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的通天教主竟然來自白蓮教

眾所周知,《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門下三友里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是道教三清之一,可三友中的另一位卻不是三清中的靈寶天尊,而是作者自創的通天教主。為何作者不直接照搬三清模式,而要自出心裁創造出一位通天教主?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封神演義》的作者究竟是誰。

《封神榜》里的通天教主《封神榜》里的通天教主

和《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一樣,《封神演義》並不是由某一位作家完全獨立創作出來的。而是在《武王伐紂平話》的基礎之上,參考《列國志》,同時將當時民間所流傳的關於武王伐紂、姜太公封神的一系列傳說、故事、戲曲等整理、編輯而成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全書中有許多彼此矛盾或是有失照應的地方。

例如李靖的兵器一直是方天畫戟,然而第十五回卻寫道“李靖刀寒光閃閃”,兵刃由戟變刀。落魂陣主姚天君一會兒叫姚斌(四十回),一會兒又叫姚賓(四十八回);雉雞精一會兒叫胡喜妹(七十八回),一會兒又叫胡喜媚(二十六回)。

如果是一個作家的個人創作,斷然不會出現人物名字前後同音不同字的情況。一個可能的情況就是,這些人物名字來自口頭流傳,作者因音記字,但蒐集記錄的時間前後相隔較長,因而使用了不同的字。

而書中有失照應的地方就更多了,例如十七回寫妲己將玉石琵琶放在摘星樓上吸收天地靈氣,日後“斷送成湯天下”,為琵琶精入宮埋下伏筆,然而全書卻始終未寫琵琶精如何入宮。三十一回中已經提前說“蕭銀要會在十絕陣內”,然而後來不但十絕陣中沒有蕭銀,直到全書結束他也再未出現。如果是作家的獨立創作,也是不應該出現這種粗疏的。

前面說過,《封神演義》的祖本是《武王伐紂平話》。話本與章回體的一個顯著區別就在於,話本由於每日說唱演出的需要,因此它的故事彼此之間保有更多的相對獨立性,更不用說那些本就獨立成篇的民間故事傳說了。要將這么一大堆互不牽涉的故事串連成一部有頭有尾,跌宕起伏的長篇小說實在是不易,因而偶有疏忽遺漏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如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否定存在一個最後創造性地整理加工者的存在,更不是要否定這位整理者的功績。事實上,若不是這位最終整理者加入了“三教僉押封神榜”和“三十六路伐西岐”,只有區區五萬餘字的《武王伐紂平話》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敷衍出一部七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的。那么這位最終整理者是誰呢?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封神演義》在作者一欄大都寫的是“許仲琳”這個名字,但是許仲琳究竟是誰?他生於何年,死於何時?籍貫哪裡,生平怎樣?我們到今天都一無所知。

羅貫中、施耐庵等人的生平雖然也很模糊,但還不至於到了一無所知的程度。方誌、筆記抑或是詩文集中,或多或少總能找到關於他們事跡的隻言片語。然而在浩如煙海的明代文獻中,卻至今依舊找不到關於許仲琳的半點訊息,這實在不能不讓人心生疑惑:到底有沒有許仲琳這個人?

實際上目前確認許仲琳著作權的證據只有一條,那就是明萬曆年間舒載陽刻本《封神演義》第二卷首頁的第二行印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題記。

然而奇怪的是,所有《封神演義》的版本裡面,只有舒載陽本有這行題記;而舒載陽本全部二十卷中,也只有第二卷有這行題記。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許仲琳與《封神演義》有關。

曾經也曾有不少學者懷疑許仲琳可能只是真正的作者所使用的一個化名,甚至可能只是一個和作者完全沒有關係的書商。我頗懷疑許仲琳可能是舒載陽刻印《封神演義》的合資人。

畢竟在中國古代圖書出版基本是被雕版印刷壟斷的,而刻印一套書版可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因此出資刻書的人有時會給自己加一個類似“校閱”、“參訂”、“編輯”之類的頭銜,甚至列為合著者之一的情況也是有的。

那么,如果我們拋開舒載陽本中的這一行題記,還有誰可能是《封神演義》的作者呢?

陸西星。這個名字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里。

1937年,歷史學家張政烺先生首先在清代初年編纂的大型戲曲書目《傳奇匯考》中發現了關於陸西星撰寫《封神演義》的記載。《傳奇匯考》卷七“順天時”這一條下記載:“《封神傳》系元時道士陸長庚所作”。

陸長庚即陸西星,長庚是他的字,江蘇興化人,明代中後期道士,內丹東派祖師。此後孫楷第、譚正璧、柳存仁等學者進一步論證,近乎坐實了這一說法。

一派宗主陸西星一派宗主陸西星

可是,為什麼《傳奇匯考》會把他錯記成元代人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與許多道士不同,陸西星一生極少遊歷,所傳弟子也很少,其名聲很長一段時間內僅局限於興化與揚州府當地。而陸長庚這個名字,聽上去與當時赫赫有名的全真道七真中的丘長春(處機)、譚長真(處端)、劉長生(處玄)十分相似,對道教不熟悉的人難免會以為陸長庚是與他們同時的人。

明白了道士陸西星是《封神演義》的作者,才能解釋何以書中沒有靈寶天尊,而自造了一個通天教主。

首先我們先來看闡教、截教這兩個名字。

闡教是道教常用名詞,例如《上清靈寶大法》中就有“濟度天人,闡教凡世”之語。而且不但道教,佛教、甚至儒家都有使用這個詞。例如《尚書正義》中曰:“聖賢闡教,事顯於言”;《佛祖通載》則云:“釋迦闡教清淨為先”。但是截教這個詞,在《封神演義》之前的典籍中從未出現過。換言之,截教這個詞是陸西星自造的。

再來我們看看這三位教主各自的洞府道場。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的道場在玉虛宮,太上老君的道場在八景宮,而通天教主的道場則在碧游宮。

這三處道場中,玉虛宮、八景宮都是道教經典中出現過的宮闕名號,例如《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中云:“爾時,元始天尊在大羅天上八景宮內與諸天神王,日月星宿,上聖髙尊,無極聖眾,說無上至真妙法”;《雲笈七籤》卷四十四所載《三九素語玉精真訣存思法》則云:“從太玄玉女十二人,從天玄陰玉虛宮中下”。但是翻遍五千餘卷的《正統道藏》,我們也找不出碧游宮的名號,換言之,碧游宮這個詞也是陸西星自造的。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闡教一系的名號、師尊、洞府都是道教中確實存在的,雖然不免要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而截教一系則從頭至尾都是作者原創。也就是說,在作者的用意中,雖然截教與闡教師出同門,但是能代表道教的只有闡教。

之前有學者或者認為闡教、截教是影射明代正一道與全真道間的鬥爭(如陳遼《道教和<封神演義>》一文);或是反過來認為闡教與截教是代表全真道攻擊正一道(如胡文輝《<封神演義>的闡教和截教考》一文);抑或是含糊地認為闡教與截教是暗指明代道教主流派與非主流派之間的矛盾(如封葦《<封神演義>談》一文);再要么是認為闡教與截教都是全真與正一混融的道教(如李建武《再考<封神演義>的闡教和截教》一文)。諸如此類,都是對道教缺乏了解的誤讀誤判。反倒是魯迅看的比較準確:“闡教即道釋”、“截教不知所謂”。

那么,截教真的是不知所謂嗎?我們再把截教的各類名號與闡教對照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闡教:玉京金闕、玄都紫府、玉虛宮、八景宮、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文殊廣法天尊……

截教:仙域真境、碧游宮、通天教主、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雲霄仙子、瓊霄仙子、碧霄仙子、烏雲仙、金箍仙、靈牙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那就是和闡教相比截教這邊的名號在用字上不是那么文雅,而且多所重複,缺乏變化。特別是除了通天教主和多寶道人之外,其他的截教核心成員,名號裡面不是有個聖字就是有個仙字,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個神仙。

自幼擅詩文、工書畫而名聞鄉里的陸西星,其文筆對於駕馭《封神演義》龐大的設定與眾多的人物或許力有不逮,但不至於連起幾個像樣的名字都做不到。只能說明這是陸西星有意為之。

相比清虛道德真君這種一聽就比較出塵絕世的名字,截教眾人的名字給人的感覺就比較low了。而這種low也可以換一種叫法,那就是民間氣息濃郁。如果忽略掉《封神演義》這個背景,將截教眾人的名字一個個單獨拉出來看,實在很像鄉間小廟中由村民供奉的各路“大仙”。

截教所代表的,正是佛道之外的民間宗教。

明代中後期,民間宗教大發展明代中後期,民間宗教大發展

《封神演義》中,闡教弟子自十二金仙以下,滿打滿算估計都湊不夠一百人,而截教光是被接引道人收走的就有三千人,人數懸殊實在太大了。與之類似的是,道教與民間宗教在人數對比上也是一樣的不占優勢,道士的數量遠低於民間的各路神漢。

首先,道士的數量受制於禮部發放的度牒,而民間的各路神漢們無需經過任何部門的審批。其次,道教收徒較為嚴格,不但師父要考察徒弟,徒弟也要觀察師父,師徒間實際上是處於一種互相考核的關係,只有當彼此都認可對方了,才會正式的拜師收徒,而如果是出家道士,往往還要在廟中先做勞役以磨練心性。小說中,闡教收徒模式與此十分類似。這樣的收徒模式,數量自然多不了,何況很多道士並不願意多收徒,陸西星自己就沒什麼弟子。

而反觀民間宗教則大有不同,基本上秉持的是拾到籃里都是菜的原則,有一個收一個,這一點與通天教主有教無類很相似,但收徒太濫的風格也很相似。再者,道教注重師承,所謂“不怕法不靈,就怕師不清”,因此闡教門人的師徒關係都非常清楚,誰是誰徒弟一目了然;而民間宗教注重結社,故而截教門人一出場往往成群結隊,遍布各地,但在師承關係問題上卻比較模糊。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名號、師尊、洞府,還是從人數、組織等各個方面來看,闡教代表的是正統道教,而截教則代表的是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同的民間宗教。陸西星藉由闡教與截教的鬥爭,試圖表達的則是對民間宗教的攻擊。

截教最後的結局,也代表了陸西星心中民間宗教應該有的結局:蠱惑人心的教中領導層被摧毀,而無知受騙的教眾則被道教(闡教)、佛教(西方教)等正教所接收。

而明代後期民間宗教的發展形勢,也正好可以解釋為什麼陸西星要對它們大加撻伐。在陸西星主要活動的嘉靖、萬曆年間,不但白蓮教、無為教等民間宗教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甚至到了“天下處處盛行”(見《明神宗實錄》卷533)的地步。

特別是萬曆一朝,不但舊有的民間宗教發展迅猛,各種新興的民間教派也呈蜂起之勢,印經造卷的活動也達到了高潮,甚至於讓後來的一些清朝人產生了“萬曆以前無近世邪教”的錯覺。

如此廣泛而大規模的聚眾結社行為,不得不令統治階層感到擔憂,辛自修、呂坤等大臣先後上書言事,而到了萬曆四十六年,南京禮部終於正式發布《毀無為教告示》,開始對民間宗教予以取締。

結果,沒過幾年,天啟二年五月,新興的大乘教在山東鄆城起事,旬日之間連下鄆城、滕縣、鄒縣、嶧縣四城,圍攻兗州、曲阜,切斷漕運,首領徐鴻儒自稱中興福烈帝,建元大乘興勝元年。民間宗教在這一時期的力量與影響可見一斑。

對民間宗教發展狀況感到威脅與擔憂,並試圖取締干涉的,除了大明帝國的統治階級之外,也包括了陸西星這樣的正統宗教人士。因為這些民間宗教的勢力之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統宗教的活動,甚至一些道士與和尚也加入了其中。其中羅教受到許多農民狂熱的信奉,而且由於羅教借用或模仿、改造了許多佛教的思想與用語,以至於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只知羅教而不知佛教的地步。

羅教的宗教經典羅教的宗教經典

與陸西星約略同時的名僧憨山德清,在山東一帶傳教布道時就曾感慨,羅教的勢力已經“徧行東方”,但即便是這位名滿天下且受當朝太后敬禮的名僧,面對根深蒂固的民間宗教也是無可奈何,也只能不得不“漸漸掇化”,使之歸於“三寶”而已。而無論是社會聲望還是政治地位都遠不及憨山德清的陸西星,自然更加無能為力,只能將對於民間宗教的擔憂與不滿藉由《封神演義》的闡、截二教之斗表達出來。

當然,這只是說《封神演義》中的闡、截二教鬥爭是明代後期正統道教與民間宗教矛盾的反應,並不意味著這就是《封神演義》創作的意圖主旨。

或許有人要問,截教八大親傳弟子中不是有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趙公明嗎?陸西星要是以截教代表民間宗教,何以將自己的玄壇元帥安排在了這裡?

其實,若是了解道教中趙公明的身世來歷,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依據元代高道趙道一編纂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以及《漢天師世家》中的記載,趙公明原是青城山八部鬼帥之一,肆虐當地百姓。漢安二年七月初一日,祖天師張道陵登青城山,大戰八部鬼帥,區區鬼帥哪裡是這位大聖降魔護道天尊的對手,紛紛投降皈依,眾百姓歡呼雀躍,對天師虔信不疑。

換言之,趙公明本來就是一個棄暗投明的起義將領。而且所謂的八部鬼帥,以及與之類似的六大魔王,極有可能都是巴蜀地區原本的巫覡鬼道,張道陵降服他們所隱喻的則是天師道以絕對優勢取代了原先的巫覡鬼道。

財神趙玄壇原是青城山八部鬼帥之一財神趙玄壇原是青城山八部鬼帥之一

而這,正如《封神演義》中所描述,也是陸西星心中所期望的那樣:邪教(鬼道、截教、民間宗教)最終被正教(天師道、闡教、道教佛教)摧毀,曾經受騙的信眾也轉而皈依各路正教。

走筆至此,本文開篇時的問題已經無需再答了。道士陸西星既然將截教設定為要被消滅的民間宗教的代表,自然不會讓自家的高上尊神靈寶天尊來屈就這個注定要被打敗的教主。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