了一股勢力,其影響就震撼人心了。

主題思想

《狂人日記》《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的主題十分明確,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作品小序中所謂“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等語,完全可以理解為作者有意摹傳統筆記小說作法而寫的反語,也可以理解為作者所說的“醫家”有更深廣的含義,並非狹義的“醫生”、“大夫”。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狂人雖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徵,諸如“今天全沒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層意蘊卻是有意識地指向幾千年的歷史和當時社會上的“吃人”現象從古代的“易子而食”。作品內容雖然帶有狂人的非邏輯心理特徵,但始終圍繞著“吃人”,圍繞著中國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不斷發生的有史可查和無史記載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現象,其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狂人日記》在表現其主題時,也表現出鮮明的啟蒙主義的思想特徵。魯迅對中國國民性中的“看客”心態最為深惡痛絕,他的“棄醫從文”的重大抉擇便直接由於這個因素。而顧在五四運動前後寫的所有雜文和小說,都是以啟蒙主義為總的思想特徵的。

《狂人日記》的創作,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種複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他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作者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對封建道德的定義,也是他多年來思考和認識的結果,也是這篇作品最輝煌的成就。

人物形象

歌劇《狂人日記》劇照歌劇《狂人日記》劇照

《狂人日記》的豐富深邃的思想是通過狂人的形象表現出來的。“狂人”這一形象,使魯迅先生激烈的反封建思想的凝聚,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反封建的文學形象,已經和魯迅一道載入史冊。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奇特而複雜的藝術形象,一方面,狂人是一個真實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他的言行,他的思維,都具有迫害狂症的瘋狂的特徵。但另一方面,在狂人的臆想瘋話中更包含著深刻的真理,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反封建戰士的特徵。

狂人具有現代意識和反傳統的精神及民族憂患意識。在狂人的全部日記中,都是對“人”的強調,對於“真的人”和沒有吃人的社會的渴求。狂人還進一步以進化論的武器對這種罪惡的吃人制度給了徹底的否定,正是用了進化論的觀點來看待人類的發展,狂人才對中國歷史的“從來如此”的老譜提出了大膽的懷疑和否定:“吃人的事,對么?”“不對?他們何以竟吃?!”“從來如此,便對么?”,他堅信,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憧憬著“真的人”出現。

狂人還具有自省精神。他不只是看到別人有吃人的心思,他還清醒的人是到自己未必無意識之中也吃了幾片肉。他不是只把自己放於批評者的地位,只批判別人身上的封建傳統思想,他把自己放於全民族的一分子的地位,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民族中的一員。他進行嚴格的自審,直率地嚴肅地批判自己身上的封建傳統思想,發出了“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的深深自責。

狂人是豐富複雜的形象,從他是一個狂人來說,他的想法很糊塗,他只想到別人吃他,包括給他找人治病的大哥。從他是一個革命者來說,他又是敢於打破傳統的先驅者,是對將來有預見的十分清醒和勇敢的人物。狂人身上同時體現了瘋狂與清醒這一矛盾的特徵。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這樣一個既瘋狂又清醒的狂人形象,以狂人這樣一個既平常又特殊的人物為主人公,既表現了近代中國社會一個普通知識分子的遭遇和思想趨向,又以他精神病人的銳利眼光和偏執態度,徹底揭露了封建主義的吃人本質,宣傳了現代民主科學精神。狂人形象的出現為新文學描寫普通人物和勞動人民開闢了道路,並為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任務做出了巨大貢獻。

深刻意義

《狂人日記》木刻畫

《狂人日記》木刻畫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觀察了他周圍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過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為此感到不解和憤怒:“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還寫道:“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作用!你們也會吃盡。”在作品的最後一日記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不有?”並具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而且還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狂人日記》的意義,確實遠遠超出了文學的領域。

作品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卻並不是要寫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歷史上多少反抗舊傳統的、離經叛道的人,曾經被視為瘋子,如孫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瘋子’。從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瘋子;站在革命的立場看去他是先知先覺。同一個人、同一個思想卻在社會上有截然對立的兩種看法和評價,這也是變革時代的社會矛盾的反映。魯迅塑造這具有狂與不狂兩重性的形象,就是對社會矛盾的一種揭示。這也是狂個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義”。掌握狂人形象的關鍵,就在於對狂人是真狂還是假狂的理解。

作品評價

《狂人日記》版畫《狂人日記》版畫

《狂人日記》以它豐富的內涵、精湛的技巧揭開了新文學的第一頁,也為新文學奠定了一個極高的起點。當讀者溯流而上的時候,徹耳的是這一聲響亮的吶喊。它的出現猶如一縷春風,吹開了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嶄新的一頁,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沈雁冰在《讀<吶喊>》一文中:“那時《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學革命’,方在無情地猛攻中國的傳統思想,在一般社會看來,那一百多頁的一本《新青年》幾乎是無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記》夾在裡面,便也不見得怎樣怪,而曾未能邀國粹家之一斥。前無古人的文藝作品《狂人日記》於是遂悄悄地閃了過去,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與後來郁達夫的《沉淪》、汪靜之《惠的風》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記》確實“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沒有因此而展開一場文藝論戰;但是,《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魯迅的成功,又在於他對我們民族和社會的深刻認識。

茅盾:“這奇文冷雋的句子,挺峭的文調,對照著那儲蓄半吐的意義,和淡淡的象徵主義色彩,便構成了異樣的風格,使人一見就感著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

作者簡介

魯迅魯迅

魯迅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 、散文詩集 《野草》 、散文集 《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