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九子奪嫡,為什麼八阿哥下場最慘?

自康熙四十二年九子奪嫡正式擺上檯面,八阿哥胤禩是最出眾的一位。

胤禩原本是康熙所有兒子中生母地位最低下的一個。但是他溫文儒雅,才華橫溢,一直禮賢下士,深受朝野內外的賞識。就連康熙也很喜歡這個兒子,在他17歲就封為貝勒,後來又擔任內務府總管事一職,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全無阿哥的驕縱之氣,因此廣有善緣。

不僅在眾兄弟中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禎交情非比尋常,與眾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歡。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卒於康熙四十二年)生前也曾在康熙面前讚揚胤禩不務矜誇,聰明能幹,品行端正,宜為儲君。 胤禩不僅親近同宗貴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胤禩還曾托由何焯為其在江南購書,頗得當地人的好評,稱他“實為賢王”。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康熙三十七年,胤禩成婚,福晉是安親王岳樂之外孫女,父姓郭絡羅氏。岳樂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鎮國公,因在戰事上屢有建樹,於順治十四年晉為安親王,卒於康熙二十八年。

安親王一家可算得上是朝中顯貴,因之胤禩與郭絡羅氏的結姻,亦在無形中拔高了他的身價,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產生的影響,為其在宗室中奠定了廣泛的人緣基礎。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第一次被廢,八阿哥胤禩的呼聲是最高的。

也正因為如此,胤禩的悲劇也開始了。康熙最鍾愛的兒子是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康熙只是想教訓一下太子,讓他有所收斂。但是讓康熙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八兒子居然根基如此深厚,朝野上下立八阿哥為儲君的呼聲日益高漲。這讓康熙十分氣惱,也頓感威脅。

另外讓康熙對胤禩生氣的是,胤禩只娶了一個福晉(還有兩個侍妾)。按照康熙的話來說就是:“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也就是這一句話成就了八福晉郭絡羅氏在穿越文里的妒婦形象,但是據筆者推測,胤禩是真心喜歡他這個福晉,而並不是懼妻(呵呵~~~這是後話了)。懼妻、子嗣單薄、鋒芒畢露······,最主要的是強了自己心愛兒子的風頭,使得康熙在四十七年以後的歲月里處處打壓這個自己曾經十分看重寵愛的兒子。

二廢太子後,八爺黨被打壓,成年阿哥中只有四阿哥胤禛可擔當大任。而四阿哥胤禛一直隱忍小心。四爺黨也埋藏很深直到雍正即位,主幹力量才浮出水面。但是八爺黨並沒有放手,康熙五十五年,十四阿哥胤禎被封為撫遠大將軍。從而八爺黨轉而扶持十四阿哥。至此,皇位之爭成了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這兩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間的爭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駕崩。四阿哥胤禛即位,成為歷史上的雍正皇帝。雍正在做阿哥的時候就被自己的父親評價為:“喜怒不定”,他做事雷厲風行,口碑一直在朝野上低於八阿哥。

雖然即位,但是仍是處處不順心。他喜猜忌。對於曾經和自己爭奪皇位的弟弟十分放心不下。所以總是尋事挑釁。其中受到苛責最多的就是八爺黨,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八爺黨的核心--胤禩和胤禎。可能因為胤禎是雍正的親弟弟,不論親情還是聲譽他都對胤禎手下留情。

終於在雍正四年,所有一切最惡毒的行為降臨到八阿哥的身上,這對於一個皇子來說莫過於最大恥辱。總而言之,愛新覺羅·胤禩的一生是造化弄人,筆者是十分同情他的。

但是,他也是謎團最多的一位皇子。例如:他與福晉的愛情,身份低下卻受人敬仰······這些都只有憑藉史書上的隻言片語來猜測,也許,真要穿越了才能知道歷史的真相。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