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堅持》

《浴血堅持》

《浴血堅持》電視連續劇表現南方3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的歲月,塑造了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該劇還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革命先輩的紅色之戀,陽剛之氣交織柔美之情,是一部既有教育意義,又精彩好看的精品。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三年游擊戰爭與紅軍長征一道,被稱為中共歷史上最為艱苦的軍事鬥爭,項英陳毅、張鼎丞、粟裕、葉飛等老一輩革命家出色的牽制了敵人,有力配合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更為後來組建新四軍和抗日戰爭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戰略支點和一批骨幹力量。這是我黨我軍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時期,在中國革命歷史和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忘懷的。

1934年秋,因“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黨中央和紅軍主力被迫撤離。在保衛蘇區戰鬥中負重傷的陳毅臨危受命,協助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就地抗擊,迷惑敵人,掩護主力實行戰略轉移。項英為堅決執行中革軍委的命令,沒有採納陳毅提出的改變組織方式和鬥爭方式,當陷入絕境,不得不改弦更張,派出張鼎丞、李樂天、陳丕顯等去各地加強領導,經營游擊根據地。

在最危急的時刻,“遵義會議”改組後的黨中央發來電文,要求中央分局堅持以游擊戰爭為鬥爭方式,並讓陳毅參與軍分委領導。中央分局決定分路突圍,但戰機已失,部隊大部被殲。此時蔣介石才明白中共戰略轉移的意圖,在圍追堵截中央紅軍的同時,為徹底撲滅這些留下的革命火種,調集大軍,不惜代價,以十個拼一個的決心殘酷清剿。但堅貞的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站起,收集殘部,各自為戰。

為牽制敵人兵力而孤軍遠征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懷玉山被圍,幾乎全軍覆沒,方誌敏等被俘,就義。粟裕、劉英率領突圍出來的幾百名指戰員奉命組建挺進師,在粟裕出神入化的指揮下,邊打邊走,得到葉飛領導的閩東紅軍的支持,轉戰閩浙邊,開闢了浙南遊擊根據地。作為中央紅軍正規部隊,最困難的是轉換鬥爭方式,學會打游擊和做民眾工作。在粟裕堅決、耐心的指導下,小分隊從堅持不了三天獨立活動到融入民眾,成為游擊專家,並運用“突擊隊”和“牽制隊”相互配合的鬥爭方式在浙江這個國民黨統治的心腹地區插入一把鋼刀。

《浴血堅持》《浴血堅持》

項英、陳毅突圍到油山,眼看昔日數萬雄兵,廣袤蘇區損失殆盡,危難時刻,陳丕顯李樂天等帶領突圍部隊陸續歸隊。由於以油山為中心的贛粵邊游擊區是項英、陳毅直接領導,敵人把它列為“清剿”重點,密築碉堡,層層封鎖,步步擠壓。陳毅等糾正了部隊中的悲觀情緒,汲取教訓,與敵周鏇,積極建立秘密交通聯絡網,企圖打通中央分局和各地游擊隊的聯繫。就在敵人奈何紅軍不得時,身任中央軍區參謀長的龔楚脫離部隊回家,待價賣身,被敵首余漢謀重用。熟知紅軍機密和戰法的叛徒向敵人獻“竭澤而漁”之計,移民並村,經濟封鎖,企圖困死紅軍。陳毅寫下“贛南遊擊詞”,以革命樂觀主義教育大家。龔楚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偽裝紅軍,襲擊首腦機構,項英、陳毅等差點遇險。陳毅在絕望時在衣襟上寫下遺書“梅嶺三章”。

中央分局派出交通與各游擊區聯絡,揭露叛徒龔楚。被派往湘贛邊游擊區的聯絡員老曾落入龔楚的陷阱,他佯裝屈從,帶領敵人去找湘贛省委,在路過太平山下時,他知道這裡的村民大都是紅軍家屬,不顧犧牲,大罵龔楚背叛行徑。村民冒著生命危險將訊息送到山上,豈不知觸動了省委書記陳洪時的心思。陳洪時等投敵,帶領敵人清剿,一面為敵人“招撫”效力,一時造成思想混亂,人人自危;一面冒充紅軍誘殺村民,破壞軍民關係。危難時刻,省委委員譚余保挺身而出,重組省委,制止急躁報復情緒,與動搖者約法三章,禮送離隊;對民眾的對立,先教育大家想想這是叛徒給民眾帶來的災難,責任在黨。他們堅定信念,為民眾利益著想,殺坐探,除叛徒,逼迫助紂為虐的保長拿出贖金資助紅軍、保釋被抓的民眾,使他們有把柄在民眾手中,不敢告密。游擊隊漸漸贏得民眾信任,有如魚得水。

敵人的這一套軍事加政治的“清剿”在閩西遊擊區被以張鼎丞譚震林、鄧子恢採用“偷梁換柱”、“釜底抽薪”等策略挫敗。他們從實際出發,調整政策,爭取保甲長們“白皮紅心”,幫助黨員打入保甲組織,營造黃色村莊;爭取“大刀會”、綠林隊伍,化敵為友;發動民眾利用合法鬥爭方式,粉碎了敵人的“移民並村”、封山、燒山的陰謀。

兩廣事件”爆發,敵人內斗,自顧不暇。葉飛率領部隊以多塊游擊區為依託,運用“狡兔三窟”戰術,飄忽出擊,鞏固、擴大了根據地。

陳毅得知“七七事變”,為獲得黨中央的動向,主動出擊,從繳獲的報刊中獲得黨中央的“八一宣言”,主動發表“停止內戰,聯合抗日”聲明。但蔣介石採用“北和南剿”策略,加緊對南方十五個游擊區圍剿,鬥爭更加艱苦。中央分局邊打邊談,發動白區地下鬥爭,迫蔣和談。黨中央也派人傳達國共合作指示。陳毅尋找湘贛邊省委,奉命傳達“下山改編”指示,吃盡叛徒苦頭的譚余保差點將陳毅處死。十幾支游擊隊匯聚了,看著這些三年來與自己浴血奮戰的戰友即將共赴國難,想著無數犧牲了的同志,陳毅激情澎湃,寫下《新四軍軍歌》 。黨中央作出決議,對於南方游擊區的工作給於高度評價。

導演介紹

一胡玫

胡玫,1958年出生,著名的第五代導演,現任中國電影集團藝創中心導演,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追求個性化的視聽語言、獨特的視角、悠緩的敘事風格,使她遊刃於藝術與現實之間。

1982年畢業於中國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導演。1984年胡玫導演反映軍隊女性情感生活的探索性故事片《女兒樓》,此片1985年被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報評為全國十佳影片,被國際影評界評論為中國文革後第一部女性題材影片而受到關注。

1986年胡玫獨立導演心理故事片《遠離戰爭年代》,該片獲蘇聯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銀獎(1988年)。並獲義大利第32屆薩爾索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1989年)。2005年胡玫執導40集電視劇《喬家大院》。1987年胡玫獲得中國電影家協會、當代電影雜誌、中國電影報三家中國權威性電影機構和刊物聯合評出的“中國十大青年導演”稱號,之後作品不斷。

2005年8月,由於成功執導《漢武大帝》一劇,該劇獲得2005年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胡玫獲得中國政府影視大獎“飛天獎”最佳導演一等獎。 同年9月26日,胡玫及該劇以觀眾選票總數第一名的名次,獲得大眾電視2005“雙十佳”導演獎。

媒體報導

胡玫《浴血堅持》

2008年3月15日,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投拍的22集電視連續劇《堅持》在瑞金市沙洲壩紅井革命舊址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革命元勛後代粟戎生、陳丹淮、曾慶淮譚涇遠張延宗、陳東棋、葉小楠、譚元綱、劉延申、虞大江以及葉蘇丹丹、夏小魯等與瑞金市老紅軍代表劉家祁出席開機儀式;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李培森、副主任張子揚、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劉上洋、贛州地區、瑞金市黨政領導出席了開機儀式。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李培森在開機儀式上表示, 《堅持》題材重大,是由中央領導批准,老一代革命元勛的子女親自參與策劃和指導,通過表現南方3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的歲月,塑造了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希望該劇能拍成一部既有教育意義,又精彩好看的精品。

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劉上洋要求江西各地有關部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竭盡全力做好配合和服務工作,要像當年蘇區人民支持紅軍、支持三年游擊戰一樣,支持該劇的拍攝工作。

該劇總導演胡玫代表劇組全體人員表示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老區人民不怕艱難困苦,永葆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盡最大的努力把該劇拍好,不失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電視劇的水準。

22集電視連續劇《堅持》講述了主力紅軍長征時,留守在蘇區的紅軍在陳毅等指揮員的領導下,堅持三年游擊戰的血與火的歷史。該劇將通過對陳毅、項英、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的精心刻畫,藝術的再現三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歌頌紅軍戰士不怕艱難困苦、永葆旺盛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精神。

該劇由曾執導過《雍正王朝》《喬家大院》 、 《漢武大帝》等劇的著名女導演胡玫執導,胡玫、李建懷任製片人,國家一級編劇陳愛民編劇,馬少驊、倪土、劉旭、王斑(blog)等主演。主要的拍攝場地在贛南、吉安,預計今年6月完成前期拍攝工作 。

精彩看點

《浴血堅持》《浴血堅持》

一部通過表現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的歲月,塑造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形象的電視劇《堅持》,日前在“紅土地”瑞金開機。這是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等投拍的一部國慶獻禮劇。

《堅持》將以22集的篇幅,講述主力紅軍長征時,留守在蘇區的紅軍在陳毅等指揮員的領導下,堅持三年游擊戰的血與火的歷史。該劇將通過對陳毅、項英、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的精心刻畫,藝術的再現三年游擊戰爭這一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歌頌紅軍戰士不怕艱難困苦、永葆旺盛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精神。同時,該劇也將反映贛南、吉安等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民眾對革命的理解與無私的支持。

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陳愛民編劇。曾執導過《雍正王朝》《喬家大院》《漢武大帝》等劇的女導演胡玫執掌帥印。主要的拍攝場地選定在瑞金一帶。胡玫說,《堅持》片名未定,開機前就變過幾次,其中有《紅根》 《紅土地》和《堅持》 《浴血堅持》 。但拍攝地點定了,以瑞金為主。原來這個劇並沒有確定在瑞金開拍,是想在浙江三清山那邊,工作生活方便些。但從井崗山、瑞金這么一路走過來,走到紅井邊,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在瑞金拍攝,因為這裡的土地、人氣不一樣,這裡的山山水水給人興奮。這裡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拍攝地點。

據胡玫介紹,《堅持》真正的主題,是黨和人民的魚水關係。“這部電視劇中的紅軍當年能夠浴血堅持,是因為有這樣一片土地,是因為軍民魚水情深。所以,本劇真正的主題是老百姓和紅軍的魚水關係,人民和黨的魚水關係。《堅持》就是要告訴人們,共產黨能從瑞金出髮長征,走出一個共和國,是因為有人民支持。這對於每一個關心國家命運、關心黨和人民命運的人來說,這部電視劇很有意義。”

軍旅題材影視作品

軍旅題材的電影電視曾“你方唱罷我登場”,軍“火”燒出了一片激情歲月。這些影視劇演繹了一曲曲壯麗雄奇的軍歌,為廣大民眾塑造了一代代威武文明的軍人形象。
《大刀》
《中國近衛軍》
《我的長征》
《夜襲》
《炊事班的故事》
《兒子同志》
《脊樑》
《飛彈旅長》
《我心飛翔》
《衝出亞馬遜》
《陸軍特戰隊》
《軍中紅舞鞋》
《女子特警隊》
《長空鑄劍》
《和平使命》
《五月的鮮花》
《雄關漫道》
《井岡山》
《一路格桑花》
《地雷戰傳奇》
《隱形將軍》
《高地》
《狼煙》
《DA師》
《幽靈計畫》
《垂直打擊》
《紅十字方隊》
《戰爭目光》
《武裝特警》
《席捲大西南》
《淮海戰役》
《絕密押運》
《海天之戀》
《革命到底》
《和平年代》
《熱帶風暴》
《天嘯》
《鐵血豪情》
《幸福像花兒一樣》
《兵心依舊》
《浴血堅持》
《鋤奸》
《激情燃燒的歲月》
《解放》[電視劇]
《歷史的天空》
《歸途如虹》
《第五空間》
《旗艦》
《軍歌嘹亮》
《光榮之旅》
《進城》
《天下兄弟》
《礪劍》
《風雨龍虎山》
《沙場點兵》
《情系北大荒》
《立正》
《霓虹燈下新哨兵》
《戰鬥的青春》
《紅領章》
《郭海的家事》
《高山下的花環》
《內線》
《白狼》
《紅七軍》
《我是特種兵》
《大學生士兵的故事》
《最後的騎兵》
《波濤洶湧》
《走進軍營》
《心靈的搏鬥》
《藍色較量》
《軍人機密》
《鐵甲英豪》[中國電視劇]
《槍聲背後》
《為了勝利》
《幸福的完美》
《驚雷》
《解放區的天》
《開國前夜》[中國電視劇]
《哨所外的風景》
《特戰DR師》
《不可忘卻的長征》
《紅色滿洲里》
《女裝甲團長》
《幸福在路上》
《共和國之旗》
《花籃的花兒香》
《軍醫》
《走出硝煙的男人》
《仰望崑崙》
《新雷鋒班故事》
《哈兒傳奇》
《西線兵車行》
《壯志凌雲》[中國電視劇》
《軍旗飄揚》
《川西大決戰》
《南線大追殲》
《邊防風暴》
《森林特警》
《我們的連隊》
《藍色三環》
《英雄榮耀》
《霧都獵狐》
《中國儀仗隊》
《石破天驚》[中國電視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