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音色既能柔和輕美也能演繹氣勢磅礡的曲子,音色多變廣受人們喜愛。箏的年代,史家研究可追朔至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或更早,距今約有兩千多年之久。因為久遠,所以箏又叫做古箏。
關於古箏的由來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有待考古發掘。唯一可以確定,箏是出自秦地。對於古箏由來的故事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箏是由瑟改造而來。瑟是一個消失在過去歷史長河中的樂器,用於給古琴伴奏,“琴瑟和鳴”就是指這兩個樂器,可惜自唐末以後,瑟淪為擺設,再無琴瑟和鳴了。瑟的身形為矩形,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瑟長度標準不一,不過都有兩組雁柱,最大的瑟有五十根弦,李商隱的詩《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說的就是瑟,但考古出來的瑟最多是二十五根弦。傳說瑟是伏羲氏所創造的樂器。
箏由瑟改造的傳說具有神話色彩。傳說黃帝命令宮女演奏瑟,因曲調十分悲傷,讓黃帝聽了悲從中來,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竟將宮女弾奏的瑟摔成兩截,變成各有二十五弦的瑟。後來秦國有個名為婉無義的彈瑟樂師,他有張二十五弦的瑟,想將此作為傳家寶給兩個女兒,兩個女兒卻相爭奪瑟。婉無義只好將瑟一分為二,一半十三弦給姐姐,另一半十二弦給妹妹。這件事秦王聽說後覺得十分有趣,特別將一分為二的瑟,用爭的字義給這個樂器取名為“箏”。 考古出土的古瑟,可以看到上頭有兩組雁柱考古出土的古瑟,可以看到上頭有兩組雁柱
第二種說法是,箏由築這個樂器改造而來,築也是一個早已失傳的樂器。築,竹字頭,顧名思義就是用竹子做成的樂器,根據目前考古出土的漢代樂器可看到,築是一個有五弦到十三弦、似古琴但有長柄可用棒子在上頭伴奏的樂器。根據東漢應邵的《風俗通》的記載:“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意思是說箏像築一樣材質都是竹子,而弦則是和瑟一樣。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記載箏這個樂器的解釋是:“箏,五弦築身樂也。從竹,爭聲"。可以看出箏,名字是取自所發出的聲音。從上述的兩本東漢著作中,在在強調早期箏的外形,跟築是很相像的,但沒有築那樣的長柄。
第三種說法是蒙恬造箏說,不過現在已經被推翻。根據史料,在蒙恬之前的秦國就已經有箏這類樂器,史家認為蒙恬應是改良箏,而非造箏。 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考古出土的築,與古箏、古瑟的外形差異非常大
從上述的三種說法來看,古箏與瑟、築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古箏的起源,不可能如同傳說那樣“分瑟為箏”,畢竟樂器一分為二是無法彈奏的。由築變成箏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古箏的特色是移柱應律,代表弦上搭著的雁柱是可以移動的。不過可以推測築、箏應為同源,箏、瑟兩個樂器也是同時存在的。大概能推論出,早期的箏,可能是一個五弦以上,卻又不像瑟那般有幾十條弦,但每一根弦都配著一個雁柱,又似築一樣的竹製樂器。再隨著時間慢慢地,從像築的筒狀共鳴改為如瑟般地長匣形共鳴音箱。
在漫長的時間下,歷經許多朝代逐漸改良,漢代的箏為十二條絲弦,多用骨甲代指彈奏。唐代為十三弦,開始用其他材質的義甲。明代增為十五弦,至清代改為十六條鋼弦。直到1960年代眾人的大改良,豐富古箏的音色改善音域,變為現看到的二十一條尼龍纏弦,身長165厘米的現代標準古箏。
春秋戰國 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