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非[古人]

李格非[古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格非,北宋文學家,字文叔,濟南(今屬山東)人,女詞人李清照父。做過官,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後四學士”。卒年六十一。有詩文四十五卷(《後村詩話》續集卷三),已佚。另有《禮記精義》十六卷、《史傳辨志》五卷、《永洛城記》一卷。

簡介

李格非
[約公元一o九o年前後在世]北宋文學家。字文叔,濟南(今屬山東)人,女詞人李清照父。幼時聰敏警俊,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登熙寧九年進士第,調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為鄆州教授。元佑元年為太學錄,轉太學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後四學士”。四年,官太學正。紹聖間立局編元佑時章奏,任為檢討,不就,出通判廣信軍。召為校書郎,遷著作佐郎。建中靖國元年,為禮部員外郎、提點京東刑獄。崇寧元年,入元佑黨籍。五年,敘復,與監岳廟差遣。卒年六十一。格非刻意於詞章,詩文俱工致,嘗言:“文不可以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劉克莊評論其“文高雅條鬯,有意味,在晁、秦之上,詩稍不逮”,然亦多佳篇(《後村詩話》續集卷三)。《洛陽名園記》為其散文代表作,南宋樓昉謂其文“不過二百字,而其中該括無限盛衰治亂之變,意有含蓄,事存鑑戒,讀之令人感嘆”(《崇古文訣》卷三二)。也能詩,《過臨淄》、《試院》等篇清朗雅潔,為人所誦(《後村詩話》續集卷三)。著有詩文四十五卷,今已佚(同上書)。其《洛陽名園記》自宋時即有單刻本行世,今存《百川學海》本、《寶顏堂秘笈》本、《津逮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全宋詩》卷一○三一錄其詩九首。《全宋文》卷二七九二收其文一卷。事跡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本傳。

補充

李格非【大約1045~1105年】:字文叔,濟南(今屬山東)人。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之父。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傳。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太平治跡統類》卷二八),曾任冀州(今冀州市)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了廉潔清正的風節。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官太學正。他專心著述,文名漸顯,於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學,李格非奉命撰《元佑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紹聖二年(1095年),撰成傳世名文《洛陽名園記》,記洛陽名園19處,在對這些名園盛況的詳盡描述中,寄託了自己對國家安危的憂思,“謂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候也。其後洛陽陷於金,人以為知言”。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 , 朝廷內排擠元佑舊臣。李格非名列“元佑黨”,被罷官。李格非著作頗豐,有詩文四十五卷(《後村詩話》續集卷三),已佚。另有《禮記精義》十六卷、《史傳辨志》五卷、《永洛城記》一卷。

齊魯書社<石頭上的儒家文獻>,(上)169頁載現存於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牆南起第一方石碣刻有:

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