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成功的語言交際,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要求說話者既要了解對方和環境,又要會採用與之棺適應的說話策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說服是一種非暴力的語言交際,要成功,只許智取不可強攻。
問有藝術,答有技巧。一樣的話百樣地說,對相同的問題如何問、怎樣答,是需要一些智慧的。
在很多情況,人們對某個道理不能接受,都是由於對這個道理不理解。形象法就是教人如何把深刻的道理說清楚的藝術。
德國學者克勞塞維茨說:“人們欽佩機智,因為它不僅能對意外的質問作出恰當的回答,而且能對突然的危險迅速想出救急的辦法。”
英國作家和政治家約瑟夫·艾迪生曾經說過:“假如把人們頭腦里的想法敞開,我們會發現聰明人和笨人的思想幾乎毫無差別,差別僅僅在於聰明人知道如何精心挑選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和別人交談……而笨人則毫不在乎地讓自己的想法脫口而出。”
俄國作家赫爾岑說:“世界上沒有不懂的理論,只有不懂的解釋,即不可領會的解釋。”
英國學者L.R.帕默爾說:“說話人著意於言語效果,總是運用所有能運用的手段去達到他的目的。”
魯迅說:作品中“往往夾些閒話或笑話,使文章添活氣,讀者感到格外興趣,不易疲倦。”
內容簡介
能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獲得許多有用的言說知識,為提升你的言說能力助一臂之力!人類因合作而創造語言,因語言而獲得發展,因發展而渴求口才。《增廣賢文》說“好漢出在口上,好馬出在腿上。”你想求得發展嗎?你想成為好漢嗎?你想使自己的言說精彩動人出言制勝嗎?《出言制勝》能給你以深刻的啟示,能為以上問題的解答提供幫助。作者簡介
康家瓏教授,男,江西泰和人。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畢業,曾在復旦大學進修學習。現任中國修辭學會華東分會理事、江西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獨立著述有《語文趣談》(語文出版社)、《中國語文趣話》(台灣雲龍出版社)、《交際語用學》(廈門大學出版社)、《語言的藝術》(海潮出版社)、《趣味修辭》(上海古籍出版社)、《語言幽默的藝術》(嶽麓書社)、《出言制勝》(中國經濟出版社)。發表各類文章120多篇。主要獲獎有:曾憲梓基金會全國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國家教育委員會1994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9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2008年)。
目錄
一、知情藝術(一)確定角色
(二)巧選角度
(三)調適話題
(四)看客炒菜
(五)隨境適情
二、破窘藝術
(一)順水推舟
(二)事出有名
(三)岔開轉換
(四)巧打圓場
(五)通權達變
三、說服藝術
(一)情感煽動
(二)危言勸人
(三)設彀誘人
(四)微積分法
(五)釀造哲理
(六)撒謊霧障
(七)滴水不漏
四、問答藝術
(一)巧問
(二)巧答
五、委婉藝術
(一)曲線射門
(二)負值效應
(三)意堅句柔
(四)“禁”而遠之
(五)說文解字
(六)妙用模糊
(七)獨“句”匠心
(八)“潛詞”相依
六、幽默藝術
(二)“釋”出新裁
(三)無理而妙
(四)巧設懸念
(五)錯位表達
(六)巧用慣性
七、形象藝術
(一)豐富想像
(二)形象轉換
(三)形象移植
(四)形象縮放
(五)點亮數字
(六)舊瓶新酒
精彩書摘
納什採用打比方的談話技巧,簡潔明了地概括了“博弈論”的本質,深刻地揭示了人是理性的,人人都會在約束條件下千方百計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道理。語言內容精深產生於高品位的思想,是認識升華的結果。一個人有了高品位的思想,才能對人間萬象作出高屋建瓴的分析,才能撥開迷霧洞悉本質,說出一針見血驚世駭俗的深刻話語。
到過國外考察的人,常常抱怨西方人請客小氣。有人對此作了這樣一番評論:“我們請人家吃飯,並非我們大方,而是我們的體制大方,請客可以由公款報銷;人家請客簡單,也不是他們小氣,而是他們的體制小氣,吃飯不給報銷。”
在公務招待中,許多中國人判斷好客的程度和誠意,常常是從表面現象出發。出手闊綽,吃喝的檔次高、排場大,就是大方,反之則是小氣。這種判定標準,忽略了問題的本質。這位說話者在深刻認識中西方社會經濟體制的基礎上,剝開了“大方”和“小氣”的表象,如雷貫耳一針見血地刺中了問題的本質要害——在公務活動中,待客大方與否,關鍵不在人,而在體制。體制買單,出手就會很亮爽,體制不買單,就難免會有一個銅板掰著兩個用。
哲理的語言是生活經驗的折射,產生於基礎寬厚的生活。有了生活的感受,才會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嘆。孫中山先生的演講就是一個例子。
在談到個人地位與國家強大的關係時,孫中山先生說:“南洋爪哇一個財產超千萬的華僑富翁,有一天外出訪友卻因未帶夜間通行證和夜燈而無法返回。因為當地法令規定,華人夜出如無通行證和夜燈,一旦被荷蘭巡捕查獲,輕者罰款,重者坐牢。出於無奈,富翁只得花一元錢,請一個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為荷蘭巡捕不會過問日本妓女。”講到這裡,孫中山先生激動地對他經歷的這一真實事件,作了一針見血的點化:“日本妓女雖然很窮,但他的祖國很強盛,所以地位很高,行動也就自由。這箇中國人,雖然很富有,但他的祖國不強盛,所以他連走路也沒自由,他的地位還不如一個日本妓女。如果國家滅亡了,我們到處都要受氣,子子孫孫都要受氣啊!”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十三)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