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1949年9月,在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勢下,國民黨政府退至最後一個據點重慶。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朱德約請劉伯承、鄧小平和賀龍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研究部署、制定了“大迂迴、大包圍,斷其後路,再打之”的解放大西南的戰略實施方針。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二野主力及四野一部,以隱蔽的動作,從敵人意料不到的湘鄂黔川地域突然挺進,對敵人圍而殲之。 劉、鄧乘火車南下,在徐州火車站邂逅一位鐵路專家,鄧小平主動熱誠地與他商討如何儘快建設成渝鐵路問題。解放西南的戰役尚未打響,鄧小平已在考慮未來的建設問題了。 劉、鄧冒雨悄然人川途中,鄧小平果斷恰當地處理了“逃兵事件”,提升有頭腦的炊事班長王鐵漢為連指導員,給大家上了一堂“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生動的思想教育課。 當我軍聲東擊西實施大包圍時,蔣介石錯誤地斷定“川東地形險惡,易守難攻——劉伯承一代名將,絕不會避易就難,捨近求遠。” 敵宋希濂部被突然出現在川東的我軍主力痛擊,十餘萬人倉皇西逃。王鐵漢獻計,我軍巧渡烏江,俘虜敵十四兵團司令鍾彬。接著又突破了敵人護衛重慶的最後一道防線白馬山。毛澤東來電建議“吸引更多的胡宗南部隊到重慶聚殲之”,劉伯承經過縝密思考,認為在重慶聚殲敵人會失去最佳時機,應儘快解放重慶,減少敵人對重慶的破壞,並致電中央闡述了這一決定。我軍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了山城重慶。 在周恩來副主席的關切下,在劉、鄧、賀的精心安排下,國民黨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西南軍政長官鄧錫侯、潘文華、雲南省主席盧漢先後起義。蔣介石見大勢已去,於12月10日逃往台灣。 胡宗南命第五軍團李文為最高指揮,自己卻乘飛機逃離成都。敵陣營大亂,幾位兵團司令紛紛倒戈。我軍狠狠打擊了攻崍戰役中頑抗的李文,迫使李文投誠,成都宣告解放。劉、鄧命部隊原路返回,賀龍率部下進駐成都。 1950年4月,西南戰役結束了,鄧小平深情送別即將去南京擔任軍事學院院長的劉伯承。
主創人員
【出品人】:王曉棠
【導演】:楊光遠
【執行導演】:宋業明
【分場導演】:朱建民
【編劇】:陸柱國
【責任編輯】:鮑夢梅
【製片主任】:李樹臣宋炳存袁乃旗
【製片】:張雙波劉廣軍尚昌儀許剛
【攝製】:郝德俊溫德芝林曉凌萬仲平
【攝影】:董亞春
【分場攝影】:王衛東
【特技攝影】:李炳坤
【美術】:唐世雲倪少華
【作曲】:楊希武
【剪輯】:聶維國黃迎夫
【服裝】:高文晏趙順德
【化妝造型】:車明
【化妝】:楊碩玲高娟
演員名單
傅學誠飾劉伯承
盧奇飾鄧小平
古月飾毛澤東
趙恆多飾蔣介石
徐光明飾胡宗南
王鳳濱飾宋希濂
王蘭武飾李達
高長利飾賀龍
劉懷正飾朱德
姚聚德飾團長
楊軍飾二連長
彭志東飾王鐵漢
尹元章飾七班長
胡璽龍飾陳克非
王景文飾鍾彬
秦昭飾蔣經國
王慧飾羅列
楊次禹飾劉文輝
丁效宜飾鄧錫侯
翁顯樵飾張群
趙之飾李文
李國華飾羅廣文
管壽義飾裴昌會
唐高奇飾張伯英
陳天陸飾老朱
袁志順飾鐵路專家
人物分析
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戰爭影片,《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必然要塑造好歷史人物,但是它面臨一個特殊問題。
在《大進軍》這一系列片中,有3部影片是以劉鄧為主角的,即《大轉折》、《揚子江大戰》和這部《席捲大西南》。這就要求影片的創作者既要刻畫出真實的歷史人物,又要表現出富有自己創作個性的“這一個”,塑造出有性格魅力的藝術形象。西南戰場上的劉鄧,已不同於“千里挺進大別山”風餐露宿時的劉鄧,也不同於淮海戰役時以60萬去吃80萬這鍋“夾生飯”時的劉鄧。這時敵人已是強弩之末,戰爭的態勢已有定論,所以說《席捲大西南》中的“劉鄧”應該比《大轉折》中輕鬆,比《大決戰》時更瀟灑,他們在部署戰役、指揮戰鬥時更多了幾分主動性。如果說,《大轉折》中的劉鄧是在生與死的漩渦中抗爭,《淮海戰役》時的劉鄧是在勝與敗的棋盤上用兵,那么,這一次他們更多的是在大鋼琴上彈奏勝利的凱歌,在軍事指揮上更加遊刃有餘,同時,他們政治家的風采也得以有機會展示。影片設計了鄧小平與鐵路專家的一段戲,從中引出了成渝鐵路建設這樣的主題,充分表現了鄧小平作為政治家的目光和膽識。
《席捲大西南》中劉鄧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少小離家老大回”。他們一個是33年前、一個是29年前從這裡走出四川,踏上革命征程的。如今打回老家,自然是感慨萬分,平添了許多鄉情和對往事的追思。還有兩人並肩戰鬥13年,今天終於要在這裡分手,這種濃濃的戰友情誼也是十分珍貴的。影片對於這些
特別的情感都給予了充分的表現。尤為感人的是兩人最後分別的畫面:在重慶煙霧迷離的碼頭上,兩個人久久握別,劉伯承最後送給鄧小平一張自己年輕時的照片,讓人產生許多聯想,使人感到這兩個人的偉大友誼。
除了劉伯承、鄧小平、賀龍,影片還塑造了一批我軍基層指揮員的形象。這些藝術形象各有特點。這裡我還想談談影片對於敵人的刻畫。
西南之戰因為敵軍起義多,所以《席捲大西南》的人物表上,敵方將領的人數也比較多。影片在處理起義這一事件時,注重了共性中的個性,注意挖掘事件所蘊含的內在戲劇因素,在有限的時空中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這些人物如一串串珠子,穿起了整個故事鏈條,充分展現出四川軍閥在面對歷史的變革時
的眾生相。比如兩個“劉鄧”的人物設定,就意味深長。共產黨中的劉伯承、鄧小平人人皆知,而國民黨中的劉文輝、鄧錫侯亦不是一般的角色。在表現國民黨中“劉鄧”起義的戲中,非常形象地刻畫出二人的性格。
特點
《席捲大西南》是一部恢宏浩大、史詩性、紀實性的歷史戰爭巨片。本片沿著解放大西南的歷史軌跡,生動地表現了毛澤東、朱德、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卓越軍事才能,展示了劉伯承、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謳歌了人民軍隊英勇頑強和戰無不勝的英雄氣概。本片的許多歷史事件發生在四川地區,加之拍攝的場景大都在川內,因此對四川觀眾更具有親切感和教育意義。
影片背後
《席捲大西南》是一部具有紀實性的戰爭歷史故事片。
鑒於解放大西南戰役的特點,我們的影片不打算表現戰役的全過程,只截取了戰役最重要的階段———從開國大典前夕劉伯承、鄧小平、賀龍接受任務起,到成都解放的入城式止。我們雖然也正面表現了爭奪白馬山 、劍門關攻堅戰和成都外圍的邛崍之戰等幾場戰鬥,但處理上不那么“實”。我們將鏡頭的焦點對準了“人” ,刻畫歷史人物的藝術形象,刻畫藝術虛構的人物典型 。也就是說,作為一部歷史故事片,在處理史實和歷史人物關係上,我們不是重筆寫“史”,而是刻意寫“人”,憑藉歷史背景刻畫人。如果說,在影片《大決戰· 遼瀋戰役》中,我們走的是“人”“史”兼顧,而探索 一條“人”與“史”並重的路子,那么,我們在本片中則是要以“人”“史”兼顧,而側重於“人”的構思來 結構全片。
圍繞全片的主線———西南戰役的演進,演繹出共產黨為一方,國民黨為另一方的兩條線。我方又有劉、鄧、賀這條線(主要的)和部隊基層連隊那條線;敵方則上有蔣介石的動作線,下有胡宗南、宋希濂兩條線。此外,還有國民黨軍起義和我黨地下工作等副線。
歷史的事實正是如此,在解放西南的戰役中,劉鄧對戰役的指揮左右著戰爭的演進,因此,劉鄧這條線實際上就成了主線,這就使我們必將以重筆刻畫劉鄧這兩位歷史人物。
我們選定的重慶打漁灣外景:一塊接一塊的巨石,穩穩地臥在長江的江邊,後面寬寬的緩坡上去,就是山城重慶。我構想這是“晨曲”和“尾聲”的環境。“晨曲”是重慶解放不久,劉鄧難得悠閒地漫步江邊,喚起了他們對往事的回憶:鄧小平2 9 年前從這裡去法國勤工儉學,劉伯承3 3 年前離開重慶,在反袁戰鬥中失去右眼……在這裡,“環境”已經和人物融為一體,而且 可以說,“環境”就是人物情緒的一部分了。有了這場戲的積累,到“尾聲”劉鄧分離前惜別時,再將他們安排到這個場景中,重遊故地,“環境”本身就充滿了“ 惜別”之情。
我們抓住地域的、季節的特徵,運用光、色、畫面構圖、鏡頭運動等手段,竭力表現出西南地區的陰冷、寒氣,連綿的陰雨,瀰漫的大霧,陰沉的天,泥濘的地,潮濕,霉氣……
聽覺造型是電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本片採用同期聲、立體聲。儘管同期聲立體聲的製作,尤其是戰爭片的同期聲立體聲的製作,難度很大,但我們仍然認為這個創作追求是必要的。這是因為,真實的生活空間本來就是立體的,立體聲製作才能更好地營造銀幕空間的逼真感。為了讓更多的觀眾聽懂領袖的語言,全片人物對話用國語,不用方言。
相關評價
影片《大進軍--席捲大西南》“第四代導演”楊光遠的代表作,拍攝這部影片時,楊導已經是一位67歲的老人,談到創作感受,他說:“解放戰爭的影片已拍攝過多部,要出新、創新,必須另闢蹊徑。這部影片就是採取‘人’與‘史’並重的創作路子,把戰役進程的敘事推向後景,將鏡頭的焦點對準‘人’。影片以生動的細節、逼真的歷史氛圍刻畫了鄧小平等在大進軍中人物形象。”該片以借戰爭思考歷史、借戰爭思考人性為主要特點,並未展示太多的戰爭場面,而是在沉重、深刻的氛圍里,充分展現了鄧小平作為政治家、革命家的雄才大略和崇高品格。影片由此獲得了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評審會特別獎;1997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優秀導演獎和優秀電影技術獎。
軍旅題材影視作品
軍旅題材的電影電視曾“你方唱罷我登場”,軍“火”燒出了一片激情歲月。這些影視劇演繹了一曲曲壯麗雄奇的軍歌,為廣大民眾塑造了一代代威武文明的軍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