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霧霾最嚴重的地方在哪裡?

在印度大城市的街上能經常看到裹著頭巾的人,不過他們並不是穆斯林,而是處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必須戴上頭巾。

印度城市裡空氣不佳,有車子尾氣、工業污染、塵土等各種空氣污染物。坐三輪車或者騎機車出行的人不想直接接觸空氣,所以女性喜歡用一條圍巾捂住口鼻系在頭上,男性則是用手絹疊成三角系在臉上。

1

如此奇觀在印度並不少見,這個國家的空氣污染水平已經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那么這個糟糕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燒秸稈怒背鍋

印度的空氣污染算是世界之最。新德里常年霧霾。飛機經常因為大霧不能正常起降。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有十分之九的人都在呼吸有污染的空氣。全球每年有七百萬人死於室內外空氣污染,而24%的腦中風死亡、29%的肺癌、25%的心臟病以及43%其他肺病都由空氣污染導致。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大殺手。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止到2016年的數據,在全球PM2.5最嚴重的前十二位城市中,印度占了十一個席位(其餘的一個是喀麥隆的巴蒙達市)。

前二十名,印度占了十三個 中國保定上榜,第十九 (來自維基百科)前二十名,印度占了十三個 中國保定上榜,第十九 (來自維基百科)

根據印度和西方媒體的報導,造成印度空氣污染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土灶、燒柴、燒秸稈、燒乾牛馬糞餅、點煤油燈。其他原因還有汽車尾氣、森林大火、建築工程。生物質燃料似乎是這個國家空氣品質崩潰的主因。

的確,印度是世界上對生物燃料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並且生物燃料造成的污染是其他污染源(包括汽車和工業污染等)的三倍。

這一點需要結合印度的城鄉發展差距來分析才更容易理解。印度的十三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鄉村。由於缺乏必要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大部分鄉村不得不保留了燒土灶做飯、燒柴火取暖、點油燈照明的生活方式。另外,農業廢料比如秸稈也只能依靠焚燒處理。

看燈光圖的話 會有很多人覺得中國的燈光更明亮 而印度的燈光面積更大一些看燈光圖的話 會有很多人覺得中國的燈光更明亮 而印度的燈光面積更大一些

但是仔細比較下

會發現主要因為印度城市化程度較低

所以細密分散的農村形成稠密但不太集中的燈光

(以及過於飽和的燈光難以區分,再加上印度大都市區域(高亮帶)數量偏少面積偏小,所以大都市區域給人的視覺衝擊被弱化)

但在關於印度空氣污染的報導中,人們似乎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工業這個污染大頭。在工業化程度突飛猛進的印度,工業污染怎么就這么低調呢?

如果空氣污染真的只跟鄉村生活有關,由於農村的單個人口污染水平上升是有限度的,決定性因素只能是人口的劇烈膨脹。事實果真如此么?

從世界銀行的數據可以看出,印度人口大約每十年增長兩億人,並沒有在過去的25年中出現突然的人口迅猛增長,基本呈線性,和空氣污染的爆炸性增長無法匹配。將空氣污染最重要的原因歸於鄉村生活方式並不能令人信服。

鍋是要背的,但不能獨自背鍋是要背的,但不能獨自背

事實上,2007年,有超過52%的印度城市的PM10污染嚴重,而焚燒秸稈和生物質燃料確實會大量產生這種污染。然而近幾年,PM和二氧化硫的指數在各個城市都有下降,二氧化氮的指數卻在持續上升。而這種污染物的水平是和汽車、煤炭等行業有密切聯繫的。

說農業社會導致了嚴重的污染,還不如說這是工業化和農業社會共同造就的惡果。

貧窮與空氣污染正相關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上看,世界範圍內,污染最低的是高收入國家,尤其是歐洲、美國和西太平洋。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是中低收入國家,如東亞(例如中國)和南亞(例如印度)、地中海以東地區(包括賽普勒斯、希臘、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埃及、利比亞和約旦)。

從印度國內來看,北部經濟沒有南部好,而北部的污染也確實更嚴重。

印度最貧困的幾個省包括恰蒂斯加爾邦(Chhattisgarh)、賈坎德邦(Jharkhand)、曼尼普爾邦(Manipur)、比哈爾邦(Bihar)、奧里薩邦(Odisha)、阿薩姆邦(Assam)、中央邦(Madhya Pradesh)、北方邦(Uttar Pradesh)。

當然,窮的省份不止這些 北部和東北部普遍需要扶貧當然,窮的省份不止這些 北部和東北部普遍需要扶貧

這些省份中的城市也確實是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包括坎普爾(Kanpur,位於北方邦)、法里達巴德(Faridabad,位於哈里亞納的工業中心)、瓦拉納西(Varanasi,位於北方邦,恆河邊的古城)、伽耶(Gaya,位於比哈爾邦的歷史名城)、帕特納(Patna,位於比哈爾邦)。

但同時,勒克瑙(Lucknow,位於北方邦,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中心,現在的研發和IT中心)、德里(Delhi,印度首都)、班加羅爾(Bangalore)和孟買(Mumbai),這些經濟和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也是污染的重災區。

這就有點意思了,窮富兩個極端的地區都是重度污染的災區,令人難以解釋。比較靠譜的解釋,是印度特殊的氣候環境。

每年大約6月到9月,西南季風(風從西南向東北吹)將印度洋的空氣吹到大陸上形成雨季,而10月到次年5月是東北季風(風從東北山區吹向西南海洋)形成旱季。也就是說,在夏季風力的帶動下,印度各個地區的空氣污染都可以集中在印度北部。而到了冬季(10-5月的旱季),冷空氣下沉、滯留,不利於污染物擴散,污染物就滯留了。

總之,就是在山腳下呆著不走了總之,就是在山腳下呆著不走了

而印度南部有長長的海岸線,不時的海洋微風很有利於空氣流動。所以,印度北部的污染反映的是印度整體的污染情況,而不僅僅是北方各邦自己的問題。更為貧困的北方各邦卻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處理空氣污染的問題,最終成了背鍋俠。

窮人為國家買單

如此看來,印度的貧困地區在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買單。

一方面,雖然農業在印度GDP中的貢獻從五十年代的52%下降到近幾年的13%左右,工業和服務業對印度經濟的貢獻率擴大,但印度農業人口比重在70%左右,並且所有的勞動力中超過50%的人還要依靠鄉村農業生活。龐大的農村人口無法使用城市設施,使用污染大的傳統生活設施在所難免,未能體會其艱苦的外界媒體卻只會一味指摘。

另一方面,貧困地區的污染治理能力有限,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政策執行的能力,而印度北部重污染的地區實際上需要解決來自全國的污染排放,有心無力。

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平衡:經濟貢獻占比低的農業要承擔起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工業和服務業的經濟福利沒能覆蓋絕大多數人。而掌握了輿論主動權的各國媒體卻強調農業人口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空氣污染。很顯然,這種歸因忽略了工業在發展經濟時產生的環境負擔。

班加羅爾的富庶限制了他的想像力班加羅爾的富庶限制了他的想像力

把全國的污染都推給農村,這樣的歸因非常簡單粗暴且帶著優越感。印度貧窮的各邦輸出農業人口成為工業化的勞動力,他們生產產品,成為了印度人力成本低廉招商噱頭。但工業生產的經濟利益中,大部分並沒有留在產品的生產地區,而是集中到了更有品牌價值和市場拓展能力的地區,留給農村的只是污染物。

獲取了由設計、品牌、行銷、金融等帶來的高附加值利潤的國家或地區,卻將空氣污染的責任推給農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輿論導向,是否太過不公平?

其實,中低收入國家/地區要發展,工業化是必經的一步。印度利用農村社會龐大的人口基數從事工業生產,帶動當地就業和發展水平無可厚非。但有生產就要產出污染,而治理污染則需要資本和整體規劃。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留在工業生產地區以提供充足的資金,一切道義上的指責都是說風涼話,甚至有過河拆橋的嫌疑。

可憐的是貧困地區的人們,既要忍受水平低下的社區基建,又要背負環境污染的後果,在兩個方面都吃力不討好。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