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梁肅戎(1920年8月8日—2004年8月27日),遼寧省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
履歷
長春法政大學法學部畢業,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博士。早年在長春從事地下抗日工作,曾任國民黨長春市黨部書記長。1943年通過司法官高等考試聘任偽滿長春地檢廳檢察官。1944年被捕入獄,次年獲釋。之後任遼北省黨部執委兼宣傳處長,四平市書記長。1948年當選"立法委員"。赴台後,曾任法院推事,檢察官,律師,"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委員,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曾任雷震、彭明敏辯護律師。為"立法院"內CC系"革新俱樂部"核心成員。1977年出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秘書長,出面與黨外人士溝通、協調,時屬國民黨內開明派。1988年接任中央政策會秘書長,主持黨政協調事務。1989年2月當選"立法院"副院長,1990年2月提升任"院長",主持"院務",漸趨保守。併兼任國民黨憲政改革策劃小組成員"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1991年12月退職,聘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十二屆中央委員。
生平經歷
他在青年時期雖然一直接受日本教育,卻立志於抗日救國。19歲那年,他加入國民黨,從事地下抗日活動。1941年,他從長春法政大學畢業,又去日本受訓半年,後任長春地方法院檢查處檢查官。這個身份,給他所從事的地下抗日工作帶來了方便。1944年,地下組織被偵破,梁肅戎被捕。在獄中,他寧死不屈,決不出賣同志,表現了東北硬漢的骨氣。抗戰勝利後,他擔任國民黨長春市黨部書記長及四平市黨部書記長,後又擔任遼北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處長。1948年當選為立法委員,1949年去台灣,從此開始了他的高層政治生涯。
1958年3月,台灣行政院為了鉗制言論自由,要求立法院修訂 《出版法》。梁肅戎以立法委員身份堅持反對意見,被蔣介石視為異端,幾乎被開除黨籍。然而,他為了正義,不改初衷,沒有停止他的抗爭。
2004年8月27日凌晨2時7分因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北市國泰醫院。
人物評價
在台灣人稱肅老的前“立法院長”梁肅戎,一生都在為理念奮鬥,與他意見相左的人極多,但是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去世之後連昔年的政敵陳水扁都推崇他說:肅老大公無私高瞻遠矚的情操令人感念。 梁肅戎十九歲在長春就加入了國民黨,那時候的東北正是滿洲國時代,梁肅戎以長春地方法院檢查官的身份做掩護,暗中進行抗日工作。一九四四年被捕入獄,遭到日本憲兵的刑求,卻堅持不透露任何情報及同志的名字。
在台灣數十年,肅老其實都算不上是國民黨的核心。當一個光桿“立法委員”,又以律師身份替“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辯護。彭明敏搞“獨立”案發,梁肅老也曾為彭教授做辯護律師。高雄美麗島事件,許多反對派民主人士被判刑入獄,梁肅戎並不避諱,公開為此事大聲講話,仗義執言,反對以威權鎮壓不同的聲音。雖然他說的話並不能改變任何結果,肅老無畏無懼的風骨,卻令黨(國民黨)內黨外人士永遠難忘。
李登輝執政時期,宣揚民主改革,屬意梁肅戎出任“立法院長”,大概是認為肅老敢於和國民黨舊勢力抗爭。梁院長時代,台灣的“立法院”照樣爭執不休,亂成一團。當時最會搶鏡頭的有“立法委員”陳水扁、張俊雄等人,動輒在會堂上鼓譟鬧事,額頭上綁白布條子,做狀要打人,然後有警員在一旁扯住,這都有錄像為證,是惡質台灣民主的始作俑者。肅老對台灣的民主改革非常堅持,也非常盡心盡力。第二六一條“釋憲”全文,主要是廢除幾十年來台灣自欺欺人的萬年民意代表制度,“國會”全面改選,不再有代表大陸地區的“立委”和“國大”代表。這項重大的改革,就是在梁肅戎院長任內艱辛推動完成的。可以想見,當時肅老一定遭受到國民黨內老民意代表們無比的壓力。
然而梁院長在“立法院”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張俊雄吃耳光事件。民進黨籍“立委”張俊雄某次在眾多電視攝像機之前,走上“立法院”院長,像要給院長遞檔案,卻抽冷子打了肅老一記耳光!連眼鏡也打歪了。不料梁肅戎年紀雖然比張俊雄老許多,但身手依然敏捷,一手扯住來犯者,另外一隻巴掌橫掃過去,把張俊雄打了一個踉蹌。看到這一幕的有上千萬觀眾,足令人心大快。事後張俊雄解釋,他出手打人是為了表示對國民黨政府體制的不屑,沒想到梁院長還手那么重!肅老則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回答之。
退休以後的肅老關心“國事”不減當年,當他發覺李登輝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便在國民黨中評會上大聲疾呼,歷數李三次分裂國民黨的惡行,國民黨應當開除李登輝。
對於海峽兩岸的和平肅老比誰都操心,看著綠色政權如此橫行,戰爭一觸即發,台灣數十年的基業難免毀於一旦。一九九八年他催生了“和平統一會”,倡議“台灣不獨,大陸不武”,經常在海峽兩岸奔走。他對那位當年在“立法院”的老同事陳水扁,多年前有頗中肯的評語:“此人點子多,膽子小,會製造不少的麻煩,公開宣布台灣獨立他不敢”。
可謂數語中的,要言不煩。
肅老對台灣的政局發展憂心忡忡,一直到去世之前猶自放心不下,曾不斷叮囑連戰,傳話給宋楚瑜、泛藍一定要合併方有機會與對手抗衡。
然而肅老最令人難忘的一段往事,是某次他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談起他抗戰時在東北坐牢的經歷。有一位日本律師和他關在一起,這位日本律師因為反抗日本軍閥在滿洲國肆虐,也被抓進去,兩人一同受刑逼,成了患難之交。數十年後,肅老有機會去日本,與那位難友重逢,兩位老人見面異常激動,相擁而泣。日本難友的妻子一再感謝肅老,若不是當年他們在獄中互相扶持,怕都沒有機會重見天日了。
肅老是一位經過大災大難的達人,深深體會到人生的可貴,戰爭的可怕。人類的歷史一再說明,並沒有那一國人去欺壓另一國人的紀錄,只有充滿了私慾的統治者,不分“國籍”猙獰地去殘害被統治者。更有被貪婪蒙蔽的政客,謀一已之私利或名望,拿千萬人的前途命運當賭注。
所以肅老畢一生的精力,為正義高呼,為和平奔走。他的名言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兩岸關係
1920年出生的梁肅戎先祖為廣東人,而後輾轉北遷,直到在遼寧省昌圖縣落土生根。他早年畢業於長春政法大學,後留學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院,完成博士學業。在日本侵占東北時期,他加入國民黨,曾被日本侵略軍投入監獄,抗戰勝利後才獲自由。30歲時到台灣,投身政界,在立法領域獨領風騷,一度"呼風喚雨",被譽為"敢言是與非,身危舌尚存"的東北硬漢。他1989年出任台灣"立法院"副院長,1990年2月擔任"立法院"院長,1991年12月31日退休。現任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律師,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會主席團主席。
梁肅戎曾經擔任台灣的立法院院長,是台灣政壇上長期堅持“和平統一中國”的著名人物,多年以來一直極力主張中國的統一。蔣經國去世後,面對台灣政壇的波雲詭譎,他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祖國的任何企圖。1991年底,他自願卸去立法院院長職務後,以國民黨中央評議會主席團主席的身份奔波于海峽兩岸和各華人群體之間,呼籲和平統一祖國,制止台獨陰謀。1996年4月23日,江澤民在北京會見了七十六歲高齡的梁肅戎,並對他說:“歡迎梁先生回家探親、旅遊。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仍然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梁肅戎受到極大鼓舞,他在會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時表示,兩岸人民渴望和平,避免敵對,希望儘快“三通”。同時,他主張台灣當局應立即無條件與大陸商談,並希望“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他的大陸之行受到了有關當局的高度重視。
為了進一步推進和平統一大業,一個以梁肅戎為會長的“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於1998年4月在台灣成立。
梁肅戎至今已在台灣生活了逾50年,但他濃濃的東北鄉音絲毫未改,對祖國大陸的情懷始終未變。1996年,他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大陸,親眼見到了大陸發生的滄桑巨變。他多次感慨地表示,大陸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民主體制不斷改善,使他對祖國的前途充滿信心,增強了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信念。
在台灣政治人物中,梁肅戎是極少數曾與中共領導人有過數面之緣的人物。他曾於1996年4月、1998年9月及2000年3月,三次見到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正因為如此,梁肅戎自信對中共當局的想法有更多及更深刻的了解。他認為,為解決台灣問題,大陸以極其務實態度和容納百川的寬宏大量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這是一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構想。但遺憾的是,台灣某些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和個人野心,拒絕這一主張,繼續走"台獨"的道路,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行不通的。他說:"台灣的前途和振興,在於和大陸實現和平統一。"
面對複雜的兩岸關係,梁肅戎不願像台灣許多政治人物一樣採取"觀望"或"模糊"態度,他立場鮮明地表示,應以"和平統一"原則,作為未來發展導引方向。為此,他於1998年4月,邀請海內外有識之士,發起成立"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簡稱"和統會"),共同致力於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該會公推梁肅戎為會長。"和統會"成立時,決議推動"和平統一三原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共同邁向和平統一;兩岸對等和平共存,主權領土共有共享;台灣不獨立,中共不動武。
在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莫斯科大會的開幕式上,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大會榮譽主席梁肅戎在發言中,義正辭嚴地譴責陳水扁、李登輝之流推行"台獨"、分裂祖國的行徑,呼籲海內外的中國人攜起手來,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實現。他鏗鏘有力的發言,博得與會代表陣陣掌聲。
勿忘九一八
適逢“九·一八”日軍侵略東北70周年之際,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梁肅戎將率團赴瀋陽參加“海峽兩岸勿忘'九·一八'70周年研討會”。行前,梁肅戎先生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梁肅戎對記者說,7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中國的東北三省,開始實施其吞併整箇中國的野心和陰謀。通常說的八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八年,而東北人民所承受的苦難和進行的“抗日反滿”活動又還多了六年。因此,在出席瀋陽“九·一八”研討會的台灣代表團里,除了遼寧同鄉會的成員外,還有不少東北籍的人士。 梁先生也是東北人。“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才11歲,幼小的心靈里就埋下了對日本侵略者仇恨種子。後來他考入長春法政大學,參加了抗日地下工作。1944年,梁肅戎被捕入獄,被日本判了12年徒刑,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出獄。
“這次在瀋陽舉行海峽兩岸勿忘'九·一八'研討會非常有意義”,梁肅戎說,我們要提醒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要忘記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殘暴侵略和血腥奴役,不要忘記那場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今天,尤其要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警惕歷史悲劇的重演。
梁先生憤恨地說,“九、一八”台灣當局竟然一字不提,反而明里暗裡與美國、日本的一些人勾結,搞什麼“共同防禦”,防誰?很明顯,就是要串通一氣企圖對抗中國大陸。令人遺憾的是,日本政府和少數右翼份子至今尚未對侵華戰爭作過真正的反省和檢討,出現的篡改歷史教科書及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都是不能讓亞洲人民原諒的嚴重問題。日本必須了解,光是表面道歉是不夠的,要想取得中國人民的信任,不真心誠意地承認歷史、反省自己,並且拿出實際行動來是不行的。島內的“台獨”分裂勢力心存僥倖,以為靠著外人的支持就能對抗中國統一的大趨勢,這是不切實際的。兩岸的問題應當由我們中國人自己拿出智慧拿出辦法去解決,其他的路都是走不通的。
梁先生說,回顧二十世紀,中國備受列強欺凌,百年來血淚交織的經驗,世界歷史上少有。所幸今日的中國已開始振興,邁向新世紀光明的前途。我們紀念“九·一八”,不忘國恥,就是要重溫歷史的教訓,以高瞻遠矚的姿態,完成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新的騰飛。
推進和平
為了進一步推進和平統一大業,一個以梁肅戎為會長的“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於1998年4 月在台灣成立。“和統會”匯聚了一大批台灣政壇精英,共同致力於開創和平統一的新局面。特別是這一次在香港召開的研討會,從規模和聲勢上都是空前的。盛會一掃“兩國論”的陰霾,把中國和平統一事業推向了一個高潮。梁肅戎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嘔心瀝血,充分實踐了早年立志報效國家的宏願。
梁肅戎年青時曾是一位抗日英雄。他生於遼寧省松遼平原的昌圖縣,並在那兒度過他的童年。那是一個蒙漢雜居的地方。廣闊、富饒的科爾沁大草原,土地肥沃,風景如畫。可是,十一歲那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蹂躪了東北大地,踐踏了大好河山。亡國之痛 激發了梁肅戎強烈的愛國心,特殊的生活環境使他養成了不屈不撓、不羈不束、不迎合時宜的性格。他在青年時期雖然一直接受日本教育,卻立志於抗日救國。19歲那年,他加入國民黨,從事地下抗日活動。1941年,他從長春法政大學畢業,又去日本受訓半年,後任長春地方法院檢查處檢查官。這個身份,給他所從事的地下抗日工作帶來了方便。1944年,地下組織被偵破,梁肅戎被捕。在獄中,他寧死不屈,決不出賣同志,表現了東北硬漢的骨氣。抗戰勝利後,他擔任國民黨長春市黨部書記長及四平市黨部書記長,後又擔任遼北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處長。1948年當選為立法委員,1949年去台灣,從此開始了他的高層政治生涯。
在台灣期間,梁肅戎繼續完善自身的法學教育。50歲那年去日本明治大學大學院研修法學,於1973年獲碩士學位,於1976年獲明治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法學修養背景再加上直率的品性,使他在台灣司法界和政界掀起過一些波瀾,成為各界矚目的人物。
1956年12月1日,台灣桃圓縣八德鄉發生一起滅門血案。警方在偵破過程中將經費及獎金花掉了而急於想結案,又苦於抓不到真兇,就咬住一個平時品行不良的人作為替死鬼,將其判處死刑。梁肅戎發現後,不顧極大阻力,堅持義務為被告辯護,直至被告被無罪釋放。其後,梁肅戎大聲疾呼司法公正和反對刑訊,疾呼保障人權,既受到不少人的擁戴,也遭到不少人的憎恨。
1958年3月,台灣行政院為了鉗制言論自由,要求立法院修訂 [出版法]。梁肅戎以立法委員身份堅持反對意見,被蔣介石 視為異端,幾乎被開除黨籍。然而,他為了正義,不改初衷,沒有停止他的抗爭。
1982年梁肅戎提出建立刑事辯護制度的法案。在反對意見眾多的情況下,他始終不屈不撓地為這一人權法案辯護,使之終於獲得通過。此後,他還為一些政治敏感人物作過成功的辯護。由於他的正直、坦率和勇氣,他常被媒體譽為“東北硬漢”。1989年及1990年,他先後被選為立法院副院長和立法院院長。然而,他的直率敢言經常惹怒高層,一些人稱他為權力中樞的異端,他始終處於權力中樞的邊緣,還經常受到或明或暗的威脅。但是,不管環境多么險惡,他的聲音始終迴響在台灣政壇。日本著名評論家藤原弘達給他的贈言 “身危舌尚存” 就是對他的風骨的最好讚譽。
梁肅戎以更加激昂的愛國熱情投身於中國和平統一大業。他在全球華人“中國和平統一研討會”開幕致辭中說:“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是全體中國人的光榮。但如果台灣問題不解決,中國不統一,則二十一世紀是否會是中國人的世紀卻是大有問題的。”他又說,“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血統、語言、文字、習俗等均屬相同,走向團結合作,邁進和平統一,乃是自然之趨勢。今天,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都是不要戰爭,要和平。希望兩岸以和平理性來討論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他向與會者呼籲,要以“‘迎接新世紀,建設新中國’作為我們這次研討會努力追求的目標,並希望以此與各位代表嘉賓共同勉勵,以迎接統一的、富強的、中國人的新世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