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櫟
瀾滄櫟隸屬於殼斗科、櫟屬。常綠喬木,高達12米。主要分布在雲南一帶。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瀾滄櫟
- 拉丁學名:Quercus kingian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 綱: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 亞綱:金縷梅亞綱 Hamamelidae [Cronquist系統]
- 目:殼斗目 Fagales [Cronquist系統]
- 科:殼斗科 Fagaceae [Cronquist系統]
- 屬:櫟屬 Quercus
- 種:瀾滄櫟 Quercus kingiana
- 命名者及年代:Craib
- 分布區域:雲南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瀾滄櫟
種拉丁名:QuercuskingianaCraib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櫟屬
屬拉丁名:Quercus
國內分布:滇
海拔:800-1600
中國植物志:22:258
英文植物志:4:379
植物簡介
瀾滄櫟薄葉高山櫟(雲南植物志)
QuercuskingianaCraibinKewBull.472.1911;A.Camus,Chenes2:32.1938-39,Atlas2.Pl.93.f.1-13.1935-36;Y.C.HsuetH.W.JeninActaPhytotax.Sin.14(2):81.Pl.18,4.1976;雲南植物志2:341.圖105,7-10.197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1:128.1982;中國樹木志2:2353.1985.
形態特徵
來源:中國植物志原版墨線圖常綠喬木,高達12米。一年生小枝密被灰黃色星狀毛,二年生小枝無毛或被疏毛。葉片長橢圓形,長7-11厘米,寬3-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突尖,基部近圓形或偏斜,葉緣中部以上有粗鋸齒,葉背密被灰黃色星狀毛;側脈每邊8-12條,在葉面不明顯,在葉背突起,支脈明顯;葉柄長1-1.5厘米,密被黃色絨毛。殼斗鐘形,包著堅果1/2以上,直徑約2厘米,高約1.5厘米,殼斗壁厚約2毫米;小苞片三角狀卵形,排列緊密。堅果橢圓形,直徑約1.5厘米,高約2厘米,頂端圓,果臍突起。
分布習性
產雲南瀾滄。生於海拔800-1600米的山坡或森林中。緬甸、泰國也有分布。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