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狀元和駙馬是兩個令人艷羨的稱謂,前者是科舉第一名,能讓普通的讀書人魚躍龍門,開啟自己的仕途之旅,後者則迎娶白富美,走進帝王家門。但,令人奇怪的是,自有狀元出現開始,竟只有一位狀元當了駙馬,為何它們會如此水火不容呢?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前後歷經一千三百餘年,自隋朝出現開始,一直都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選拔人才的途徑,許許多多的底層讀書人,藉助科舉一朝得道,踏入仕途,成功的進入到更高的階層。因此,那些在科舉中脫穎而出的才子們自然也就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
特別是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尤其盛行,在科舉中取得功名的文人有了更好的待遇,不僅能夠獲得官職,還能收穫婚姻。在放榜之日,各地富豪鄉紳全體出動,爭相挑選及第士子做女婿,場面相當壯觀,被人們稱之為“榜下捉婿”。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是因為宋朝婚姻觀念中門第之風已經淡薄,更因為那些有錢人,想要在這些及第士子當官之後,憑藉關係踏入上層社會。
與平民階層相反,皇室貴族對於這些高中的士子卻不感冒,少有人與其聯姻,為何?
首先,每次參加科舉的讀書人都很多,想要在其中脫穎而出,必然是在之前有過充分的準備,這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很多上榜的讀書人年齡都不小了,很有可能早已有了婚配,這些人自然不能成為駙馬。即使沒有結婚,這些大叔們也無法被身份高貴的公主看上。
年輕點的,考中狀元的也有,比如:宋代寇準20歲,歐陽修24歲,范仲淹27歲,明代費宏20歲……不過,皇上選女婿,自然不單單看年齡合適、文才出眾,更重要的是,要擁有符合皇家的身份和地位。
古代公主們的命運大多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皇帝為她們選擇丈夫,更多的會考慮皇家的利益,相對於這些一腳步入上層社會,另一腳卻還在平民階層的讀書人,皇帝更願意將女兒嫁給貴族世家子弟,或是功勳臣子的後人,這樣皇帝才能更好的拉攏他們,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更有甚者,公主還會被外嫁他國,用以和親,駙馬就更不可能是科舉出身的讀書人了。
對於皇家來說,科舉選拔人才,但這些人才是為自己服務的,即使從平民步入官宦階層,地位仍然很低,想成為駙馬還差的太遠。
駙馬 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