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代的定情,便會想到那些常見的“定情信物”,比如玉鐲、銀簪、金釵、耳環,乃至香囊、荷包、手帕、兜肚;會武藝的男女,還會選擇佩劍、寶刀之類。但少女定情還有最喜歡的一種信物,那就是黑髮。
在古代,少女有一頭秀麗的黑髮就是美麗的資本。漢武帝遇見到衛子夫時,第一眼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再如,南陳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他相中了年僅10歲的張麗華。《陳書·列傳》描繪這位小姑娘:“髮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鑑。特聰惠,有神采,進止閒暇,容色端麗。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可見,少女黑髮是深受男子喜愛的一點。
此外,漢代有一種風俗:如果妻子不幸早亡,丈夫會把婚禮時的梳子一掰兩半,自己留一半,棺材裡葬一半,表示永遠不忘“結髮之妻”。西漢名臣蘇武出使匈奴時,和妻子道別:“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移。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大約20年後,蓬頭垢面的蘇武回到長安,妻子已是滿頭華發。
通常所說的“結髮夫妻”,並非要把雙方的頭髮栓在一起,而是指“原配”。但是,多少痴情女子,把頭髮當作了身體的一部分,若以秀髮相贈,就說明雙方的婚事已經百分之百了。男人自然清楚女子頭髮的“潛台詞”,有心人總是格外珍視。
《樂史·楊太真外傳》記載,楊貴妃第二次被唐明皇趕出內宮之後,便對傳話太監說:“妾罪合萬死,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唯髮膚是父母所生。今當即死,無以謝上。”一縷頭髮,余香裊裊,其中蘊涵的情感,很難用簡單的愛與恨來界定。楊貴妃也是用一縷頭髮示愛,讓唐明皇心慟不已,掉著眼淚,把美人拉回了身邊。
古代少女不僅可以用頭髮“定情”,還可以用頭髮“守節”。《隋書》記載了一個故事:有對男女已經定親,還沒結婚。男子要去四川供職,女子只能等他回來完婚。臨行前男子痛苦地說:“巴蜀之地,兇險多災。一旦我回不來,你就嫁人吧。”女子立刻挽起滿頭青絲,發誓:“只有你,才能打開我頭上的發節。”男子在四川多年,已經對當初的婚約不抱任何幻想,就另娶了一位姑娘。幾十年後,他返回故鄉,那個未嫁的女子,依舊在痴痴地等待。二人相見,男子取下了女子的頭巾,濃密的頭髮紛紛揚揚地散落在地上……是何等悽美的感情。
“關注互動百科微信公眾號 每天8點了解世界多一點!”
頭髮 定情 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