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千古一帝”死後境遇坎坷,陵墓全部被盜掘,有人只剩孤墳!

有數據統計,中國歷代皇帝數量為408位,其中可稱之為“聖主明君”大概還不到1/4,而曾做出過開創性偉業,能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大概只有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和宋太祖五人而已。這五位“千古一帝”生前功業赫赫、萬眾景仰,死後卻不得安寧,其陵墓全部被盜掘。甚至有一位皇帝的陵墓,地面建築蕩然無存,唯有孤墳聳立,實在是令人無限感慨。

1.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在位36年,任內吞併東方六國,完成中國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為鞏固新生的大帝國,宣布廢封建、立郡縣,統一文字、錢幣、度量衡。同時又北逐匈奴,修築萬里長城;南平百越,設立三郡;又修馳道、通靈渠,極大地便利了各地區間的交流。然而秦始皇為政苛暴、窮極民力,使得民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等到秦始皇一死,民變四起,導致秦帝國快速滅亡。

秦始皇陵

秦始皇死後,葬於今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規制巨大、窮極華麗。然而從項羽開始,直到民國初年,秦始皇陵屢次被毀壞、盜掘,破損嚴重。今日的秦始皇陵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占地近8000平米,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四周陪葬墓分布眾多。

2.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憑藉著文景兩帝留下的雄厚資本,實行大規模的擴張政策。對外,北擊匈奴,南滅百越,東並朝鮮,西通西域、西南夷,極大的擴展中國版圖。對內,削弱諸侯,獨尊儒術,又實行鹽鐵官營、幣制改革,對後世均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對於窮兵黷武導致的經濟崩潰,武帝曾下“罪己詔”以自責、自省。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

漢武帝陵

漢武帝死後葬於茂陵,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茂陵在史上被多次盜掘,今日的陵墓占地面積約為5.7萬平米,墓冢呈覆斗形,周圍有衛青、霍去病等人的陪葬墓,氣勢莊嚴穩重。

3.隋文帝

隋文帝楊堅在位23年,在軍事上攻滅江東的西梁、南陳政權,結束中國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向北大破突厥,並促使其分裂為東西兩部,被東突厥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建立三省六部制,開科舉選官的先河。在其治下,中國文化經濟發達,人口達700萬戶,史稱“開皇之治”。604年,隋文帝駕崩。

隋文帝陵

隋文帝死後葬於泰陵,位於今陝西省楊陵區五泉鎮王上村,為文帝與獨孤皇后的合葬墓。陵墓歷史上曾遭盜掘、破壞,殘存的陵墓占地總面積為4.9萬平方米,陵冢高27.4米,呈覆斗形。陵區周圍環境蕭索,讓人頗有悲涼之感。

4.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對內與民休息、厲行節約,極大地恢復了隋末被嚴重破壞的經濟,開創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等國,重新開通西域之路,被尊稱為“天可汗”。唐太宗以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廣獲讚譽,被稱為“堯舜之君”。649年,唐太宗駕崩。

唐太宗

唐太宗死後葬於昭陵,位於今陝西省禮泉縣西北九嵕山上,為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合葬墓。昭陵規制巨大,藏品豐富,歷史上曾遭多次盜掘。今日的陵墓占地面積達2萬平方千米,共有180餘座陪葬墓,也是歷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5.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任內致力於國家統一,先後消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完成了國家大體上的統一。為解決藩鎮割據、武將跋扈的局面,宋太祖又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節度使的兵權,委派文臣治理地方,結束了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亂象,形成並穩固“文人治國”的局面。976年,宋太祖駕崩。

宋太祖陵

宋太祖死後葬於永昌陵,位於今河南省鞏義市塢羅河南側、西村北,規制小於前朝,占地面積約4000畝。永昌陵在北宋滅亡後被多次盜掘、破壞,原有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唯有殘存的孤墳兀然聳立。現存永昌陵陵台呈覆斗形,底邊東西寬60米,南北長62米,殘高21米。周圍的環境異常蕭索淒涼,令人平添無限感慨。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