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聽了這位婦人的話,這場慘烈的戰役或將改寫

戰國時,趙孝成王即位第七年,秦趙長平之戰開打,廉頗戰績平平。秦國派間諜用“離間計”,說秦國最害怕的是大將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並不懼怕廉頗。

當時趙奢已死,趙王誤信秦國計謀,撤下廉頗,欲任用趙括為大將軍。雖經藺相如極力勸阻,但趙王心意已決,不聽藺相如的意見。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趙括之母為人正直無欺,當她得到趙王要任用她的兒子趙括擔任大將的訊息,日夜坐臥不安。一是為趙國的安危考慮,二是為兒子的性命擔憂。

她知道兒子不是大將的材料,這樣的重任,他擔不起。特別讓趙母不放心的是,眼下趙國的軍隊,正在長平地區,與秦軍對峙,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撤換了忠勇正義的大將廉頗,卻讓沒有實戰經驗的兒子趙括走馬上任,這樣一定會打敗仗。

如果打了敗仗,丟城失地,這將會嚴重傷害國家,也會害了自己的兒子。於是,她決定寫封信給趙王,陳述利害得失。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趙母在信上寫道:

“我的兒子趙括,沒有能力擔任大將。大王不要以為他是大將趙奢的兒子,他就一定也有大將的才能。其實,他們父子之間,差距大著呢!他父親趙奢在世時,做大將,每次得到大王的賞賜,從不留給自己和家裡的人,全部分賞給作戰勇敢的將士們。受命之日,整個身心都在帶兵打仗上,從不過問家裡的事。可是,我的兒子趙括,全然不像他的父親,大王獎賞給他的金銀財物,他都藏在家裡,還時時準備著購置房屋田產。他的志向這樣短淺,心胸這樣狹窄,怎么能當好大將呢?我是從趙國的安危出發,請求大王不要委任我的兒子為大將。”

趙王接到趙母的信,搖搖頭說:“天下哪有做母親的,不為自己兒子升官而高興的呢?趙括的母親,不贊成兒子做大將,真是個怪人!我不能聽她的話。”

趙括的母親有如此先見之明,不願國家因自己的兒子而吃敗仗,可惜冒死進諫,無功而返。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公元前260年夏,趙括替代廉頗,再領二十萬趙軍接管長平前線大小軍務。駐在長平的趙軍,共有四十多萬,聲勢非常浩大。到了長平後,趙括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方針,積極籌划進攻。同年(周赧王55年)8月,趙括率軍向秦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企圖一戰殲滅秦軍。

秦國得知訊息後秘密派遣白起為上將軍指揮秦軍,雙方都出動了傾國之師。

白起針對趙軍的動態,以丹河東岸的長平為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派二萬五千精兵斷絕了後路,調度五千騎迅速地插到了趙軍的營壘之間,將趙軍分而為二,並絕其糧道。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白起令秦軍在接戰不久後詐敗,沿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默認戰場。

趙括不知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造成雙方巨大傷亡,戰事開始白熱化,但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占領韓王山,切斷了趙軍的退路。五千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支援。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

白起斷絕趙軍糧道的策略發揮了很大的功效,此時趙軍被包圍,只能等待外來救援。然而中原各國或懼秦國勢力強盛,或以為趙秦兩國已經談合,不但沒有出兵相救,也沒有援助趙軍糧食。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是年9月,趙軍斷糧已達46天,內部軍心動搖,局勢非常危急。在數次突圍都無法奏效之後,趙括孤注一擲,親率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中箭身亡,趙軍大敗,40萬士兵全部解甲投降。

白起考慮趙軍人數眾多,恐為亂。白起以酒肉安撫降卒,假意許諾將降兵中身體強健的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發回趙國,趙人沒有懷疑。而後白起密令秦兵以白布裹頭,下令“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一夜俱盡。因此40萬人,除幼小的240人外,全部被白起坑埋,一場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的包圍戰落幕收場,可謂慘烈。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就此確立了秦對趙的戰略優勢,為秦王政日後攻滅趙國打下根基。趙括也因一戰斷送己方40萬將士性命和趙國前途而成為歷史之殤,並演繹了成語“紙上談兵”。

長平之戰被認為是戰國形勢轉折點,此役後,秦國天下無敵,六國皆不再有力單獨對抗秦軍。事後再回想趙括母親的話,不由讓人感慨,如果當時趙王聽了她的話,這場戰役的結果乃至歷史,是否會改寫呢?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