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提起《南征北戰》,人們都知道195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故事片和197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彩色故事片。這部影片以解放戰爭中的國共較量,熱情地歌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和人民軍隊的戰無不勝。
老片的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導演成蔭、湯曉丹,新版的編劇不變,導演之一的湯曉丹換成老片的副導演王炎。前者的主演中,師長由陳戈扮演,高營長由馮喆扮演,趙玉敏由張瑞芳扮演,敵張軍長由項堃扮演,敵參謀長由白穆扮演。
後者的主演中,師長由王尚信扮演,高營長由張勇手扮演,趙玉敏由俞平扮演,敵張軍長由王培扮演,敵參謀長由葛存壯扮演。在這裡所說的就是人們印象很深的敵張軍長的扮演者,老版的項以扮演反派人物、國民黨高級軍官著稱,而“北京人藝”的王培扮演新版的同類角色,給觀眾的直覺卻是懦雅有餘,兇悍不足。當然,這裡面融進了“臉譜化”的創作傾向和當時觀眾愛憎分明的心理因素,以及樸素的階級情感所產生的觀感效應。
劇情介紹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民眾作解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藥導火線,保住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誕生背景
電影《南征北戰》(黑白片)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題材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被列為“老三戰”之首(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由於《南征北戰》是在特殊環境下完成拍攝的,因此經歷了許多的磨難。
一波三折的開拍, 1951年春,由江青負責的“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戰爭片,作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的 獻禮影片。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也參與了該片的指導。成蔭由於在此之前成功拍攝了《鋼鐵戰士》而被點名擔任該片導演。當時正值全國文藝整風運動,各電影廠原先準備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廠要拍攝的這部戰爭片也因此成為當年唯一的準拍片,這使廠領導和導演在感到無上光榮的同時,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一支創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負責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為保證影片的真實性,電影廠還專門組成了以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王曉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根據上級指示:《南征北戰》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為背景,著力表現毛澤東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指示也奠定了《南征北戰》準史詩片的地位。
根據上級指示:《南征北戰》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為背景,著力表現毛澤東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命題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戰》準史詩片的地位。如何既能從巨觀角度,全景鳥瞰式地把握與展現重大事件的全局,使影片場面宏偉壯觀,又能使劇中人物在觀眾中“立”起來,這對《南征北戰》劇組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尋常的考驗。
《南征北戰》的拍攝也引起了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粟裕將軍的關注,他將成蔭和湯曉丹召到北京,親自為他們詳細講解了當年華東戰場上的軍政態勢及戰鬥情形。這樣,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等很快就在原來劇本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的改寫和加工。新劇本得到了林彪、陳毅等軍隊上層領導的認可。林彪還對其中陳戈師長念的一大段台詞進行了修改,陳毅也改過劇本中的幾段對話。
《南征北戰》拍攝於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經濟還比較吃緊,粟裕要求劇組節約每一分錢,要愛護部隊和民眾,儘量減少參拍部隊和民眾數量,以免影響生產和部隊正常工作。他還建議將劇本中我方炸彌河橋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可減少投資。劇組遂根據粟裕的建議對劇本場景作了修改。為節省開支,劇組大量採用實地拍攝,並將殘破的青州火車站作為重點場景。對於拍攝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儘量自己做。為了拍攝戰場全景,攝製組還製作了一架左右能搖擺,上下能升降的木製升降機。戰爭場面自然少不了煙火,成蔭為此專門購置器材,組織了一支特技煙火隊,這支煙火隊對於創造藝術氣氛和保證拍攝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南征北戰》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大電影觀眾非常喜愛這部片子,親切地把它和《地道戰》 、 《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則排在第一位。
主要演員
湯化達
1920年9月出生在江蘇沭陽縣的一個農村里,自幼聰穎好學,很早就熟讀古文,廣泛涉獵優秀古典名著,那些豐富馮喆多彩的故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對他有著極大的藝術魁力,為他後來從事文藝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礎。1937年抗戰爆發後,湯化達投入到抗日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藝術才能。
1940年後,湯化達在部隊的宣傳隊從事演劇工作。在文工團里,他既編劇又演戲,能歌舞會奏樂,多才多藝。1951年8月,湯化達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饒集中營》中擔任男主角。很少接觸電影的湯化達第一次站在攝影機前,感到文工團時的表演經驗和方法不能完全適應銀幕,憑著對角色的充分理解,他表演得樸實自然。該片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中的二等獎。1952年他又在《南征北戰》中扮演政委,1954年在影片《偉大的起點》中演黨委書記。1957年在《護士日記》中演工地書記。
1960年,他和湯曉丹合作導演了影片《紅日》 ,同時還參加了大型紀錄片《上海英雄交響曲》的第一部分導演工作。1972年重拍《渡江偵察記》 ,對於“三突出”原則,湯化達深惡痛絕。1979年拍攝《等到滿山紅葉時》充分顯示了導演的藝術趣味和對質樸美的追求。1982年又拍攝了《石榴花》。
陳戈
中國電影演員。原名陳謙貽。四川自貢人。1933年入成都美術專科學校,後轉大同電影戲劇學校學習。1935年曾任重慶西南話劇社演出股長,並曾在重慶金星魔術團任職。1937年任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演員。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隨旅外演劇隊輾轉長江兩岸和西南地區進行抗日救亡演出。後至延安,曾任西北青年救國會總劇團戲劇部主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演出部主任、延安聯防軍政治部藝術學校教員、四野政治部藝術學校戲劇主任等。曾在《回春之曲》、 《抗戰》 、《塞上風雲》、 《抓壯丁》 、《秋瑾》 、 《上海屋檐下》等三十餘部話劇中飾演角色。建國後任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1957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1964年任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文工團藝術指導兼電視劇導演,曾在影片《南征北戰》、 《黨的女兒》中飾演角色。1963年參加編導《抓壯丁》並飾王保長。
馮喆
中國電影演員。原名馮貽喆,原籍海南,生於天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參加美藝、華藝、同茂等文藝團體,先後演出了《家》 、 《風雪夜歸人》 、 《上海屋檐下》 、 《大明英烈傳》等40餘部話劇。1946年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主演了《裙帶風》 、 《憶江南》等多部影片。1948年到香港,在《戀愛之道》 、 《結親》等影片中扮演各種角色。1950年回上海,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張瑞芳
中國電影女演員。生於河北保定。1935年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並參加話劇演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參加抗戰話劇演出。1938年至重慶,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怒吼劇社、中華劇藝社任演員,演出二十餘部話劇。被稱為"四大名旦"之一。1940年拍攝影片《火的洗禮》 。1946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特約演員,加入以國民黨中宣部名義接收長影並主演了影片《松花江上》。1949年後相繼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演出了《保爾·柯察金》並在《南征北戰》、《母親》、《家》等片裡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因主演影片《李雙雙》中的李雙雙,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粉碎“四人幫”後她積極參加影片的創作。她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政協委員。
幕後製作
《南征北戰》的拍攝也引起了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粟裕將軍的關注,他將成蔭和湯曉丹召到北京,親自為他們詳細講解了當年華東戰場上的軍政態勢及戰鬥情形。這樣,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等很快就在原來劇本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的改寫和加工。新劇本得到了林彪、陳毅等軍隊上層領導的認可。林彪還對其中陳戈師長念的一大段台詞進行了修改,陳毅也改過劇本中的幾段對話。
《南征北戰》描寫了敵我雙方一批高級將領,人物多達十幾個,而且戲份也都相當。由於當時全國影片拍攝都停頓下來,這倒反而為南征北戰“遣將調兵”提供了極好的便利。演員陣營很快就排定了,陳戈飾我軍師長,馮喆飾演高營長,劉沛然演我軍連長,張瑞芳飾演女游擊隊長,白穆演敵參謀長,楊華演敵李軍長,穆宏演敵軍總司令。《南征北戰》真可謂“大腕雲集”。儘管劇組來了這么多名演員,但電影指導委員會及電影局對演員把起關來還是很嚴格的,就連演員試鏡頭的戲也必須送審。
《南征北戰》1952年春節剛過,成蔭和湯曉丹便率攝製組來到了第一個實地拍攝現場——山東青州,參加電影拍攝的步兵、騎兵、裝甲兵、汽車兵、工兵、炮兵紛紛在小城安營紮寨,好不熱鬧。攝製組和軍隊的到來也吸引了許多前來看熱鬧的人。大概是剛解放不久,看到這些和從前沒什麼兩樣的軍隊,大家感到非常親切,都鼓掌歡迎起來。然而,當一隊戴著鋼盔,背著卡賓槍,穿著美式皮靴的“國軍”從大家面前走過時,許多人禁不住失聲驚叫:“怎么國民黨軍也來了?”一位拄著棍子的老太太,踮著小腳氣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個戴鋼盔的“小鬼”頭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裡還不住地罵著:“怎么回事?這些兔崽子們怎么又回來了……”還有人朝這些“國軍”扔起了石頭。軍事組一位參謀見狀忙叫道:“這不是真的,這是拍電影!”大家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發出陣陣笑聲。
看熱鬧的人興奮不已,但導演們卻急得直冒火。當時參加拍片的一個團是剛從朝鮮戰場拉回來的,他們負責演“國軍”。可個個哭喪著臉、垂著頭,任憑當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齊。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戰士們都不願演“國軍”,正鬧情緒呢。一位姓王的營長見狀立即將全營一百多位戰士集合起來,大聲說:“(演國軍)這是政治任務,有咱們的份,咱們不乾誰乾?就算是讓國民黨又抓了一次壯丁。咱們今天來拍電影揭露控訴他。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舉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麼樣就怎么演。導演在這兒,你給我們掌著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職!演得好了說不定還當電影明星呢!”演“國軍”的解放軍戰士們聽了這位營長的話,頓時來了精神,導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南征北戰》拍攝於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經濟還比較吃緊,粟裕要求劇組節約每一分錢,要愛護部隊和民眾,儘量減少參拍部隊和民眾數量,以免影響生產和部隊正常工作。他還建議將劇本中我方炸彌河橋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可減少投資。劇組遂根據粟裕的建議對劇本場景作了修改。為節省開支,劇組大量採用實地拍攝,並將殘破的青州火車站作為重點場景。對於拍攝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儘量自己做。為了拍攝戰場全景,攝製組還製作了一架左右能搖擺,上下能升降的木製升降機。戰爭場面自然少不了煙火,成蔭為此專門購置器材,組織了一支特技煙火隊,這支煙火隊對於創造藝術氣氛和保證拍攝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影視藝術
而1950年的朝鮮戰局也是如此,朝鮮人民軍被迫北撤至鴨綠江邊。這一點,不是藝術的虛構,也不是有意刻畫出來的,我軍4年前的歷史和朝鮮1950年的現實,是那么相似,那么一致。拍攝《南征北戰》的暗示意義正在這裡。
《南征北戰》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豐富的戰鬥經歷、真實的生活內容,表現我軍民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軍隊在冷靜中大踏步進退,人民從疑慮中挺起支持子弟兵,反敗為勝。這是歷史,也是向朝鮮前線還處於劣勢的朝鮮人民軍和我志願軍做的明示。
如何既能從巨觀角度,全景鳥瞰式地把握與展現重大事件的全局,使影片場面宏偉壯觀,又能使劇中人物在觀眾中“立”起來,這對《南征北戰》劇組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尋常的考驗。
《南征北戰》人物演得到位,戰爭場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敵我雙方搶占摩天嶺、將軍廟爭奪戰這兩場戲,不僅戰爭氣氛營造得真實與濃烈,而且戰爭規模之大,在當時戰爭片中也是空前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戲在當時技術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空間縱深鏡頭運用得相當成功。在拍攝中,導演不僅成功地運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動地體現了雙方從兩側分頭搶占摩天嶺的緊張場面,而且在解放軍搶先一步登上制高點後,採用了一個跟移拍攝的長鏡頭,將鏡頭不斷地移到將衝上來的國民黨軍隊那裡,完整地表現了兩軍短兵相接、爭分奪秒的緊張場面;在表現將軍廟車站爭奪戰的大場面戰鬥時。
除了採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運用了移動鏡頭,真實完整地再現了整個戰鬥的激烈情景。此外,在電影音樂方面,《南征北戰》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創作中很善於把握畫面背景,使音樂與畫面渾然天成,營造出一種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占鳳凰嶺一段音樂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激烈戰鬥場面,堪稱中國電影音樂作品中音樂與畫面同步的經典段落。
影片拍攝時曾和人民解放軍組成一個有四、五千人的攝製組,前後歷時一年。它在把握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和表現戰略決策及軍事思想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導演把一個龐大繁雜的戰爭題材表現得明快流暢,顯示了處理大題材、大場面的藝術才能,同時也為今後駕馭重大題材積累了經驗。
與一般戰爭片相比,《南征北戰》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片中構勒了一批浮雕般的我軍英雄群像。一般來說,在一部影片中塑造人物越多,人物的形象就會越單簿。然而,《南征北戰》卻很好地處理了這個難題,避免了概念化和臉譜化的描繪方式。
經典台詞
(張軍長首先站起來發言。)
張軍長:本人完全擁護總統的決戰計畫。共軍敗退山東臨沂一線,完全是因為無路可走,如果我們南北大軍迅速地夾擊圍攻,那共軍勢必要在這兒與我決戰。這是消滅共軍的最好的時機。我認為我們應該當機立斷,立刻渡過大沙河,攻占桃村。桃村是山東的大門,是沂蒙山前哨,攻占桃村,臨沂指日可下。
李軍長:我擁護分進合擊,南北夾攻的作戰計畫。但是,我們必須認清,華中共軍並不是敗退山東,而是主動地放棄了蘇北,跟山東共軍合為一股,這其中就大有文章。因此我們在戰術上必須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而且還要謹慎小心。
張軍長:是的,與共軍作戰必須謹慎小心,但決不是畏縮不前。蘇北宿遷一戰,如果你進展神速的話,戴之其(音)怕不至於全軍覆滅,也許我們現在已經攻占了臨沂,這種歷史教訓我想你是會記得的。
李軍長:對,你說的很對。對歷史的教訓我們誰都不會忘記的。但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是軍事上最普通的常識。
張軍長:是的,在決定黨國命運的時候,有人不顧大局,有意保存自己的實力,這種常識在軍事上也許是沒有的。
李軍長聽了這話梗著脖子,搖晃著腦袋(像煞了高棉的那個賓奴親王),一臉哭相——小時候每次看到這裡都會開心地大笑。
張軍長:你的見解完全跟我一致。
李軍長:我們以往的失敗就在於輕敵喲。
張軍長:我認為老兄太過慮了。
張軍長:希望老兄進展神速,我在臨沂迎接你。
李軍長:不敢。還是我來迎接你老兄。
張軍長:一言為定。祝你我南北夾功勝利會師。並祝你一路平安。
李軍長:我也祝你一路平安。再見。(兩人敬禮,握手)
張軍長:共軍的胃口真大,吃到我的頭上來了。
張軍長:向南京喊話,直接向老頭子喊話,派大量的飛機來接我們……
影片評價
《南征北戰》(黑白片)是新中國成立拍攝的第一部軍事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被列為“老三戰”之首(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而作為老片新拍的彩色故事片《南征北戰》在當時特殊歷史條件下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這是新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軍事片。在影片劇本的創作過程中,曾經得到當年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粟裕的關懷和幫助。評論認為,“與同時期其他戰爭題材的影片相比,《南征北戰》在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表現戰略決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項堃臉上的表情不多,單是嘴角微微一動,就讓人感覺他在咬牙,正是演得招人恨。當《南征北戰》里馮喆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把項堃的國民黨殺得片甲不留時,觀眾才更歡欣鼓舞,吹鬍子瞪眼的項堃從此深入人心。
指揮過影片中那些戰役的陳毅還親自修改過影片人物的對白。最叫絕的是李軍長和張軍長在報話機前明語呼叫“拉兄弟一把”和“請你們再堅持最後五分鐘”;而我軍的“大踏步後退”、“解決了,五萬多”、“大炮不能上刺刀”也是精彩的經典。
朝鮮多山,膠東半島的山與朝鮮相似,影片又取材於發生在山東的戰例,在表現場面氣勢、戰役規模、戰略決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都堪稱新中國第一部具有戰爭史詩韻味的戰役教學片。其中,摩天嶺、鳳凰山兩場大戲參拍部隊就是一次演習,還有的部隊在拍攝中或拍攝後就入朝參戰。聯合國軍在板門店簽字認輸,《南征北戰》的明示正確。
《南征北戰》的故事生動,情節起伏跌宕,節奏感強。同時影片又有著紀錄片的紀實風格,使人感到真實可信,有強烈的時代氛圍。片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從下級的軍官、戰士一直到兩軍的高級將領,都有著較為鮮明的個性化彩色,避免了概念化和臉譜化的描繪方式。其中特別是由馮喆扮演的高營長,在軍人的剛毅、果敢性格中,著重突出了他的溫厚、智慧,甚至是帶有書卷氣的一面,是早期電影中不可多得的軍人形象之一。此外由陳戈、湯化達扮演的我軍高級將領,由張瑞芳扮演的女村長和項堃扮演的敵張軍長,白穆扮演的敵參謀長等,也都是新中國電影史上令人歷久難忘的經典銀幕形象。
建軍節專題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現在,我們選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條目,希望通過大家協作的方法,完善條目,作為獻給“八一”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