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任性兒子,這位開國皇帝竟然葬在黃河灘上

有悖風水之說的皇陵

在洛陽北邙的東漢帝陵一共有五座: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順帝的定陵、沖帝的懷陵,以及靈帝的文陵。然而在這五座陵墓之中,卻有一座特立獨行,選址蹊蹺。其他四陵皆在邙山之陽,唯有一座坐落在邙山之陰的黃河灘上。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認為房後有山,房前有河是大吉之地。但這座詭異的陵墓卻恰恰相反,好比是房門開在山前,房後是河——南倚邙山,北臨黃河。

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省棗陽西南)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南頓(今項城縣)令劉欽之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即皇帝位,改元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崩,葬原陵,壽63歲,在位33年。光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卓著的一代中興英主,他親執權柄,以柔道治國。

然而這樣一位中興英主的原陵方向卻面南背北,著實有些奇怪。原陵的南面是山,北面是河,也就是所謂的“枕河蹬山”“漢皇仰臥”。這樣布局在風水學來說是極不提倡的。風水之說在中國由來久矣,而自古帝王的陵墓更是極為講求訴諸風水,從選址到朝向、建制,一一不得馬虎。

可是這位東漢的開國之君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有悖於風水之說的建陵之地呢?

光武帝劉秀墓陵光武帝劉秀墓陵

民間流傳的故事

劉秀曾經娶了郭聖通和陰麗華兩個皇后,最終他還是立了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

劉秀曾經娶了郭聖通和陰麗華兩個皇后劉秀曾經娶了郭聖通和陰麗華兩個皇后

民間傳說講太子劉莊從不聽話,命他向東他偏往西,叫他打狗他卻攆雞。劉秀生前早就看好了北邙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在臨死前“知子莫如父”的劉秀這次得來個正話反說:故意命他把自己葬於黃河之中,這樣他兒子才可把他的陵寢置於鄰山之顛。於是傳旨劉莊來病榻前,囑曰:“父命中缺水,歸天后汝要把父葬於黃河之中,如此才免乾渴之苦。”誰知劉莊卻一反常態,哭著發誓道:“不孝兒從未聆聽過父王之訓,如今痛改前非,葬事定遵父囑。”劉秀一聽,叫苦不迭,無奈君無戲言,於是長嘆一聲便駕崩了。

後來劉莊兒公布遺詔,並徵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龍舟靈樞。入殮後,便把靈樞拋入滾滾黃河之中。說來也怪,此時河水突然咆哮著向北滾去。靈柩落處瞬間成為一片平地,並有個陵丘拔地而起。據說原陵雖然置於黃河灘上,但歷來黃河泛濫卻從未侵害過。當然黃河水不侵,只是因為這裡的河床南高北低,河水只能倒向北岸,水流越急,向北沖得越厲害。

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是人們因為無法解釋原陵的反常現象而編織出的一相情願的解說。劉秀死後和陰麗華皇后同葬原陵,俗稱劉秀墳。

漢光武帝漢光武帝

提倡節儉的劉秀

公元25年劉秀當皇帝,建東漢。

公元50年開始,劉秀就在北邙山與黃河之間修建自己的陵墓。劉秀對負責修建陵園的竇融說過這樣一段話,他的陵園要“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說現在建陵占地不要越過二三頃,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讓雨水排出就行了。

臨終前劉秀又再次下旨強調:我在世時無益於天下平民百姓,喪葬時應像文帝那樣陪葬以瓦器,不要用金、銀、銅、錫等貴重物品,要因山為陵,不起墳堆,各地刺吏及其他官吏要忠於職守,不要來京奔喪,也不要遞送弔唁奏章。所以,他的陵園在營造之初,並無任何奢華的建築。園中的柏樹,還是在隋唐時期栽植的。這完全符合原陵的規模和位置。但是從漢朝初年開始,皇陵建制已經有了一定的制度所遵循,即使劉秀不想在自己的墳墓上奢侈浪費,但終究逃不出傳統和後代的孝順。

漢光武帝皇陵漢光武帝原陵

數不清的千年古柏

千年古柏是守衛劉秀的“御林軍”,這些柏樹到底有多少?那就是軍事秘密了,不能隨便讓人知道。過去劉秀墳兒有多少柏樹沒人知道,傳說有個將軍來參拜劉秀,不相信這個說法,讓部下點數,可怎么也點不清楚,將軍較了真,調來數千士兵,一人抱住一棵柏樹,然後集合了報數,平時報數很“專業”的士兵,卻一會兒就糊塗了,怎么也報不清楚。這時候狂風大作,柏林森然,濤聲如怒,將軍心裡害怕,只好作罷。

實際上是因為劉秀墳兒地處黃河灘,土質鬆軟,上千年的北風,吹斜了這些柏樹。而柏樹的數量也不是真的數不清楚,這裡共有古柏1458株。這裡的千年古柏數量位於全國第一。

數不清的千年古柏數不清的千年古柏

鎮陵之寶石辟邪

近年在孟津縣會盟鎮油坊街村劉秀園陵出土一件石辟邪,規格:高1.9米,通長2.9米,重約8噸。它是東漢光武帝陵石刻藝術的巔峰之作,這個石辟邪因體型巨大、造型優美、年代久遠,是中國目前最大最美的一件石辟邪。

目前原品在洛陽博物館收藏,系洛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劉秀園陵這裡是一件原尺寸複製品。

鎮陵之寶石辟邪鎮陵之寶石辟邪

千年一帝劉秀有著傳奇的人生,28歲便打下天下登基坐皇帝;一生娶兩個美艷皇后讓後人羨慕不已;再造漢朝基業,延續輝煌。

由於劉秀做事寬厚,河南,山西南部等地區至今還流傳著很多劉秀的傳說,為人稱頌。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