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木、交通、鐵道工程類專業教科書,系統介紹了捷運與輕軌交通工程在規劃、設計、施工與災害和防護方面的知識,具體包括:線路規劃與設計、車站建築設計、捷運與輕軌施工、捷運與輕軌設備系統、災害與防護等內容。
影響
《捷運與輕軌》自2002年3月出版以來,受到城市捷運和輕軌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工程師的歡迎。一些大專院校土木工程及交通工程專業開設類似的課程,將本書用作教材和參考書。拙作能對從事捷運和輕軌建設的工程師們學習新的技術有所裨益,能為相關專業院校師生們學習參考,筆者甚感欣慰。
《捷運與輕軌》出版至今雖然只有4年多時間,但是我國城市捷運和輕軌交通有了蓬勃的發展。到2004年北京捷運城市軌道交通的總里程達到113km。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北京捷運4號、5號、奧運支線、機場專用線都在緊張施工,預計2008年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260km。上海捷運先後建成明珠輕軌3號線、捷運1號線南北延伸線,4號環線浦西段,通車營運總里程超過120km。為了迎接2010年世界博覽會,捷運6號、7號、8號、9號、10號、11號五條線都在緊張設計施工,可望2010年前建成13條線組成的總長510km的城市軌道交通網。廣州捷運1號、2號線先後投入運營,3號線及4號線正在按計畫快速施工。這期間深圳、南京市各有一條捷運線投入運營。天津市對原有捷運1號線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同時建成了49.051km的津濱輕軌線。武漢、重慶、大連和長春等市也先後建成1條或數條輕軌交通線。哈爾濱、瀋陽、成都、青島、杭州和蘇州等市先後完成了捷運的規劃和設計,業已開始或即將開始捷運工程施工。西安、濟南、合肥、桂林、鞍山、烏魯木齊、蘭州、佛山、福州、寧波等城市都進行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客流預測、初步設計。
如此大規模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在世界各國交通工程建設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大量的工程實踐,各地結合不同的情況,創造了許多新的先進的施工工藝、施工機具、施工材料,克服了許多困難,戰勝了多種災害,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再版時應吸收各地捷運與輕軌建設的經驗、新的創新科研成果、新的設計理念,縮短教學理論與工程實踐差距。
本書出版4年來,國家重新修訂頒布了捷運與輕軌勘察、設計、測量和施工驗收的標準及規範。這些變化,使本書部分內容顯得陳舊,並與工程實踐不適應。人民交通出版社本書責任編輯曲樂先生多次來電和來校面談,希望儘快對《捷運與輕軌》作第二版修訂,以適應新的建設需要。出版社也將原本2005年底第四次印刷拖延至修訂後第二版印刷。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我國大中城市的交通問題
一、大中城市的的交通現狀
二、引起城市交通阻塞的原因
三、解決城市公共運輸阻塞的原因
第二節捷運和輕軌交通的特點
一、共同的特點
二、不同的特點
三、捷運和輕軌交通在城市公共運輸的地位
第三節捷運和輕軌交通的發展
一、國外捷運和輕軌的發展
二、已開發國家捷運建設的經驗
三、中國捷運的發展
思考題
第二章捷運與輕軌交通線路規劃與設計
第一節線路網路規劃
一、規劃設計原則
二、網路規劃內容
三、路網規劃對城市發展結構的影響
四、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流預測
五、交通方式選擇
第二節線路設計
一、基本規定
二、選線
三、線路平面設計
四、線路縱斷面設計
第三節軌道與路基工程設計
一、鋼軌
二、扣件
三、軌枕
四、道床
五、路基
六、軌距加寬、超高
七、線路標誌
第四節限界
一、限界確定的一般規定
二、制定限界的基本參數
三、制定建築限界的原則
四、a型、b1型及b2型限界圖
思考線
第三章捷運與輕軌車站的建築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捷運車站建築設計
第三節輕軌車站建築設計
第四節捷運與輕軌車站發建築設計實例
思考題
第四章捷運與輕軌交通的結構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
一、地下結構(捷運車站、隧道等)
二、高架結構
第二節捷運車站的結構設計
一、支鐵車站結構選型的原則與特點
二、捷運車站的結構形式
三、捷運車站結構的荷載內力計算與設計
四、捷運車站結構的構造設計
第三節捷運區間隧道的結構設計
一、捷運區間隧道結構選型的原則和特點
二、地區區間隧道的結構形式
三、捷運區間隧道的截面設計與構造
四、捷運區間隧道結構的荷載內力計算方法
五、捷運區間隧道的結構設計
第四節輕軌交通的高架結構設計
一、選型的原則
二、輕軌車站結構形式
三、輕軌交通的截面設計與構造
四、高架橋結構設計
第五節捷運設計實例
一、工程概況
二、設計要求
三、結構形式
四、計算條件
五、圍護
汽車與交通運輸圖示大全(二)
了解汽車產品技術、汽車維修、汽車構造的專業知識、汽車運用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物流系統工程等方面專業知識,汽車運用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