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吃牛肉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要找到印度民間對國家司法系統構成的最大威脅,那非私刑莫屬。尤其是自2014年之後,印度各地的私刑案件層出不窮,讓人們對印度的司法權威產生了一定的懷疑。

1大家快來保護我(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這可能也並不是印度立法不合理、執法不嚴格的問題。尋常的盜竊、強姦、乃至殺人案都很少導致私刑,最多的私刑竟源自對牛的保護。這和印度人的愛心關係也並不大,完全是一場由各宗教教徒自己所定義的信仰自由而產生的矛盾。

國法在平衡根深蒂固喔的宗教問題時,則往往顯得有心無力。

1可愛的一隻

因牛而產生的私刑,從精神動員來看還是源自印度幾大主要宗教對牲畜的看法不同。

印度教徒對牛的尊崇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部分古經文甚至將殺死一頭牛定義為殺死一個人,並且威脅說神將會降罪給殺牛的兇犯。這可能源自一個農業社會對生產資料的保護,牛在沒有機械力的時代是人類種地最重要的工具,很多農業國家都會禁止屠牛吃肉。比如我國秦律規定“盜牛者枷”、宋律嚴禁私自殺牛。

歷史悠久的神力加持歷史悠久的神力加持

我國古人對牛保護的高明之處在於只立法,法可以根據時局不同而變,不影響今天的後人享用牛肉。而在政治制度相對晚熟的印度,就只能用教義保護牛,教義歷經千年而不變,到了今天則成為了拖社會後腿的枷鎖。

如何神話一隻牛....如何神話一隻牛....

用宗教保護生產工具,就要神化這些動物。到了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教“萬物有靈”的思想逐漸成型,牛則是動物里靈力最高的動物之一,常常和毗濕奴神的第八個化身克里希納一起出現。他是慈愛溫柔的化身,也就讓牛披上了一層神奇的面紗。牛由此變成了印度教里神聖的代言動物,受到了教徒們的廣泛保護,再也沒有人敢殺牛吃肉了。

牛兒護衛在神的左右牛兒護衛在神的左右

至於在印度很有影響力的另幾個本土宗教,如耆那教、佛教、錫克教,都有前後傳承的關係,教義上頗有相似之處。它們或是禁止殺生,或是單獨保護牛畜,和印度教的腳步大致一致。

感覺過得不如牛感覺過得不如牛

這就讓外來的伊斯蘭教很難辦了。

伊斯蘭教對南亞次大陸的滲透始於8世紀,勃興於12世紀。到了16世紀,莫臥兒王朝的君王已經基本徵服了恆河、印度河兩大平原和南方高原上的大多數印度教王國,伊斯蘭文化在印度北部的精華平原得到了承認。

通過三大帝國伊斯蘭教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得了承認通過三大帝國伊斯蘭教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得了承認

而穆斯林對牛的認識與印度教徒全然相反。

《古蘭經》2 : 67有言:“當時,穆薩對他的宗族說:真主的確命令你們宰一頭牛。”另有51章易卜拉欣還“悄悄地走到他的家屬那裡,拿來一頭肥嫩的牛犢, 他把那牛犢送到客人面前,說:‘你們怎么不吃呢!’” 說明伊斯蘭教對吃牛肉非但不禁止,還相當推崇。

相對應地,對於那些神化牛的人,真主的神諭是:“奉牛犢為神靈的人們,將受他們主的譴怒,在今世必受凌辱。”

這句話放在伊斯蘭教誕生的當年,是用來對抗阿拉伯半島上那些什麼都拜的泛神信仰愚民的,怎么也沒想到他們會在印度碰到真正的對手。

攪屎棍來找牛

不過在伊斯蘭教進入印度的初期,關於牛的對抗還沒有那么劇烈。對於莫臥兒王朝的皇帝來說,印度教畢竟人多勢眾,傳統深厚,沒有必要在一時間激化兩者的矛盾。奠定了莫臥兒王朝統治基礎,地位相當於清朝康熙帝的阿克巴爾大帝,就曾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穆斯林殺牛,以穩定印度教徒的人心。

在整個莫臥兒王朝期間,穆斯林統治者對印度教徒尊牛的習俗還是相當尊重的。到了19世紀中期,穆斯林皇帝巴哈杜爾·沙阿二世甚至還威脅過那些想在節慶期間殺牛獻祭的穆斯林,要求他們考慮印度教徒的感受。在皇帝的強力干預下,雙方很少爆發衝突。

但英國人來了,攪亂了莫臥兒王朝原本的一系列政策,甚至試圖鼓動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對抗,以方便自己的統治,殺牛和護牛的矛盾終於在印度爆發了。

1871年,第一起源自屠牛的血案在印度發生,一群錫克教徒殺死了一名穆斯林屠夫,並宣稱保護牛是這個國家道德品質的標誌。由於當時的穆斯林是統治階級,身居高位,對英國人的殖民構成了干擾,對英國人來說本土印度人的怒火屬於民氣可用,他們便也舉起了保護牛的大旗,幫助這群錫克教動物保護者在全國散播其思想。

只10年時間,護牛運動就在旁遮普省、西北省等北方省份蔓延開來。1882年,旁遮普省還成立了第一個奶牛保護協會,在印度全國尋找流浪的牛,將它們聚集起來放到庇護所里供人觀賞和頂禮膜拜。

1

旁遮普已經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混合地帶了

所以巴基斯坦有旁遮普省,印度那邊有旁遮普邦

然而這種保護行動過於擴大化了,被他們暴力解救的牛並非肉牛,而是奶牛。印度的穆斯林在莫臥兒王朝統治者的教化之下,已經很少私自宰牛了,他們養牛隻是為了擠奶喝。而且根據伊斯蘭教義,穆斯林不能吃非屠宰而死動物的肉,所以奶牛死後也很少成為肉食。

但如果把這齣鬧劇理解為印度教徒對穆斯林的一次反擊,事情就好理解了。

雖然莫臥兒王朝是一個寬容的伊斯蘭王朝,但畢竟和印度本土幾大宗教之間有習俗和教義上的衝突,印度教徒、耆那教徒、錫克教徒都對統治者頗有怨言。借著英國人的支持,他們正好可以以牛為藉口,給穆斯林添亂。

印度雖然是宗教萬花筒不過人口數量上來看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不過下圖沒有包括近2億的巴基斯坦人口)(來自維基百科-Religion in India)印度雖然是宗教萬花筒不過人口數量上來看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不過下圖沒有包括近2億的巴基斯坦人口)(來自維基百科-Religion in India)

所以在護牛協會分發的小冊子和海報上,人們經常能看到的主題是一個“惡毒的穆斯林”悄悄跟蹤一個牽著溫柔奶牛的婆羅門,以此來激起印度教徒的危機感,讓更多人參與到護牛行動中。人數較少的穆斯林在這場瘋狂的動物保護運動中全面處於下風。

全國性的騷亂讓英國殖民政府坐不住了。

1888年,英國人控制下的西北省(現屬巴基斯坦)高等法院宣布奶牛不是“神聖的對象”,不受英屬印度刑法中“破壞或玷污禮拜場所或神聖的物品,對其他人的宗教造成侮辱,就會被監禁逮捕和懲罰”的條例的保護,破天荒地站隊了穆斯林群體。

國法不管 私刑遍地

當印度教徒發現英國殖民者不會保護自己的信仰時,他們抱團的願望就更大了。19世紀末開始,在北方邦、比哈爾邦、古吉拉特邦,都爆發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流血衝突,事情的起因則往往是牛。印度教領袖會告訴信眾,自阿克巴爾大帝時代以來,印度大地上都沒有人敢屠牛,而英國人來了以後穆斯林吃牛肉或是用牛祭祀的習俗開始泛濫,嚴重褻瀆了印度教神明。

他們說的當然不是事實。莫臥兒王朝時期的穆斯林也有在婚禮上殺牛慶祝的習俗,只不過在皇帝的威信下,只要穆斯林不是明目張胆地吃牛肉,印度教徒也能將心比心地理解對方。而這些習俗在英國人明顯偏袒的時代,則變成了可怕的導火索。

到了20世紀,兩方的衝突已經無法收場了,印度教徒組團去穆斯林的集會上搶牛打人,而穆斯林也開始反擊,在公開場合屠牛激怒印度教徒。1920年代,僅在孟加拉一地,就發生了100多起和牛有關的騷亂,導致450人死亡、5000人受傷。

由牛引發的矛盾,也是英屬印度最終分家的重要導火索之一。這個看似因教義和生活習慣紛爭而起的爭端,事實上已經升格成為了印度兩大族群之間的鬥爭。再加上英國人帶來了新的民族國家理念,想要讓這兩群人像當年效忠於同一個帝王一樣在同一個國家裡和平共處,已經不可能了。

想殺牛祭祀吃牛肉的去巴基斯坦,想保護牛的去印度。

而在兩國分立以後,滯留在印度的穆斯林也確實中止了屠宰牛搞祭典的行為,以適應新國家的環境。但到了60年代,隨著分家後那一代人成人,他們忘卻了上一代人的恩怨情仇,又開始殺牛,兩者的矛盾又浮出水面了。

到底能不能吃呢

1

但尼赫魯和英迪拉·甘地很清楚,如果順從印度教徒的意見,頒布全面禁牛令的話,印度將會失去這些選擇留在印度的穆斯林國民,從而壯大隔壁巴基斯坦的力量。在巴基斯坦的影響下,他們甚至可能會成為印巴戰爭中第五縱隊,非常不利於印度保持在南亞的優勢。因此兩人一直都力壓印度教團體的訴求,拒絕立法限制宰牛。

一直到今天,儘管執政的是以印度教民間團體為基礎的印度人民黨,他們也仍然不敢立法全面打壓穆斯林宰牛的需求。

要知道,國大黨早期的標誌就是牛(雖然後來改為了更加“普世”的手掌)要知道,國大黨早期的標誌就是牛(雖然後來改為了更加“普世”的手掌)

但國法不管穆斯林,也同樣可以不管印度教徒。自2010年以來,因牛而產生的惡性刑事案件共有63宗,基本都是2014年莫迪上台以來發生的。而自2016年以來,印度各地突然冒出了大量地方護牛團體,在德里-新德里附近就有200多家,規模大的號稱有5000會員。這些人四處設卡巡邏,檢查運牛車輛比警察更積極,面向穆斯林和負責屠牛的“賤民”屠戶的報復活動也以團體名義開展。

面對穆斯林的起訴,印人黨政府似乎並沒有什麼理睬的欲望,哈里亞納邦政府甚至還給護牛自衛隊的隊員發放了證件,讓他們擁有了半官方的身份。

護牛團體和政府有了勾結,做起事來更加肆無忌憚。自2010年以來,因牛而被私刑處決的人共有28名,其中24名是穆斯林,4名是“賤民”,另有124人受傷。而這也已經成為了莫迪政府最大的黑點,不僅令外國人不解,也讓印度的城市精英感到不滿。

一場因教義衝突而導致的肉身衝突,徹底毀掉了印度這個國家的共識。但也許,印度本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共識的拼湊國家。各地的宗教、習俗、文化如此不同,要統合這樣一個國家相當不易。

看完印度因牛而產生的爭端,才知道一個統一而穩定的多民族國家的存在是多么珍貴。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