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小強最近在忙著簽約作者的事情,所以拖更了一次,給大家說聲抱歉。
今天想跟你分享一個話題:職場安全感,從哪裡而來?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的生理需求(如呼吸、食物、睡眠等)是最基本最底層的需求,而基本需求往上便是安全的需求(人身安全、生活安定)。職場被討論最多的職場安全感就是位於這一層次,職場安全感幾乎是每個職場人的需求。
每當在職場被領導批評或者業績不好、升職受阻的時候,職場安全感就會急劇下降,人也會變得特別焦慮。那么,我們渴求職場安全感應該從何而來呢?
1
避免做低階勤奮的執行者
職場初級員工做執行,中級員工做策略,高級員工做戰略。
初入職場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執行者。但很多時候,同一時間進公司的人,起步雖然相同,成長速度卻差距很大。
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勤奮程度的不同造成的差距,但本質的原因是:有的人看似很努力,實際一直在重複勞動,只是一個低階勤奮的執行者。
這一類人往往會按照領導要求,把安排的事情完成,但他們在工作中欠缺自己的思考,不懂得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很多時候就陷入了低效勤奮中。其實這就是在掩飾自己思想和戰略層面的懶惰,企圖從重複勞動中收穫工作的成果,是屬於工廠流水線式的工作方法。
這樣的人看似努力,實則進步非常緩慢。
通過實際工作和身邊的案例,我發現在工作中成長很快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
在工作中,他們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會固定花時間反思和總結,不斷更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同樣的投入換取更高的產出。
運營工作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工作:
很多人把大量時間花在探索渠道和製作內容上面,企圖通過反覆的調整取得一鳴驚人的成績,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在做創意的調整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找準產品的目標用戶,然後通過用戶和數據反饋去不斷測試渠道和內容,最後才是調整和驗證,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
把低效執行的時間多花在復盤、學習和最佳化上,才是職場成長的正確的姿勢。
2
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試著問你自己一個問題:“你現在所在的職位是不可替代的嗎?”
相信很多同學的答案是“否”,現在市場上的人才非常多,客觀說,如果你不是業內一線的大牛,那么在工作能力上,其實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那么什麼樣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思考了很久,也問過很多人,總結出了這三類不可替代的人:
一、你手握公司重要的資源,重要到公司缺少你手上的資源就會業務大跌甚至無法經營
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案例:小紅是一家公司的客戶經理,她所負責的客戶占據了公司業務的60%。但是由於領導的區別對待,小紅在公司備受排擠,自己做出來的業績經常不被承認。
於是小紅就提出了辭職,然後把自己的客戶全部轉移到了新入職的公司。結果小紅走後,前公司的業務一蹶不振,沒過多久時間就倒閉了。而新公司由於得到了小紅客戶資源的支持,業務量一下子上漲了很多,小紅也很快在公司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升職加薪。
小紅的不可替代性在於:她即使離職了,也能夠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上,並且能夠把資源復用,而這些資源的價值都是不可替代的。
二、你是公司的精神支柱,甚至影響公司的市值
這類人最為傳奇的代表就是陸奇了,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布任命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為百度集團總裁和營運長(COO),負責產品、技術、銷售、行銷運營。
在陸奇加入百度一年多時間裡,百度的市值從不到500億美元到最高逼近千億美元,而陸奇離職後,百度的市值直接蒸發了近100億美元,陸奇充分證明了自己職業經理人的價值。
可以說陸奇的不可替代性在百度完全體現出來了,即便離開百度,也是被其他公司搶著要。
三、你掌握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要培養新人的成本太高
這一點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老員工是更難以替代的。因為老員工往往掌握了公司的核心業務,如果公司要培訓新人來替代,往往成本過高。
這一類員工也許能力並不是最強的,但是也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只要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基本是不會被替代的。
3
終極的安全感
是你有隨時離開的能力
很多人都羨慕自由職業者,他們可以隨時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職業的能力。
我有一個朋友叫芬妮,她畢業後就了一家公司做運營,在工作之餘,她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消磨時間,而是選擇運營自己的自媒體,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成為了多個平台的簽約作者。
今年3月份她辭職開始all in寫作,我覺得一點都不驚訝,以她在自媒體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獲得比上班更高的收入。
除了她以外,我也認識了很多朋友,陸續開始辭職做社群變現。她們當中有運營、老師,也有行政等各個崗位的人,她們平時工作之餘就在找尋微信變現的途徑。趁著去年社群開始大火的時間,她們立即抓住了時機,把所有的精力投入進去,現在她們當中有人一個月做社群賺的錢就超過了工資的十倍。
為什麼她們能夠在大多數人充滿職場焦慮感的時候選擇辭職做自由職業呢?
最近我也在和幾位在網際網路公司身居要職的朋友探討這個問題,發現其實所謂的職場安全感其實越來越難獲得了。能夠在職場保障職業安全感的人幾乎都是公司管理層,但是金字塔的位置畢竟有限,我們要如何保障自己的職場安全感呢?
那就是——你能夠有隨時離開的能力,如何具備隨時離開的能力,我想給你以下兩點建議:
一、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
在公司管理層的招聘中,往往會發現有一條要求就是:
具備一定的行業內人脈資源。
對於一位公司管理層而言,專業能力雖然重要,但人脈資源顯然比專業能力更重要。就好比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如果她沒有背後強大的人脈資源,是沒有辦法做起來的。中國做共享腳踏車的人很多,但摩拜卻是最幸運的,業內知名的投資,摩拜幾乎都拿到的,這就是人脈的力量。
二、培養自己的底層邏輯
很多人都錯誤地把專業能力當成了職場核心能力,實際上真正的職場核心能力並非專業能力,而是一個人的底層邏輯。
專業能力強並非代表你已經具備了核心能力:
由於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知識也是不斷在更新的,幾乎每半年時間,網際網路的知識結構就會革新一次。如果是依靠專業能力來獲取職場安全感,始終會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真正讓一個人強大的,是他的底層邏輯。
什麼是底層邏輯呢?
如果說專業能力是武功秘籍,那么底層邏輯就是乾坤大挪移。任何武功秘籍在乾坤大挪移面前,都是刷一遍就學會的事情。
如果說換在工作中,大概表現就是:
你看到別人的項目,能夠一眼看穿業務邏輯和痛點,然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複製其商業模式。
如何培養底層邏輯呢?
1、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人類很多偉大的發現都來自於好奇心,所以,保持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並且嘗試在生活中去發現事物的規律,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洞察能力。
2、保持學習
學習永遠是一件最划算的事情,學習商業、人性、認知,能夠讓自己保持先進的思維模式,提前抓住機會。
3、不斷總結和復盤
成功的案例原因有千萬種,但失敗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幾個。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不斷復盤和總結方法論,能夠讓自己不斷進步。
人在職場如在江湖,焦慮誰都會有,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職場 安全感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