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是宋代詩人李清照作品。

詩詞正文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塵土埃。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禍人心開。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時,雖生已被姚崇賣。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
不知負國有好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蜂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深如崖。
西蜀萬里尚能反,南內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
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詩歌注釋

和張文潛:和,依照他人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張文潛,北宋詩人,名耒,字文潛,蘇軾門下“四學士”之一。
五十年功: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間。玄宗在位實際44年,“五十年”為大約數字。
華清花柳:花柳,一作宮柳。華清,華清宮,在陝西臨潼驪山。
鹹陽草:鹹陽,秦始皇建都之地。
五坊:《新唐·百官志:“閒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一曰雕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後人指不務正業之人為“五坊小兒”。
鬥雞兒:《歲時廣記》卷十七引《東城老父傳》:“明皇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索長安雄雞,金尾、鐵距、高冠、昴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使教飼之。”此指唐玄宗愛好鬥雞,玩物喪志。
酒肉堆:批生活豪華。
胡兵:指安祿山叛亂部隊。安祿山本營州柳城胡人。史思明亦為胡人。
逆胡:指安祿山、史思明。
奸雄才:奸詐欺世的野心家。
勤政樓:熾名,唐玄宗建,為明皇賜宴設酺之處。全稱“勤政務本之樓”。
披靡:潰敗。
傳置荔枝:《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由於駿馬兼程急遞,諸許多馬因遞送荔枝而累死。
著碑銘德:撰寫碑文銘記功德。
陋:此指淺俗。
子儀:郭子儀,唐代名將,唐玄宗時,累遷朔方節度使,平安史之亂有功,封汾陽王。
光弼:李光弼,唐代名將。平安史之亂有功,授天下兵紀都元帥,封淮郡王。
不自猜:一作不用猜,猜,此指被猜疑。
天心悔禍:上天不欲重複其錯誤。
夏商有鑒:一作“夏為殷鑑。”
簡策汗青:古時書籍由竹簡編成,為便於書寫和長久保存,則必須將竹簡在火藥味上烤乾,炙烤時竹簡出水如汗一般,故曰汗青。此簡策汗青代指史冊。
張說、姚崇:二人均為唐玄宗時宰相
天寶:唐玄宗年號。
國老:告老退休的卿大夫。此指郭子儀、李光弼等平息安史之亂的功臣。
妃子:指楊貴妃
虢、秦、韓國:楊貴妃三姊分封之地。
羯鼓:樂器,以山桑木為之。狀如漆桶,下承以牙床,以兩杖擊之。唐玄宗素喜音律,尤撤擅長擊羯鼓,人稱為“八音領袖”。
方響:樂器。
春風句:指明皇與貴妃擊鼓作樂時,使得春風也不敢吹起塵埃。
去天五尺:此極言其高。
抱瓮峰:即瓮肚峰。
奸人心醜:奸人,奸詐之人,此指李輔國等,醜險惡。
西蜀萬里:安史之亂時,玄宗逃至西蜀(今四川)。
反:同返。
南內:長安有大內、西內、南內三宮,南內即興慶迷路,本唐玄宗聽政處。安史之亂平息後,玄宗回到長安,肅宗信用李輔務國,遷玄宗於西內,故謂“南內一閉”。
將軍:指高力士,高力士天寶七年加至驃騎大將軍。
稱好在:好在,好生,莫亂來。
輔國用事:輔國,李輔國,玄宗時為閹奴,得肅宗信任,權勢日益顯赫。用事,當權。
張後:肅宗皇后,與李輔國勾結專權,後為李輔國殺。
春薺長安作斤賣:此上二句意謂:人們只知道責備唐玄宗寵信高力士、引入楊玉環誤國之罪,卻不知道責備肅宗寵信李輔國、張後之弊。

詩歌賞析

兩首詩是李清照早年和張耒《讀中興頌碑》詩所作。北宋中後期,統治階級上層發生了居烈的黨爭。最初的鬥爭是由王安石派的變法和司馬光派的反變法而引起的。延續到後來,兩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傾軋,大起大落。而一旦執政以後,本派內部又迅速分櫱化,爭奪益甚。神宗的動搖,高后的專權,哲宗的無能,縱恿和支持了大官僚之間的爭奪,因而,朝延竟成了友欲薰心的官僚們操刀相向的戰場。該詩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會發生安史之亂和唐王朝軍隊一敗塗地的原因,詩中不駐將腐化昏聵的唐明皇和諸般諂媚誤國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撻,總結歷史的教訓,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敗的朝政——君主荒淫無能,臣僚爾虞我詐。用借古喻今的方式來對當權者予以勸戒。表現了詩人對北宋末年朝政的擔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