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前196年),別號彭仲,昌邑(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人。他極富軍事才能,謀略過人,被蘇洵譽為“才將”,他一生謹小慎微,卻落得“夷其宗族”可悲下場。屢立戰功是彭越的正確打開方式,其自帶的悲情屬性,後人無不扼腕嘆息。
彭越年輕時,在巨野北部的湖澤中,打魚為生,兼職撈些劫道的外快。一回生,二回熟,彭越的做事風格,小夥伴們紛紛點讚。有一天小夥伴勸他拉起一支隊伍,反抗秦朝。彭越以“兩龍方斗,且待之”為由拒絕了。
一年多後,小夥伴們的微信朋友圈已經擴大到一百多人,他們再次邀請彭越擔任群主。面對一幫烏合之眾,他提出第二天在規定時間集合,否則“後期者斬”。小夥伴們滿口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第二天,有十多個人遲到了。彭越不顧眾人反對,堅持殺了最後一個遲到的人,樹立了威信,凝聚了人心。
由此可見,彭越處事謹慎、膽略過人的特點。陳勝、吳廣起義點燃了反抗秦朝暴政的熊熊烈火,秦朝各地紛紛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彭越以旁觀者的身份,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並沒有立即採取行動。時機成熟之後,果斷出手,立威起兵,投入到反秦洪流之中。
彭越的第一個老闆是齊王田榮。公元前206年二月,項羽建立西楚王朝,自稱西楚霸王,並分封18位諸侯王。七月,田榮對項羽分封諸侯王不服,自立為王,並拉攏彭越入伙。
田榮命彭越攻打濟陰(今山東菏澤定陶區西北)攻打楚軍,楚軍蕭公角率兵迎擊,結果被彭越打得大敗。此戰,彭越展現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擴大了個人影響力。
項羽與田榮的衝突很快爆發,田榮大敗,最終在平原被殺。此時,彭越的部隊已經發展到三萬多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起兵之初,彭越曾援助劉邦攻打昌邑。雖然進攻失利,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公元前205年春天,彭越在外黃歸附劉邦,被任命為魏國國相。“漢初三傑”之一正式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
彭越率兵平定梁地,為劉邦獻上一份大禮。公元前204年,彭越在梁地不斷騷擾斷絕楚軍糧道,楚軍疲於應付,苦不堪言。彭越將繳獲的糧草供給劉邦。同年冬天,趁項羽和劉邦在滎陽對峙,彭越先後占領了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項羽不得不親自回軍收復失地,楚軍士氣因此頗為低迷。
公元前203年秋天,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座城邑,實力進一步壯大,成為對抗楚軍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彭越充分發揮疲敵擾敵的策略,在後方牽制襲擾楚軍,為劉邦問鼎天下創造了有利條件。
公元前202年春天,彭越被封為梁王,建都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最終,被告發謀反,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滅三族,梟首示眾。
彭越的被殺,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後果。其一,現實需要。秦末紛爭,表面上義帝統領義軍,各路軍閥手握重兵,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造成了義帝被殺。漢朝初立,如何解決諸侯王手中的兵權,成為漢朝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二,政治需要。彭越並非漢室宗親,與劉邦“異姓不可封王”的執政理念相背離。漢初分封的八個諸侯王,唯獨長沙王吳芮因勢小不構成威脅而得以保存。劉邦後來舉辦的“白馬盟誓”,就是不安與焦慮的體現。
其三、召令不從。垓下之戰前,劉邦曾召彭越共擊楚軍,彭越以魏地初定為由不肯出兵,劉邦採用張良計策,以滅楚之後許諾封彭越為梁王,彭越這才發兵合圍楚軍。陳豨叛亂時,劉邦在邯鄲再次向彭越徵兵,彭越稱病不從。此時,劉邦已經動了殺機。
其四。呂后攛掇。彭越被告發後,劉邦將其囚禁在洛陽,主審官員認為彭越謀反證據確鑿,劉邦念其有功,赦免他的罪行,貶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在流放途中,偶遇呂后,彭越求呂后幫其說情,呂后滿口應允。見到劉邦後,呂后說:“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呂后表示了彭越個人能力的擔憂,這番話直擊劉邦的要害,也要了彭越的命。
項羽 彭越 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