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紫禁城,究竟是誰設計的?

紫禁城紫禁城

金碧輝煌紫禁城,紅牆宮裡萬重門。

太和殿大乾清靜,神武樓高養性深。

金水橋白寧壽秀,九龍壁彩御花芬。

前庭後院皇家地,曠世奇觀罕見聞。

詩人用寥寥數字就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宏偉的奇觀,但這遠不足以概括紫禁城的輝煌。

紫禁城,今稱故宮,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紫禁城模型圖紫禁城模型圖

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紫禁城,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布局嚴謹有序。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紫禁城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宮殿一角宮殿一角

不僅是整體的雄偉堂皇,紫禁城的每處細節也是構造精美。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殿的四角上各有不同數量的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象徵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東西六宮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再配以宮燈聯對,繡榻幾床;後苑裡有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

如此巧奪天工的設計是出自哪位神人之手呢?

據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故宮的設計者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匠師,姓蒯名祥。他帶領的香山幫匠人擅長木工,也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繪匠。蒯祥參與過南京宮殿的設計與建造,善於計算和繪畫,建設宮殿樓閣時,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皇帝“每每以蒯魯班稱之”,後世也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而曾任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的於倬雲先生認為,蒯祥進京時,宮殿的修建已是熱火朝天的關鍵時刻,不可能這個時候才開始設計。真正的設計者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但民間關於蔡信的資料並不多,只流傳著一個他參與故宮設計的故事。還有專家認為,故宮的設計人應該是楊青。但他留下的資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據說連楊青這個名字都是朱棣賜的。

但無論是蒯祥,還是蔡信、楊青,其實都只是負責木、石、繪等具體工種而已,充其量算比較重要的參與者,在明朝的封建專制制度下,宮殿的建造歸根到底還是由朝廷官員來把關和決策的。如此宏偉的建築,並非出自一人之手,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完成。紫禁城從設計、建造到完工,再經歷了後來的幾次損毀、修復,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故宮。在這過程中,無數工匠、百姓為它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代價,它同長城一樣,是我們整箇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關注互動百科微信公眾號  每天8點了解世界多一點!”

歡迎關注互動百科歡迎關注互動百科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