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衍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於關中東部渭南地區的稱東路秦腔;流行於關中西部的稱西路秦腔;流行於漢中地區一帶有漢調恍恍;流行於西安一帶的稱中路秦腔。
其中的西路入川後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
近五十年來,東、西、南三路秦腔都不發達,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陝西及整個西北地區均占絕對優勢。
秦腔音樂屬板腔體結構。其板類共有六種:慢板、二六板、帶板、墊板、二倒板、滾板。
秦腔的角色分為四生、六旦、二淨、一醜,總計十三門,又稱“十三頭網子”。演唱時鬚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亂彈”。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辛亥革命後,西安成立了易俗社,專演秦腔,銳意改革,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既保存原有的風格,又融入新的格調。
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
雖然秦腔有它的發展鼎盛期,有過1958年進京匯報演出,1959年獻禮演出及根據周總理指示巡迴十三省演出的輝煌。但隨著改革開放,及各種現代化的文藝娛樂方式的衝擊,秦腔的振興發展成了目前的首要問題。這是需要社會各方來解決的問題了。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陝西省西安秦腔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古都西安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