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之後的第二篇現代白話小說,寫於1918年冬,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如果說《狂人日記》首開中國現代散文體抒情小說先河的話,那么,《孔乙己》則可稱得上是中國現代敘事小說的典範。它在不足三千字的短小篇幅中,為人們展示了異常豐富的社會時空和廣闊的環境背景。

作品簡介

《孔乙己》《孔乙己》

《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這篇小說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文小說,是又一篇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戰鬥檄文。也是魯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之-。

小說反映了在封建科舉制度下,一個舊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小說發表於“五·四”運動前夕,這時封建帝制雖然被推翻,但封建勢力仍統治全國;封建科舉雖然廢止,但封建教育仍通過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著廣大人民。

小說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們的毒害,控訴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魯迅在“五·四”的這篇小說,對“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儘管在1898年中國社會有過失敗的“百日維新”運動,但並未動搖中國封建統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階級統治時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末經革新的古國里。《孔乙己》的矛頭直指封建制度。

寫作背景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魯迅創作這篇小說是在孔乙己生活年代的20多年之後,五四運動前夜。當時,科舉制度已廢除,但在北洋軍閥政府統治下,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1917年在十月革命啟示下,李大釗等領導和策動了新文化運動,向封建文化教育進行猛烈抨擊。魯迅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戰鬥,繼《狂人日記》之後,寫出了小說《孔乙己》,揭示那個社會芸芸眾生的昏沉、麻木病態,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天,當時以《新青年》為陣地,雖已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但是封建復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舉制度雖於1906年廢除,但是培植孔乙己這種人的社會基礎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這樣就有可能產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讓他們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魯鎮的鹹亨酒店,藝術地展現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於啟發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人物來歷

孔乙己得名作者說僅是因為他姓孔,是他的一個綽號。作者不點明他究竟是什麼,又不叫為“丘乙己”或“孟乙己”及別的什麼,這是有深意的。後來,魯迅就說過;“看見了講到孔乙己,就想起中國一向怎樣教育兒童來。”這從張志公考證“上大人孔乙己”的含義中也可看出:把孔子用來訓化童蒙也不知從何而起被異化為要“作仁知禮”了。

而且還要配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等,就足見“孔教”之獠牙了。那么,用孔乙己作人名和題目有什麼寓意呢?秦元宗說:“是對孔家店的蔑視和諷刺。這樣給作品定下了諷刺性的基調,具有鮮明的反孔色彩。”因此,“孔教”應當是其意念之象。

藝術特色

敘事視角

作品是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故事的,故事發生時,“我”的身份是魯鎮鹹亨酒店的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夥計,這即是小說文字表層的敘事視角。二十多年後的“小夥計”已經成人,毫無疑問,對險惡的世事和炎涼的世態應該有所了解和理解。

小說正是將這二十多年前與後的雙重之“我”交織於一起來展開敘事的,一方面,少年的“我”涉世未深,理解有限,僅僅是耳聞目睹了孔乙已的生身經歷和魯鎮的風土人情,見證了孔乙已的誠懇與善良,荒唐與可笑,可憐與可悲;另一方面,成年的“我”經歷豐富,思想成熟,在追憶中帶有對人物的悲憫與同情,能深切體會人物的心情與人情之冷暖,懂得人物神態的“不屑置辯”和模樣的“頹唐不安”,以及孔乙已“跌斷”謊言中的“懇求”眼色的深刻含義。小說就是這樣在少年之“我”的口述中貫穿著成年之“我”的情感,因而極大地開拓了作品的敘事容量,取得了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

魯迅先生的高明之舉就在於他創造性地吸收了散文創作的“寓情於事”的手法,在小說的事件當事人或故事敘述者“我”的背後,往往隱含著另一個層面的“我”,即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的作者自己,這是魯迅先生的第一人稱小說的共性,《孔乙己》當然也不例外。小說在敘述者“我”的背後,自始至終有一個“隱含作者”在審視著作為下層知識分子的孔乙已和作為勞苦民眾的酒客們的雙重悲喜劇,從而構成了小說敘事的第三重視角。

敘事結構

其反諷結構之一是小說故事的“明”(正)“暗”(側)兩條敘事線索的交錯。魯迅把交待孔乙已的性格、遭遇置於幕後作暗線處理,通過酒客們漫不經心的閒談進行側面交代;而把孔乙己在鹹亨酒店的喝酒活動作為敘事明線,通過對其站著喝酒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繪。沿著明暗兩條線索,孔乙己的悲劇在“魯鎮”這個封建小社會舞台上演著,但矛盾衝突的角色比例卻嚴重失衡:一頭是孤苦伶仃的孔乙己,一頭卻是“龐大的魯鎮”,其結局顯而易見。這種凸現廣泛的批判性主旨的敘事模式的選擇當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反諷藝術。

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場”與“缺場”的組接,這構成了《孔乙己》反諷結構之二。孔乙己的出場之“熱”與缺場之“冷”形成反差,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與人們的陣陣“笑聲”構成對立,從而形成了反諷的藝術效果。這陣陣“笑聲”,恰似一把把刀,戳穿了所有看客的卑劣與麻木的魂靈。

反諷結構之三便是小說的本是性格單純的第一人稱敘事者“我”逐漸被冷漠的看客們同化。小夥計一方面是作為一名客觀的敘事者、觀察者的身份出現的,另一方面又是孔乙己周圍眾多的看客的代表,代表著造成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冷漠的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這種一而二的敘事人物身份的分裂,即是作品敘事結構上的反諷技法的巧妙運用。

敘事意蘊

從社會關係層面上看,作者以主人公孔乙己為核心,敘寫了眾多的人物對子。其中,孔乙己與酒客是中心對子,孔乙己與何家、丁舉人是暗含對子,孔乙己與掌柜、與“我”、與“一群孩子”是輔助對子。暗含對子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野蠻與狠毒,以及對下層知識分子的肉體和生命的任意摧殘與戕害。圍繞中心對子,配之輔助對子,作品顯示了冷酷社會對於苦人孔乙己的涼薄。作品正是通過這一組矛盾的人物對子,悲憤地揭示出整個社會的冷漠和涼薄,以及這種涼薄的普遍性和殘酷性。

從文化教育層面上看,魯迅先生通過孔乙己被自己所虔誠信奉的科舉制度愚弄而毀滅和人們被封建文化思想所毒害這雙重悲劇來展示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質。孔乙己被打折腿,人們不遷怒於“兇手”,反而責備不幸者,其受科舉思想毒害之深的“奴才”本相,躍然紙上。可以這樣說,是封建科舉制度吞噬了包括孔乙己在內的所有不幸者的肉體和靈魂。

從形象意義層面上看,《孔乙己》以一個活生生的“苦人兒”的殉葬而敲響了他所代表的時代的喪鐘。孔乙己讀過書,但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經濟地位低下,至死仍以讀書人標榜,迂腐窮酸,執迷不悟。但他“品行比別人都好”,有著下層人民的共有特性:誠懇與善良。這是孔乙己的悲劇,更是孔乙己們的時代的悲劇。一個走向末路的人物,一個演化到窮途的時代,因此,“死”是最無奈也是最合理的結局。

賞析

孔乙己臉色的變化

《孔乙己》中有好幾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出場的時候: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愁潦倒,既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再加上他好喝懶做,不願以自己的勞動去爭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連溫飽都得不到保障。這“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合他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作了鋪墊。

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臉色”,但當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時候,他就“漲紅了臉”,竭力爭辯,企圖維護自己“讀書人”的面子。這“漲紅了臉”的描寫,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偶爾為之。

第三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灰色”臉色的描寫,表現了孔乙己因撈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戮到內心隱痛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

小說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著“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裡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這裡,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劇形象也就大體完成了。

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紅”,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邏輯發展。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態變化的描寫,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徵。

孔乙己被打折腿

孔乙己僅僅拿了幾本書,就被丁舉人私設公堂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一腳踢出門了事,連富人家一條狗也不如。這說明丁舉人這條橫行一方的惡狼,是致死孔乙己的直接兇手。他之所以敢於胡作非為,殘害黎民,確實是他沿著科舉制度爬上去成為“丁舉人”的結果。

這一重要情節,作品裡既沒有直接交代,也不是正面描繪,而是通過掌柜和酒客的平常搭話中透露出來的。掌柜隨口問,酒客信嘴答,一個漫不經心,一個毫不在意。對孔乙己遭受那么大的冤屈和災難,在熟識的鹹亨酒店裡竟然得不到人們應有的關切和同情;而對了舉人的兇殘行徑,卻也沒有誰站出來表示一點憤慨和不平。中國封建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觸目驚心、令人顫慄的地步!這是小說的高潮所在,也是作者匠心獨運特別照亮主題的地方。

“短衣幫”的“笑”

作者反覆描寫短衣幫的奚落,表達了更深刻的思想。其一,揭示短衣幫這樣的不幸人們的“病苦”,意在抨擊整個吃人的封建制度。在長期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下,封建文化、孔孟之道不只是造成孔乙己這樣的悲劇人物,而且還普遍地毒害著被壓迫人們,使他們陷於麻木、不覺悟的精神態度,甚至連起碼的同情心也已喪失。魯迅著意揭出這一“病苦”,正說明要“療救”的不只是一個孔乙己,而是整個社會。

其二,揭示不幸人們的“病苦”,目的在喚醒他們的覺悟。魯迅曾說,他的小說題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這表明魯迅對民眾的落後不是抱著嘲笑態度,而是進行嚴肅的思考,探索“療救”的方法,使民眾從封建思想桎梏下掙脫出來,去擔負起改造整個病態社會的責任。

排出九文大錢

孔乙己的這個付錢動作,是他在無端受到別人的訕笑、嘲弄,陷於很窘迫的境地,他向酒店的夥計要酒要茴香豆而同時發出的。孔乙己面對短衣幫的取笑,自然是厭煩和不安的,但表面上又要表現出不予理會、滿不在意的樣子,便“排出九文大錢”。因此,我認為這個細節是孔乙己以表面的鎮定、從容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同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是給夥計看的,似乎告訴夥計:九文,一文不少,請看清啊。意在表現他的“清白”,不做假。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這一句話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確”是對“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約”又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揣測。從語法上分析,“的確”是對“死了”的修飾,作“死了”的狀語,而“大約”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修飾,是全句的狀語

從孔乙己這個悲劇人物的命運來看,他在那個時代不可能獲得別的結局:腿未打折,他的生計已很艱難,何況折腿以後,除了窮死,別無生路,“的確”一詞是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歸結。那為什麼用“大約”來表示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猜測呢?因為在鹹亨酒店裡出入的人誰也沒有看見過孔乙己死了的現場,誰也沒有聽到過孔乙己死了的音訊,人們本來就沒有關心過他,所以小夥計懸想孔乙己悲慘結局時用了一個“大約”,表示一種推測。

作者簡介

魯迅魯迅

魯迅(1881年~1936年),現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幼年時受詩書經傳的教育,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影響。後東渡日本學醫,又棄醫從文,立志用文學來改變落後的國民精神面貌。

1918年5月發表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自1918年至1926年,陸續創作並出版了《吶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華蓋集》等專集。

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間,創作了《故事新編》和大量雜文。魯迅雜文具有深沉樸實的革命激情和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相結合的典範。魯迅先生一生著譯近一千萬字。有《魯迅全集》行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