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光榮歲月》2006年
原片名:Indigènes
更多外文片名
Days of Glory.....Singapore (English title) / USA
Dias de Glória.....Brazil (festival title)
Dni chwaly.....Poland
Infödd soldat.....Sweden
Polemistes se xeno metopo.....Greece (DVD title)
Nativos - Días de gloria.....Argentina (festival title)
導演:拉契得·波查拉Rachid Bouchareb
編劇:拉契得·波查拉Rachid Bouchareb
演員:
加梅勒·杜布茲Jamel Debbouze .....Saïd Otmari
薩米·納塞利Samy Naceri .....Yassir
羅什迪·澤姆Roschdy Zem .....Messaoud Souni
片長:France:128 min / Canada:120 min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對白語言:阿拉伯語 法語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評級:Rated R for war violence and brief language.
級別:Argentina:13 Sweden:15 France:U USA:R Singapore:NC-16 UK:12A Canada:14A
Switzerland:12 Malaysia:U Malaysia:18SG Ireland:12A
製作成本:€14,500,000/estimated
票房成績:光榮歲月 2078萬
演職員表
導演:拉契得·波查拉 Rachid Bouchareb
劇本:雷契德·波查雷伯、奧利維亞·洛雷勒
編劇:拉契得·波查拉 Rachid Bouchareb Olivier Lorelle
演員
加梅勒·杜布茲Jamel Debbouze.....Saïd Otmari
薩米·納塞利Samy Naceri.....Yassir
羅什迪·澤姆Roschdy Zem.....Messaoud Souni
塞米·鮑亞吉拉Sami Bouajila.....Abdelkader
伯納德·布蘭卡恩Bernard Blancan.....Sergent Roger Martinez
Mathieu Simonet.....Caporal Leroux
Benoît Giros.....Capitaine Durieux
梅拉尼·羅蘭Mélanie Laurent.....Margueritte village Vosges
製作人
Jean Bréhat.....producer
Jaques-Henri Bronckart.....co-producer
Caroline Cochaux.....co-producer
加梅勒·杜布茲Jamel Debbouze.....Saïd Otmari
GenevieveLemal.....co-producer
原創音樂Armand Amar Cheb Khaled.....(as Khaled)
攝影:Patrick Blossier
剪輯:Yannick Kergoat
選角導演:Nora Habib
藝術指導:Dominique Douret
視覺特效:Kevin Berg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Anne Bernar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krame El Meziane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Cyril Pavaux .....assistant director Mathieu Schiffman
製作
洗印廠:Laboratoires GTC, Paris, France
攝製格式:35 mm
製作處理方法:Hawk Scope
洗印格式:35 mm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Tessalit Productions[法國]
France 2 Cinéma[法國]
France 3 Cinéma[法國]
Studio Canal[法國]
Kiss Films..... (co-production)
Taza Productions..... (co-production)
Tassili Films[阿爾及利亞]..... (co-production)
La Petite Reine[法國]..... (in association with)
發行公司
Belga Films[比利時]
IFC Films[美國]
Independent Films[荷蘭]
Mars Distribution[法國]..... (2006) (France) (theatrical)
Albatros Film[日本]..... (2007) (Japan) (theatrical)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新加坡]..... (2006) (Singapore) (theatrical)
Films Distribution[法國]..... (2006) (worldwide) (theatrical)
Folkets Bio[瑞典]..... (2006) (Sweden) (theatrical)
Metrodome Distribution..... (2007) (UK) (theatrical)
Notro Films[西班牙]..... (2007) (Spain) (theatrical)
Videofilmes Distribuidora..... (2006) (Brazil) (theatrical)
The Weinstein Company LLC[美國]..... (2006)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Øst For Paradis[丹麥]..... (2006) (Denmark)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L'Étude et la Supervision des Trucages (L'Est) [法國] ..... (visual effects) Les Versaillais [法國]
其它公司
Iris Camera[法國].....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Kodak[法國]..... film stock
LD Catering Team..... catering
Location Consulting & Facilities[盧森堡]..... facility vehicles
SIF 309 Film & Music Productions[美國]..... music score recording
Titra Film Paris[法國]..... subtitles
劇情介紹
本片著重塑造了一批原籍北非的法國戰士。講述了從1944年到1945年,當法國開始擺脫納粹統治的時候,法國軍隊中四個非洲“土著”士兵的經歷。以勇氣著稱的這四個青年被送到了戰場的最前線。他們從未踏上法國故土,戰爭的緣故他們受到徵招參戰對抗納粹德國人,這群無名英雄將奮勇深入敵陣面臨德軍戰線的猛烈攻擊。 金錢、對於法國或者法國軍隊的愛、對自由平等的信仰,他們手拿武器,進行著同一場以解放法國為目標的戰鬥,各自卻懷有完全不同的動機。
介紹影片的情節,不妨引用一句經典台詞:“解放了法國,我們就可以回家了!”一群來自北非的阿拉伯裔士兵,不遠萬里參加二戰,無論目標是金錢還是自由、平等、博愛,他們最終成長為將納粹德軍趕出法國的急先鋒。這是什麼精神?法國總統席哈克說得好:“這部長片是對二戰中法國非洲部隊的感謝。他們留給我們勇氣和民族之間親如手足的情誼,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長久的分享和珍藏。”
長期遭受歧視的殖民地後裔,雖有宗主國國籍,卻從未真正享受過法蘭西公民的權益。但在二戰戰場上,卻有這樣一批來自非洲大陸的戰士,將激情、力量、鮮血、甚至生命奉獻給地中海對岸的法國。身為北非阿裔後代的導演波查雷伯,以全新的視點,將這段被忽視的歷史搬上銀幕,既討論了民族關係的敏感話題,又是對先輩英靈的絕佳告慰。順便一提,想必《光榮歲月》的五位男主角攜手登上坎城影帝寶座的頭條新聞,會在申奧的公關攻勢中被發行公司的哈維·韋恩斯坦Boss大肆宣揚一番。
幕後製作
票房前景一片光明
二戰期間,在面對為捍衛自己的權利而戰鬥的北非國家的態度上,法國完全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法籍阿爾及利亞裔導演拉契得·波查拉在電影《光榮歲月》中飽含感情地講述了這段戰爭和歷史。一千六百萬美元經費的大成本,多個國家的聯合製作,打造出這部人物眾多的群戲,它並沒有局限於關注當時的大時代以及大事件戰爭,而是集中精力刻畫人物性格,高度頌揚了這一批勇敢的戰士,雖然當時他們只是正在服役的二等兵。
與愛德華·茲威克的《光榮》Glory(1989)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影片劇本包含眾多關於不公正主題而設定的“標準事件”,但同時塑造了多個忠心耿耿的人物形象以及氣勢磅礴的遠景鏡頭畫面,都會使得該片向觀眾傳遞出沉甸甸的份量和其中的浩然正氣。《光榮歲月》在說法語地區的商業前景十分看好,特別是在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進入候選名單之後,這樣一來全世界範圍內愛好法語片的觀眾都願意為它的票房成績添磚加瓦。
偉大的作品
影片採用了一個法語電影從未涉及過的敘述角度:從四個北非外籍軍團士兵的眼中,來看待解放“祖國”的那場戰爭。這個題材其實觸及了當今法國社會里,多民族融合中潛藏的微妙情感。對於法國殖民地後裔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值得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該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大獎。
拉契得·波查拉的這部電影法語名字為“Indigènes”,英文片名是“Days of Glory”(光榮的日子),是一部鼓舞人心的戰爭題材影片。作為一名阿爾及利亞血緣的法國導演,拉契得·波查拉之前已經執導過四部電影,而在本片中他追隨了二戰期間步兵團的一個小分隊,從北非穿越義大利然後橫跨了法國最後來到東北部地區的阿爾薩斯,以此構成了影片的主要素材。
本片作為阿爾及利亞官方選送代表參加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光榮歲月》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佳作,還可以說是一部近乎於偉大的電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講述戰爭狀態下危急故事的手法新穎,歐洲戰爭時期的題材可謂是司空見慣,但它卻採用了一個新角度和立場,加上極好的攝影效果。英文片名“Days of Glory”(光榮歲月)則能夠激發人們想到馬賽進行曲開始所唱到的那些歌詞:宣布征戰的光榮歲月已經到來,祖國的兒女們都應該站起來。
電影特色
在這部電影中的士兵們,都是來自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和其他法國殖民地,他們為法國而戰,只是自己本民族和國家的身份卻很模糊。他們的故事將是獨一無二的:成千上萬的英勇戰士在法國的旗幟之下與軸心國作戰,但是他們的經歷卻永遠都不會被寫進主流戰爭史中。
在這部影片中,反覆在強調的一點就是為擺脫侵略法國的敵人德國作戰是一種愛國的責任,但是他們卻又不斷遭遇到自己作為二等公民所面臨的窘境,哪怕是共和國一直以來宣揚的自由、平等和博愛。有一些侮辱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黑人和阿拉伯士兵們在餐廳不準許吃新鮮的西紅柿。升職只能是針對本土出生的法國人而言;非洲軍團連戰數月也不能撤退,假設他們沒有服從命令或者是比其他人消耗更多,不滿情緒很快就會寫在每一個白人軍官的臉上。
現在這個故事所涉及到的背景大家都很熟悉,至少從1789年開始,法國這個概念就代表了,至少是在理論上,既是一個全球性的願望(例如銘刻在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里),也是一個特殊的國家政體。《光榮歲月》向人們精確而複雜地展示了這個矛盾綜合體是怎樣形成的。有一些北非裔士兵,即使他們十分憎恨自己的國家被法國殘酷而血腥的殖民統治,依舊堅持相信這一古老的共和宣言,相信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英勇表現會博得他們的殖民者的認同,至少會與自己平起平坐。
一些法國人,士兵們和老百姓,都很希望擴大這一戰線。影片中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負責指揮北非士兵的軍官有一次告訴部下不要稱呼這些士兵為本地人,而且“穆斯林”這個稱呼也不恰當,部下就反問道:“那么我應該怎么稱呼他們呢?”“男人們,”指揮官回答。他們就是男人,也只是如此而已。
獲獎情況
本片入圍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
此前參加過的電影節有:
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電視錄像節(21-9/5-10-2006)
蘇黎士電影節 (27-9/2-10-2006)
比利時納慕爾法語片國際電影節 (29-9/6-10-2006)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6-10/15-10-2006)
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12-10/20-10-2006)
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20-10/2-11-2006)
西班牙瓦雅多里電影節(22-10/28-10-2006)
英國倫敦電影節 (10月/11月 2006)
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光榮歲月》中的五個男演員Jamel Debbouze、 Sami Bouajila、 Roschdy Zem、Samy Naceri、 Bernard Blancan憑藉在該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相關評價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影片,如果本著血腥與戰爭的話,那么也許此片會令許多人失望的,而且此片的背景已經注定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反戰影片,雖然它講述的的確是二戰時期的事情,雖然它也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性,但本片中對自由對尊嚴的宣揚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作為一個時代的揭示,此片也許更能表達出某種我們極力高呼的東西,那就是自由。
不可否認,《自由宣言》是法國帶給全世界的一個財富,公平,自由與尊嚴,這應該是每一個人都享有的基本權力,但在法國這樣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裡,也許它也並不能極大程度上的實現,這是一種悲哀,尤其是對於這群為了法國解放,為了抗擊納粹而英勇作戰的士兵們,這種感覺是無奈的,甚至是一種戲諷的背棄。
雖然影片中的五個重要角色各有性格各有追求,但他們同時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很明顯,這是一部團結的影片,這個阿拉伯裔子民的團結為此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故事發生在二戰末期,即1944年與1945年兩年的時間內,作為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的阿拉伯人參與到了戰爭,抗擊法西斯的侵略,卻解放他們心目中的祖國――法國。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殖民地的人竟然將法國當成了自己的祖國,但他們永遠不是法國人,這一點貫穿了影片的始終。
首先,這群北非士兵總被派往戰爭的最前沿,他的勇敢雖然為戰爭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卻是慘痛的代價,更客觀地說,他們實際上是被賦與了敢死隊的任務。從古至今,這種敢死隊的角色大抵只有兩種,一種是死囚的交易,免除死刑卻必須在戰場上以性命相搏,這是一種賭搏,而另一種則是一種誓言,大多是為震軍威而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但這些北非士兵卻兩者皆不是,而是一種歧視的做法。於是,他們便在這種歧視下成為了戰爭的最早犧牲品。
但這種歧視遠不如此,例如西紅柿的分派,例如永遠不能踏上法國土地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這群北非士兵注定不被法國人認同,注定是一群被拋棄的軍隊。
為了法國的自由,卻得不到尊嚴,這令這群北非士兵無法理解,而這種矛盾對根植在每一個士兵的心中。
下士是一個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戰士,他很天真地認為只要通過學習便可以得到法國人的認可,於是他一面英勇地作戰,一面抓緊時間學習。但現實永遠是殘酷的,當他目睹了升職者只能是那些法國人的時候,他多少有些絕望,他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法國人,在法國人的眼中,自己永遠是一個異族者。雖然他為此打了中士,但事實上他並沒有放棄過這種幻想,於是當影片最後時刻,面對危險的時候,不僅僅是勇氣為他做出了抉擇,更重要的是一種尊嚴與信念,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些事情來,這已經無關自己是否能融入進法國的社會中,無關自己是不是能夠得到升遷,而僅僅是一個象徵,一個能夠讓人們記住的任務。但當戰爭結束的時候,當他所有的弟兄都死去的時候,法國軍隊的進駐卻沒有對這群阿拉伯人提出任何讚許,記者的鏡頭下是法國軍人,他的尊嚴並沒有如他所願的那樣得到滿足,於是他只能落泊的生活在法國,孑然一身,享受著戰爭所帶來的傷痛。
槍手同樣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在他的家鄉,他不能與法國女人結合,通過戰爭,通過為了法國解放而英雄地戰爭,他認為自己能夠享受到與法國人同等的代遇,包括與法國女人的正常的愛情。愛情雖然依然存在,但由來以久的觀念令軍部的人將信件阻隔了,於是,這段愛情也隨著他躺倒在火箭炮而灰飛煙滅。這是一個浪漫的悲劇,但更是現實的反映,愛情被歌頌了,但愛情更多地在槍手這個角色身上成為一種符號,與下士的學識一樣,這是一個象徵,但這種象徵在歧視的法國人眼中依舊蒼白無力。
小偷是一個典型的現實主義者,他並沒有大的理想,只是希望隨著軍隊改善自己的生活,但當他們走到法國人所信奉的基督面前的時候,他看到了耶蘇的受難,這是無關信仰的受難,是有關自由的戰爭。在這個人物身上,導演以一種很現實的筆觸表明了任何宗教中的平等與自由。於是,小偷尊重法國人所信奉的宗教,這與影片中對阿拉伯人的歧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偷在下士的鼓動下也參加了最後的一仗,在他死的時候,也許沒有任何對那種歧視的反抗了,所擁有的只是英勇,只是對自由的渴望。
Jamel的表演依然出彩,看過《天使愛美麗》與《女王的任務》的人肯定不會忘記這個矮子的。在這部影片中,他的想法似乎更加簡單,那就是解放法國,這是唯一的標準,並不想通過這個戰爭證明什麼,也不想得到什麼。於是,他那種傻傻的樣子得到了中士的認可,但正因為如此,他卻被阿拉伯人排斥在外,成為一個貌似小人的角色。但當他發現了中士的秘密之後,他這才發覺自己太過幼稚了。被欺騙的感覺令他開始反思作為一個阿拉伯人為什麼要為殖民主作戰。但這種反思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最後他還是同意了下士的決定,並且最後在營救中士的過程中獻出了生命。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與無欲無求則恰恰是法國人所需要的,換句話說,法國人在這場戰爭中要的只是戰士,只是武器,而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可能成為法國人的人。Jamel的角色極具象徵意義,同時也表明了當時法國人心目中的殖民地阿拉伯人的地位。
中士是一個悲劇型的人物,影片中他是與這些阿拉伯士兵直接對立產生衝突的一個人物。但當每一次衝突之後,他面對上司而為自己的士兵說好話的時候,我們似乎只是認為這個是一個好的長官。但JANEL的無意發現令這個人物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暴光,他的法國人身份得到了質疑,於是,他變得與那個下士一樣,為了尊嚴,他隱藏了自己的身份,這種表現的悲劇力量是極其可怕的,說明當時似乎只有一種可能能夠認法國人承認。這種承認是一種欺騙,就象《人性污點》中的那個教授一樣,可怕的社會觀念。
影片的拍攝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似乎在告訴法國人不要忘記了這段歷史,這是一群被歷史遺忘了的英雄們,他們的功績應該得到讚揚,因為他們同樣為自由付出了很多,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一部關於阿拉伯人自由與尊嚴的偉大史詩性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同名電影1987
簡介
《光榮歲月》1987年
外文名稱:Hope and Glory
更多中文片名:希望與榮耀、希望與榮譽
導演:約翰·保曼 John Boorman
編劇:約翰·保曼 John Boorman
主演:
Sebastian Rice-Edwards....Bill Rowan
Geraldine Muir....Sue Rowan
莎拉·米爾斯Sarah Miles....Grace Rowan
片長:113 min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Dolby
級別: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UK:15 / USA:PG-13 / Finland:K-12 / Sweden:11 / Singapore:NC-16 / Chile:14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劇情
影片講述一個九歲男孩,因父親到前線打仗,他得以享受到野孩子般的自由生活,跟情竇初開的姐姐之間也有了十分妙趣的互動關係。
二戰爆發的時候,比爾九歲。他和他的父母,姐姐和妹妹住在倫敦郊區的一棟房子裡。父親很快應徵入伍,臨走前他教會了兒子板球里“欺騙”對手的曲線球。頻繁的空襲使得生活慌亂不安,而孩子們卻對這些景象感到興奮。人們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姐姐和一個加拿大士兵布魯斯相戀。父親也偶爾回家看望他們。布魯斯因為換防必須離開,還寫信和姐姐分手。母親和離婚的舊情人馬克也依然有著一些感情。他們家的房子意外燒毀,搬到了祖父家。姐姐懷孕了,卻在某天划船的時候看見了開小差來見他的布魯斯。他們終於可以全家一起照一張相了。布魯斯被部隊帶走,姐姐也生下了孩子。暑假過去,比爾不得不去上學,但他驚喜地發現學校的大樓被炸毀,他又可以不上課了。
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描繪了二戰期間倫敦一個小男孩眼中的戰爭記憶。對於孩子們來說,夜裡的炮火如同節日的焰火,空襲讓他們不用上課,各種非日常的景象給了他們種種幻想,戰爭給了他們新奇、自由和神秘。而對於成人來說,戰爭使得被日常生活所規則的人獲得了建立新生活的希望,母親同意姐姐的戀情,自己也試圖尋找失去的愛情。以比爾的視角和這樣的非常態的生活,導演約翰·布爾曼隱喻了生活中的虛偽性。各種各樣的謊言都在這個奇異而又普通的生活中存在著。而孩子則在成人世界的謊言中學習、成長。這部影片與當時反映二戰的電影最大不同還在於對美國作為拯救者的形象的缺失。
同名電影1944
簡介
《光榮歲月》1944年
外文名稱:Days of Glory
更多外文片名:
Días de gloria.....Argentina
Dagar av ära.....Sweden
Revenge.....USA (working title)
Spaste ta desma.....Greece
Tamara figlia della steppa.....Italy
導演:雅克·特納 Jacques Tourneur
編劇:Melchior Lengyel ....(story)
凱西·羅賓遜 Casey Robinson ....(written by)
演員表
主演:
Tamara Toumanova....Nina Ivanova
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Vladimir
Alan Reed....Sasha
片長:86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 德語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級別:Sweden:15 / USA:Approved (PCA #9519) / USA:TV-PG (TV rating) / Argentina:13
製作成本:$958,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RKO Radio Pictures, Inc./(original), U.S. Copyright LP12786, 19 April 1944)
製作周期:1943年7月 - 1943年9月
上映:1944年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膠片長度:2353.97 m
劇情
在1941年末的蘇聯,德軍仍在繼續進攻蘇聯,紅軍游擊隊在森林中成立了樂團,美麗的芭蕾舞演員妮娜也成為了樂團中的一員,並逐漸使她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游擊隊員。
盤點二戰相關電影
電影中的二戰數不勝數,愛情、戰爭、荒誕、紀實各種題材均有涉獵,本任務稍做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