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本書為“中國各體文學理論史叢書”之一,重點介紹和評析了歷代主要詞學流派、詞論家和重要詞學批評專著的理論批評觀點方面,以求顯幽闡微、探得底蘊;同時也兼顧對詞學批評發展中因革遞嬗的軌跡進行描述,以期上下勾連、前後貫串,從而做到“點”與“線”的結合。
圖書目錄
總序(徐中玉)
前言
上編
第一章唐五代詞論——詞學批評的發軔期
概況
第一節唐人論詞樂
第二節歐陽炯《花問集序》的側艷理論
第二章北宋詞論——詞學批評的確立期
概況
第一節蘇鋱的詩化理論
第二節李清照《詞論》的本色理論
第三章南宋詞論——詞學批評的完成期
概況
第一節張炎《詞源》的雅化理論
第二節沈義父《樂府指迷》的作法技巧理論
第三節詩化理論在南宋的發展
第四章金元詞論——詞學批評的分化期
概況
第一節陸輔之《詞旨》:風雅派詞論的餘波
第二節王若虛、元好問、劉將孫:對風雅派詞論的反撥
第五章明代詞論——詞學批評的凝定期
概況
第一節論詞的起源
第二節論詞的體陛
第三節論詞的正變
第四節論詞的創作
下編
第一章清代前期(順治至康熙初)詞論——詞學批評復興的前奏
概況
第一節雲間餘響與清初詞論
第二節陽羨派詞論
第二章清代中期(康熙中至乾隆末)詞論(上)——詞學批評復興的第一階段
概況
第一節浙派前期詞論:朱彝尊、汪森
第二節浙派中期詞論:厲鶚、王昶
第三節浙派後期詞論:吳錫麒、郭麈
第四節浙派主潮之外的詞論
第三章清代中期(嘉慶初至道光中)詞論(下)——詞學批評復興的第二階段
概況
第一節常州派詞論的確立:張惠言的《詞選序》
第二節常州派詞論的發展:周濟的《介存齋論詞雜著》
第四章清代後期(道光末至清末民初)詞論——詞學批評復興的第三階段
概況
第一節常州派詞論的流衍
第二節譚獻論“折中柔厚”
第三節陳廷焯論“沉鬱溫厚”
第四節況周頤論“重”、“拙”、“大”
第五節劉熙載的《藝概·詞概》
第六節謝章鋌的《賭棋山莊詞話》
第五章傳統詞學批評的終結與新變——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再版後記
清詞研究書目(三)
明末清初詞和清詞常被後代籠統稱為“清詞”。清詞整體成就雖然不及宋詞,但是也出現陳子龍、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譚獻、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文廷式、王國維等著名詞人。因此清詞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