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是天生的?聽說有種基因,能影響性取向!

同性戀現象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國內國外都有這樣一部分群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由最開始的排斥和輕蔑變成了理解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國家相繼宣布同性婚姻合法。

同性戀的婚禮同性戀的婚禮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同性戀的原因。起初,人們普遍認為同性戀是受環境因素影響而改變了性取向,直到後來同性戀基因被發現。美國心理學協會和精神病學協會曾在1974年發表聲明:“同性戀不是疾病,也不是一種病態,這是一種只占少數的性取向,性取向無法改變,不必對同性戀進行矯治。”

什麼是同性戀基因?

同性戀基因同性戀基因

同性戀基因是影響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之一,目前已知的三種同性戀基因有Xq28、Wnt-4基因、Sphinx基因。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遺傳學家迪恩·哈默首次提出了“同性戀基因”理論,迪恩·哈默認為人類的性取向受到基因影響,該基因存在於X染色體上,由母親遺傳。該理論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當時的廣泛關注,不過,此後多年“同性戀基因”理論一直不被認可,迪恩·哈默也受到了外界的嘲諷。直到2014年6月5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該發現證明迪恩·哈默的正確的,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

同性戀基因的遺傳

同性戀同性戀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還會有疑問,同性戀不能生育,那么同性戀基因又是如何遺傳的呢?解釋同性戀基因的遺傳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是同性戀者的母親具有更強的生育能力。2004年,義大利科學家報告,男同性戀的母親平均擁有2.7個孩子,而異性戀男人的母親平均只擁有2.3個,在其姨媽身上也具有類似的趨勢。這樣就彌補了男同性戀者不能生育的劣勢,使同性戀基因通過家族中“特別能生養”的女性同胞延續下去。

二是“親族選擇”學說。2010年,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的薩摩亞島上展開實地研究,結果表明,男同性戀更多的關愛親族子女,比如他的侄女或者外甥,由此促進自身的種族延續。為了彌補自身沒有後代的劣勢,薩摩亞島上的每一位男同性戀都可能間接地促進侄女、外甥的數量增多2個左右。

同性戀同性戀

動物中也存在同性戀?

研究發現,除了人類,還有大約500種動物中存在著同性戀,而且這種性取向是動物與生俱來的。韓國科學家曾去除了處於胚胎期的雌性老鼠的一個特殊性基因——FucM,FucM基因會影響雌性老鼠的雌激素水平,使大腦發生變化,長大後這隻雌性老鼠拒絕異性的求愛,反而追著同性不放。

有學者表示,同性戀基因的存在證明同性戀現象屬於人類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因為同性戀基因也是慢慢進化而來的,既然至今它都沒有被淘汰,那么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同性戀者。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