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孫。
想必大家和小編一樣從小就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三字經》中也有“融四歲,能讓梨”的記載。這個故事說的是孔融四歲時候,與哥哥弟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親便奇怪地問他,他回答說:“我是小孩子,按理應該拿小的。”四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覺悟不得不令眾人服氣。也教會了無數的小孩子學會謙讓、大方與懂禮貌。
但也正是這樣一個人,說出了“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大意是說:父子之間沒有什麼親情,究其本質,是情慾的結果罷了。母子之間也沒有什麼親情可言,就好比放在瓶子裡的一個物品,出來了便分離。)這樣“不孝”的言論,可事實真是這樣嗎?小編隨後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發現下面三則故事:
故事一:孔融十三歲時,他的父親孔宙去世,年少遭遇至親過世,令孔融悲痛至極,哭得不能自已,以至於到了需要鄰人攙扶才能站起來的地步。這件事後來傳開了,州里皆稱讚孔融的孝行。
故事二:在《御覽》二百六十二引《秦子》有記載,大意為:孔融任北海相時,在路上看見一個人在墳墓邊哭死去的父親,但臉色卻一點都不憔悴。孔融由此斷定此人不孝,於是將此人殺了。
故事三:孔融被殺時,他的兒子九歲,女兒七歲,因為年齡小而得以活命,並寄養在別人家中。孔融被抓捕時兩個孩子正在下棋,卻絲毫不為所動,旁邊的人好奇便問:“你們的父親被逮捕了,為什麼沒有反應呢?”兩個孩子回答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哪裡有巢毀壞了裡面的卵不破的呢?)”。
可能有讀者不解,這三者故事與孔融不孝有何干係?但小編慢慢道來。
故事一直接證明了孔融從小就是個守孝道、重父母恩情的人。故事二是孔融長大後做官,對不孝之人可謂是嫉惡如仇一般。故事三則反面讓我們看出了,如果不重視孝義,不可能教育出如此深明義理的孩子。
另外,由於一些比較特殊的原因,曹操一直想藉機除掉孔融,而剛才提到的孔融的不孝言論出自《後漢書•孔融列傳》,且記載如是說:“曹操既積嫌忌,而郗慮復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曰:… …”並沒有真正的史料記載孔融曾說過如此“不孝”的言論,因此也有人認為,這屬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曹操一心想要殺了孔融找的莫須有的罪名罷了。
當然,歷史久遠,假作真時真亦假,孔融是否孝順,我們不得而知。在今天,“父母於子女無恩論”雖不至於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言語,但“百善孝為先”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優良精神品德,不可否認我們關於孝順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至少不可因為這種想法讓父母老無所養,你們說對嗎?
東漢 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