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講述了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準尉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紮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後來和一群德軍展開了戰鬥的故事,這裡有這么一個細節,就是電影裡面出現的所有女兵大多都不穿褲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的女兵人數達到了驚人的80萬左右,平均起來七個士兵裡面就有一個女兵,而且在戰場上穿褲子要比穿裙子要方便很多的!那么,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前蘇聯女兵丟棄褲子,而選擇裙子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其實不單單是前蘇聯女兵,當時的德國女兵、英國女兵、美國女兵等都是穿裙子而非褲子,其原因要追溯到歐洲的歷史文化。雖然前蘇聯橫跨歐亞,但它更多時候把自己代入歐洲一員的角色,故它受歐洲文化的影響非常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歐洲女性穿褲子,會被視為傷風敗俗的行為。你敢穿褲子,那你不是“好女孩、好女人”。
前蘇聯女性不穿褲子,據說還跟一個歷史故事有關。那是18世紀初期,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大公後裔,她的言行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她是俄羅斯史上傑出的女皇。有次她穿著褲子迎接外賓,卻發現穿褲子時自己的兩條腿是分立的,這是看起來很失體統,從此以後,她就不穿褲子了,只穿裙子。葉卡捷琳娜二世這種不穿褲子的觀念被流傳下來,所以後來蘇聯的女人都不穿褲子,只穿裙子,她們潛意識裡認為,穿褲子是對別人的不尊重,由於這種觀念的影響,到後來前蘇聯女人不穿褲子,只穿裙子。
更誇張的是,在20世紀初,根據一些歐美國家的法律,女性在非騎馬、非騎腳踏車的情況下穿褲子上街是違反法律的,是會被逮捕的。
就連常以民主國家自居的美國,當時對女性的穿著一樣存在歧視且禁止女性穿裙子,美國女性開始穿褲子的時間並不比中國早多少。法國比較前衛一點,在1909年的《拿破崙法典》就廢止了不準女性穿褲子的禁令。
不過,這一切歸終到底還是男女觀念的不平等,是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在18、19世紀,當時的歐美女性穿衣非常麻煩,尤其是貴族女性,除了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著,還有“束腰”這種病態行為。
實用性調整是根本驅動,前蘇聯最早意識到了女兵穿褲子更有利於在戰場上的表現靈活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前蘇聯就大力提倡女兵穿褲子這一行為,而歐洲各國的女兵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才開始提倡穿褲子,因此,也就解釋了在二戰的時候,前蘇聯女兵為何不穿褲子。
女兵 蘇聯 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