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C-130誕生在“柏林封鎖事件”發生後。“柏林事件”起因是二戰剛剛結束後,由於蘇聯和盟國間矛盾逐漸激化,蘇聯為向西方盟國加壓,封鎖了所有通往西柏林的陸上道路。而西柏林在停戰協定中是盟國的占領區,當時居民還需要靠盟國救援生存下去。蘇聯認為只要封鎖西柏林一段時間,盟國必將向蘇聯讓步。但盟國立即展開了從空中向西柏林運送救援物資的行動,在長達近一年的封鎖期內向西柏林晝夜不斷的空運物資。這一史無前例的大空運徹底打亂了蘇聯的計畫,最後蘇聯不得不重開封鎖線,倒落得個壞名聲。 這一史無前例的大空運徹底打亂了蘇聯的計畫。柏林空運使各國意識到戰略空運的價值,而性能出色的運輸機是空運力量的核心。招標定型
美國空軍於1951年向美國各大飛機製造公司發出關於新型運輸機的技術招標,為期兩個月,其技術要求細節保證運送92名步兵或64名全副武裝的傘兵時,航程必須達到1,980千米;最大載重需達到13,608千克,能夠運載當時美軍大多數的裝甲車輛、火炮和卡車等大型貨物;貨艙主艙門設計應能使車輛直接進入,必須有空投傘兵用的側艙門;可在土質或鋼板平鋪的簡易跑道上進行短距起降;為了能進行低空低速空投,必須能在225千米/小時的低速條件下做穩定的掠地飛行;能在一台發動機失靈的情況下正常飛行。此後洛克希德公司的先進技術設計部門著名的臭鼬工廠(SkunkWorks)很快地完成代號L-206的原型機。L-206方案於1952年11月戰勝了其他廠家的設計方案,獲得了空軍的原型機製造試驗契約。原型機YC-130於1954年8月23日在加州伯班克完成首次飛行。空軍對兩架原型機的試驗表示滿意,隨後在1953和1954年訂購了27架C-130。第一架生產型的C-130A於1955年4月7日試飛,1956年12月9日開始交付美國空軍,第一裝備這種新型運輸機的美國空軍部隊是從1956年12月開始進駐阿德莫爾空軍基地的第463戰術空運聯隊。
設計特點
基本設計
C-130採用上單翼、四發動機、尾部大型貨艙門的身布局。這一布局奠定了戰後的中型運輸機的設計“標準”。C-130設計上最大的特點是其設計徹底的力求滿足戰術空運的實際要求,因此它非常適合執行各種空運任務,例如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機身大型的尾部貨艙門。翼根翼型為NACA64A318,翼尖翼型NACA64A412,上反角2°30′,安裝角翼根3°,翼尖0°,1/4弦線後掠角0°。全金屬雙梁受力蒙皮結構,機械加工的整體加強變厚度蒙皮壁板,長度14.63米。副翼由普通鋁合金製成。串聯式液壓助力器,由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供壓。副翼上有調整片。富勒式鋁合金後緣襟翼,機翼前緣用發動機引氣防冰。運載設計
C-130的貨艙門採用了上下兩片開啟的設計,能在空中開閉;在空中艙門放下時是一個很好的貨物空投平台,尤其是掠地平拉空投的時候,在地面又是一個很好的裝卸坡道。而且該艙門也是整機氣密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各種C-130的貨運型都可以貼地投放11,000千克重的貨物。投放時,飛機貼地飛行,後艙門打開,首先拖出一個鉤子,鉤子的另一端與貨盤和貨物相連,當鉤子與地面空投場上的鋼索嚙合時,貨物就被從後艙門拖出。由於貨盤有能量吸收系統,貨物滑行30米後停下。當貨物超過22,000千克時,需要使用條帶式降落傘將貨物從貨艙中拖出。C-130的主起落架艙也設計得很巧妙,起落架收起時處在機身左右兩側旁突起的流線型艙室內。這個設計使得起落架艙不會占用寶貴的主機身空間,大大方便了貨艙的設計,且使得主機身的結構能夠連續而完整,強度大。另外一個好處是這種設計左右主輪距較寬,在不平坦的簡易跑道上穩定性好。以C-130J為例,C-130J貨艙的尺寸為長12.19米,高2.74米,寬最大3.12米、最小3.04米;C-130J-30長16.76米,其餘尺寸相同。上述尺寸與以往的C-130型號接近,可運載軍用標準的463L貨盤(2.24米×2.67米)。C-130J能運送5個上述貨盤,C-130J-30能運送7個。
航電設計
以C-130J為例,C-130J/J-30採用大量數位技術,加上APN-24低功率雷達的高清晰地貌對照能力、彩色液晶顯示器和雙GPS/INS系統,可以輕鬆地執行單機或編隊全天候空投任務。C-130J/J-30攜帶相同數量的燃料,機內油箱25549公升,機外副油箱則為10479公升,合計36028公升,並具有空中加油能力。J型的可維修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按美軍維修規則的計算,維護J型的人力可由維護E/H型的4875人減至2994,減少了38%。假如以98架的C-130機隊做標準,壽命周期成本可以減少35%。除了可維護性的改善,數字式控制的渦槳發動機、數字式電子設備、任務計算機和MIL-STD-1553B軍用數據標準等在降低壽命周期成本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改進型號
基本改型
C-130A/B/E/F/G/H/K/T:基本戰術運輸升級型號;C-130A-II“夢之舟”(Dreamboat):早期版本的電子情報/信號情報機,類似於EP-3牡羊座;
C-130K:皇家空軍版本;
C-130D/D-6:美國國民警衛隊寒帶改進版本,加裝了滑撬式起落架;
C-130A/E/H:加拿大空軍版本;
DC-130A/E/H: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的無人機控制母機;
GC-130:永久停飛靜態展示狀態的試驗機,
JC-130:教練機,測試機;
LC-130F/H/R:美國國民警衛隊極地改進版本,加裝了滑撬式起落架;
PC-130/C-130-MP/SC-130J:海上巡邏機改型;
RC-130A/S:偵察機改型;
TC-130:教練機;
VC-130H:VIP運輸機;
YMC-130H:伊朗人質救援行動中特別加裝火箭助推器的短距起降版本;
重大改型
C-130J“超級大力神”(SuperHercules)2004年4月16日,在小石城空軍基地,美軍正式接收第一架C-130J,C-130J是C-130家族為了適應新時期變化和現代化升級版本,在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上進行了主要改進,配備全新的效率更好的動力系統;配備雙人制的高度自動化的駕駛艙;採用MIL-STD-1553B軍用數據標準;新增2部空運任務計算機;新增綜合式故障自動診斷系統(IDS);換裝更容易操作的通訊/導航/識別管理系統;增加雙全球定位與慣性導航系統(GPS/INS);換裝數字式防滑剎車系統;換裝全新的航空電子系統;氣象/地貌掃描雷達採用彩色顯示器;簡化燃油系統,提高可靠性;改進了空調系統。
AC-130A/E/H/J/U/W
從美國空軍在越南的早期經驗得出,對小目標需要進型快速反應的集中火力攻擊,特別是對隔離地區防禦者的支援所發動的夜間進攻。AC-130裝備有各型口徑不同的機炮,乃至於後期機種所搭載的博福斯榴彈炮或105mm榴彈炮等重型火炮,對於零星分布於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護的部隊有致命性的打擊能力。1967年9月,AC-130原型機前往越南進行為期90天的實戰試驗。隨後開始批量改裝AC-130投入越南戰場,作戰時常常與AC-119混編。
EC-130E/G/H/V“突擊隊員獨奏曲”(CommandoSolo)
EC-130是美空軍用於心理戰的專用飛機,隸屬於美國空軍第193特種作戰大隊。它們是在C-130運輸機的基礎上,對EC-121電子戰飛機的電子設備改造而成。這些心理戰飛機裝有高性能的廣播發射系統,可以用標準的調幅、調頻、高頻模式廣播,並能採用國際標準信號進行彩色電視節目的播放。EC-130同時結合了C-130和EC-121的優勢,除一流的廣播系統外,還裝有先進的導航及防護系統。EC-130的任務還包括指揮和控制通信,限制敵方蒐集情報等。這一功能基本和其他電子作戰飛機無異。1999年4月5日,EC-130奔赴科索沃戰場首次實戰。
HC-130B/E/H/P/N/J“格鬥王”(CombatKing)
HC-130戰場搜尋與救援機,是C-130運輸機的一種改型。HC-130H是海岸警衛隊使用的型號,N和P是空軍型號。HC-130首飛於1964年,是一種以海上搜救為主的多功能軍用運輸機,除海上搜救外,還可以執行包括物資空投、空中加油、指揮通訊聯絡和人員、裝備運輸人物。HC-130可以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在低空進行搜救任務。美國海岸警衛隊共有27架HC-130H,部署於美國周邊的五個海岸警衛隊機場(CGAS),主要用於民事海上搜救等任務。
KC-130F/R/T/J
KC-130是在C-130運輸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空中加油機,它能夠為戰機進行空中加油,對空軍執行遠程任務具有重要意義。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而言,C-130優異的低速低空性能和低廉的操作成本更適合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空中加油任務,現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的KC-130飛機機隊由37架F型和14架R型組成,分別裝備在三個飛機中隊和一個訓練中隊中。出口型KC-130T外銷數個國家,是一些中小國家擔負不起大型空中機油機成本的一種不錯的折衷選擇。
MC-130E/H/W/P/J/H“戰鬥爪”(CombatTalon)
1984年6月,首架MC-130“戰鬥爪”II(機身編號83-1212)正式交付美國空軍,MC-130系列是在C-130基礎上應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要求而發展的一種用於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飛機。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專用於執行隱蔽滲透、空降偵查、掩護撤離、支援地面特種部隊作戰以及為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直升機/轉翼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援。而更為特別的是,利用特殊的“富爾頓”回收裝備(FultonARS),該型機還可以在不降落的情況下對地面人員(如被擊落的空軍飛行員)或物資實施空中回收救援,令其絕境逢生,在美軍參與的歷次作戰行動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WC-130A/B/E/H/J“颶風獵人”(HurricaneHunter)
WC-130是美國空軍航空氣象處(AirWeatherService)改裝自C-130的航空氣象觀測/偵察機,此外還可擔負大氣採樣、人工降雨、驅霧、冬季風暴偵察等任務,WC-130機上裝備有多種航空氣象設備,包括大氣分布數據系統記錄器、空投式探風系統(ODWS)、氣象衛星通信系統等,美國空軍和空軍後備單位已經前後裝備了45架WC-130大力神氣象偵察機,其中包括3架WC-130型、17架B型、6架E型、15架H型和10架最新的J型。1974年10月12日,第54氣象偵察中隊的一架WC-130H從克拉克基地起飛在中國南海上空追蹤颱風“貝絲”時失蹤,成為迄今為止唯一損失的WC-130。
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 |
---|---|
乘員 | 5人(機長,副機長,領航員,導航員,裝卸長) |
機長 | 29.8米 |
翼展 | 40.4米 |
機高 | 11.6米 |
翼面積 | 162平方米 |
空重 | 34400千克 |
載荷 | 33000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70300千克 |
動力 |
|
槳葉直徑 | 4.1米 |
貨艙體積 |
|
飛行性能 | |
---|---|
最大航速 | 592公里每小時(6000米高度) |
巡航速度 | 540公里每小時 |
航程 | 3800公里 |
最大飛行高度 | 空載:10060米,載荷:7077米 |
爬升率 | 9.3米/秒 |
起飛距離 | 空載:428米,載荷:1093米 |
外銷國家
|
|
|
對華出售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出於戰略上牽制蘇聯的需要,曾經向中國出口過C-130運輸機的民用版本L-100貨機。有當時的照片顯示,中國民航有一架的L100運輸機執行了運送進口“黑鷹”直升機的任務。而所見的飛機編號有“B-3002”和“B-3004”,表明當時進口數量可能有2-4架。歐巴馬取消對華出售限制
美國白宮網站2010年10月8日公布了歐巴馬就取消對中國出售C-130運輸機限制問題而寫給參眾兩院議長的信件。
歐巴馬在信中表示,依照國會授權法案,並基於美國國家利益,決定取消對中國出口用於清除海上漏油的C-130運輸機的相關限制。
信中說:“遵照1990年及1991年“外交關係授權法案”(ForeignRelationsAuthorizationAct)第902條(b)(2)款規定,我以美國總統的身份通知國會,基於國家利益,終止第902條(a)(3)款有關對中國出口軍需品暫時許可簽發規定中,對於C-130運輸機出口的限制。”
歐巴馬在信中還說,出口C-130運輸機給中國,是為因應海上漏油行動之用。但出口許可仍需逐件提出申請,並經政府審核通過。
白宮沒有透露對中國出口C-130運輸機的時間、數量和金額。如果歐巴馬的要求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這將是美國自1989年以來首次向中國出口高科技軍用武器。一星期後白宮發表澄清聲明說,export一詞有出售和運抵兩個含義,本次放鬆指的是允許相關外國公司租用的C-130飛至中國從事清油業務,白宮沒有允許向中國出口C-130的打算。
損失事故
截至2015年C-130的任務損失率大約在15%左右,低於一些戰鬥機(A-4戰鬥機約20%)而高於一些轟炸機(B-52轟炸機約10%)。
1958年9月2日,一架美國空軍第7406航空支援中隊的C-130A-II型在執行抵近偵察蘇聯時進入蘇聯領空被蘇聯國土防空軍四架米格-17戰鬥機擊落,機上17人全部死亡,這是C-130第一次任務損失;
1958年9月19日,駐法美軍第317運輸機中隊的C-130A56-0526在法福勒上空與一架法國空軍超級神秘戰鬥機相撞,C-130機組6人全部死亡,法軍飛行員死亡;
1959年5月20日,駐日美軍第815運輸機中隊一架C-130A57-0468在日本兵庫縣著陸時引擎故障墜毀,機組人員死亡,地面人員9人受牽連喪生;
1969年3月24日,一架英國皇家空軍C-130C.1XV180在格洛斯特郡費爾福德附近進行例行訓練時衝出跑道扎進附近農田爆炸,6名機組成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