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櫟

白櫟

白櫟(Quercus fabri Hance)科屬:殼斗科櫟珍稀樹種,屬山毛櫸科落葉喬木,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山地。樹高可達20米。小枝密生粗毛。葉互生,倒卵形,每組具6—10個波狀鈍缺齒,下面有灰色粗毛,細脈明顯。果實長卵形,生於杯狀殼斗中,殼斗外被細小鱗片。喜光。堅果脫澀後可作飼料或可食用。木材供建築、器具等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櫟白櫟樹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密生灰色褐色絨毛。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長7-15cm;頂端鈍,基部楔形至窄圓形,緣有波狀粗鈍齒,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網脈明顯,側脈8-12對;葉柄短,僅3-5mm,被褐黃色絨毛。殼斗碗狀,徑0.8-1厘米;苞披針形,排列緊密。堅果長橢圓形,長1.5-1.8厘米,徑0.8-1厘米,果臍隆起。種子含澱粉,澱粉植物,或作飼料。
觀賞特性及園林用途:喜光,喜溫暖氣候,耐乾旱瘠薄,但在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強。播各繁殖。木材堅硬;樹枝可培植香菇;種子含澱粉,樹皮及總苞含單寧,可提取栲膠。

白櫟白櫟

白櫟 一名青罔樹,或叫橡櫟,屬山毛櫸科植物。果實名橡子,富含澱粉,可釀酒或制豆腐冬粉等。亦入藥。
性味苦、微溫、無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幼芽、嫩芽、新枝、花及果實有毒,牛、羊,等動物長期大量採食後常引起中毒,主要損害消化道,使泌尿機能紊亂,並繼發局部皮下水腫。牛中毒後的主要症狀為:失神呆立、陣發顫慄、食慾減損或廢絕、反芻多消失、瘤胃蠕動嚴重減弱以至停止、腹痛、便秘、尿頻至無尿,從而出現皮下水腫和體腔積水。死亡率高達16%。以上。

成分種子含澱粉,殼、樹皮含原質、槲皮素。

生長特徵

喜光,喜溫暖氣候,較耐陰;喜深厚、濕潤、肥沃壤,也較耐乾旱、瘠薄,但在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

白櫟白櫟樹
強。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長最好,排水不良或積水地不宜種植。與其它樹種混交能形成良好的乾形,深根性,萌芽力強,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塵土、搞風能力都較強。壽命長。

產地分布

廣布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至華南、西南各省區,多生於山坡雜木林中。產中國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

用途

白櫟枝繁茂、終冬不落,宜作庭蔭樹於草坪中孤植、叢植,或在山坡上成片種植,也可作為其他花灌木的背景 樹。木材具光澤;花紋美麗。紋理直;結構略粗,不均勻;重量和硬度中等;強度高;乾縮性略大。耐腐。常做地板用材。

橡子

白櫟橡子

橡子,櫟樹的果實,形似蠶繭,故又稱栗繭。《新唐書·杜甫傳》:“客秦州,負蘄采橡栗以自給。”唐張籍有詩云:“歲暮鋤犁倚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用的原料。用橡仁加工製作的橡仁豆腐,味道鮮美,香中帶甜。每百斤橡仁可釀五十五度的白酒四十斤左右。鄂東山區都有橡子,可供採摘。

橡子的作用

橡子是一種櫟樹的果實,鄂東山區比較多,形似蠶繭,故又稱栗

白櫟橡子
繭。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當年杜甫窮困潦倒的時候,便不時以此裹腹。 橡子是可食的。但是, 一些橡子是自然地大量的在丹寧酸, 使他們苦澀, 收斂性, 和潛在地惱人如果被吃的未加工。這是特別真實的紅色橡木黑暗色的橡子。白色橡木淡色的橡子, 是更低在丹寧酸, 是自然地甜的, 也許是被吃的或未加工的或烹調。基本的烹調技術介入煮沸成熟被轟擊的橡子幾個小時, 經常改變水。在這個過程期間, 丹寧酸浸出。在煮沸以後, 橡子可能直接地被吃; 他們可能並且被烤, 烘烤, 或地面入麵粉。橡子麵粉有被提高的一個輕微的堅果味道如果橡子基於一個清淡的烘烤在研之前。是富有的在油脂, 橡子麵粉里容易地損壞或鑄造和必須仔細地被存放。橡子有時也準備作為一咖啡替補。
橡子是富有卡路里的, 與510 kcal 每100 克。他們的構成是6% 水, 54% 碳水化合物, 8% 蛋白質, 並且32% 油脂, 主要monounsaturated 。橡子是大量的在, 和煙酸里

橡子粉

橡子,櫟樹之果實也。在湖北省五大旅遊重鎮的客店,每到秋冬時節,漫山遍野的櫟樹上掛滿了既可食用,亦入藥的橡子。這一帶的百姓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諺語:除卻娘舅無好親,不用櫟樹無好火,帷

白櫟橡子粉
橡粉稱好粉。不言而喻,這橡子粉被列為山珍,就不足為怪了。

橡子粉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脂肪澱粉蛋白質單寧等元素一應俱全,尤其單寧更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珍稀上品。《本草綱目》稱其低熱無毒、營養豐富,《中藥大辭典》則指出:橡子取粉食,可健人,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及痔瘡;《中國鄉食大全》譽之“醫食同源”。我們的近鄰俄國、朝鮮尤其喜食。

難怪乎唐代大詩人皮日休一千多年前便在《橡媼嘆》一詩中詠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楱蕪岡;傴傴黃髮媼,拾之踐晨霜。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燕,用作三冬糧……”。以此後來,我們的老祖宗們許久以前就將其奉作“盤中餐”了。

客店乃至大洪山麓一線百姓通常食用方法不外有:一、取橡子粉若干,適量清水拌勻,鐵鍋煎成薄餅即可食用;二、將橡子粉薄餅切成條或塊狀,再配之於瘦肉、蔥、姜、佐料入鍋炒製成菜餚;三、以薄餅切成的條或塊可加進火鍋佐酒食飯;四、用1:10的橡子粉、清水放入鍋中加熱煮沸攪拌成糊狀,冷卻後如涼粉般,加入各自喜好之佐料作冷盤食用;五、如俄國朝鮮人製成橡子粉醬,以開胃佐餐。

今天,客店乃至大洪山麓百姓不僅將傳統工藝更臻完善,製成的橡子粉食品招待客人,而且正在步出“深閨”,搭乘綠色、保健食品的直通車源源不斷地挺進超市,端上城裡賓館酒樓的宴席,更是鍾祥“長壽宴”中一份不可或缺的當家菜。

藥用價值

白櫟白櫟
【藥物名稱】白櫟

【別名】栗子樹,白紫蒲樹。

【科屬】殼斗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縱裂成闊條狀,小枝有溝槽,密生柔毛。葉互生,革質或堅紙質,葉片倒卵狀橢圓形,長7~14厘米,頂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6~12對波狀鈍圓齒,上面疏生星狀毛或近於無毛,下面密生灰色星狀絨毛,側脈9~12對,直達邊緣;葉柄長3~5毫米,少數達10毫米。花黃綠色,單性同株;雄花排列成茅荑花序,下垂,生於上年生枝條上;花被6深裂,雄蕊6枚,偶為8枚;雌花單生或2~3朵聚生於新梢葉腋內,子房下位,3室。總苞淺杯狀,鱗片卵狀披針形,呈復瓦狀排列,緊貼,每1總苞通常內含堅果1個,堅果園錐形或長卵形,果實有時幼時被蟲害而長成苞片狀球形的蟲癭,供藥用。
生態分布:產長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多生於闊葉林邊,山坡灌叢中,尤以砍伐跡地為最多。
藥用部分:白櫟蓓(即果實的蟲癭)入藥,秋季採收。

用途:治小兒疳積,大人疝氣及小兒尿如米泔,火眼赤痛。用量:5~7錢。

[下痢脫肛]

橡櫟葉、烏梅肉各6-9克,水煎去渣,加赤砂糖,一日2次分服。

[小兒疳積]

白櫟(果實的蟲癭)15克,麥芽9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小腸疝氣]

果實的蟲癭3~1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咳嗽氣喘、慢性支氣管炎]

白櫟葉3~12克,水煎,加冰糖服。

相似物種

白櫟白櫟
北美紅櫟

北美紅橡樹原產於美國東部以及加拿大的東南部。它是愛荷華州種植最廣泛的一個樹種。紅橡樹能夠適應於多種土壤,喜砂壤土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環境污染,對貧瘠、乾旱、不同酸鹼度的土壤適應能力強。這個樹種是本土橡樹中作為園林造景樹種中最優異的一種。它的快速生長速度也是其他橡樹望塵莫及的。按照每年生長61cm的速度生長10年,可以長到18-22米,15米左右的寬幅。同時,它還比起一般針形橡樹相比更不容易患萎黃病,在秋季的色彩表現更是壯觀。

紅橡樹是全日照喬木,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秋季葉色更加鮮艷。嫩枝呈綠色或紅棕色,第二年轉變為灰色。紅橡樹的葉子在秋天變紅,葉色逐漸變為粉紅色、亮紅色或紅褐色,成熟後葉片一般有有7-11個裂片。果實為堅果,長1.8-2.5厘米,棕色。幼樹卵圓形,隨著樹齡的增加漸變為圓形.紅橡樹是一種優良表現的行道樹,具有抗污染性以及固化土壤的功效。

相關內容

1. http://www.shiliao.com.cn

2. http://china.shop.woodoor.net/Product/Detail89714/Index.Html

3.http://www.1zan.com/zhiwu/7/2008/465388.html

4. http://www.yuanlin.com/B2B/Product/Detail/2006/4/24/8466.shtml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