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對於已經寫入數字圖像處理及機器視覺教科書多年的Sobel運算元,誰也沒曾追問和關心過它的發明背景和歷史。最近,給學生上“光電圖像處理”課,想介紹一下該運算元的來歷,查了很多文獻,就是找不到原始文獻。Google學術里搜尋,信息很多,卻不一致。有標註為期刊論文的,也有標註出版物析出的,出版時間也不一致(岡薩雷斯《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教材標註的時間為1970年)。
這個看似簡單,但領域內科研、開發人員沿用了幾十年的邊緣檢測運算元究竟如何產生的?偶然發現了一個帖子,該運算元的提出者Irwin Sobel在運算元產生多年後於該帖中詳細談到它的由來和定義。
原來,這個著名的Sobel邊緣運算元,當年作者並沒有公開發表過論文,僅僅是在一次博士生課題討論會(1968)上提出("A 3x3 Isotropic Gradient Operator for Image Processing"),後在1973年出版的一本專著("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Scene Analysis")的腳註里作為注釋出現和公開的。
核心公式
該運算元包含兩組3x3的矩陣,分別為橫向及縱向,將之與圖像作平面卷積,即可分別得出橫向及縱向的亮度差分近似值。如果以A代表原始圖像,Gx及Gy分別代表經橫向及縱向邊緣檢測的圖像,其公式如下:
圖像的每一個像素的橫向及縱向梯度近似值可用以下的公式結合,來計算梯度的大小。
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梯度方向。
在以上例子中,如果以上的角度Θ等於零,即代表圖像該處擁有縱向邊緣,左方較右方暗。
運算元描述
在邊緣檢測中,常用的一種模板是Sobel 運算元。Sobel 運算元有兩個,一個是檢測水平邊緣的 ;另一個是檢測垂直邊緣的 。與Prewitt運算元相比,Sobel運算元對於像素的位置的影響做了加權,可以降低邊緣模糊程度,因此效果更好。
Sobel運算元另一種形式是各向同性Sobel(Isotropic Sobel)運算元,也有兩個,一個是檢測水平邊緣的 ,另一個是檢測垂直邊緣的 。各向同性Sobel運算元和普通Sobel運算元相比,它的位置加權係數更為準確,在檢測不同方向的邊沿時梯度的幅度一致。將Sobel運算元矩陣中的所有2改為根號2,就能得到各向同性Sobel的矩陣。
由於Sobel運算元是濾波運算元的形式,用於提取邊緣,可以利用快速卷積函式, 簡單有效,因此套用廣泛。美中不足的是,Sobel運算元並沒有將圖像的主體與背景嚴格地區分開來,換言之就是Sobel運算元沒有基於圖像灰度進行處理,由於Sobel運算元沒有嚴格地模擬人的視覺生理特徵,所以提取的圖像輪廓有時並不能令人滿意。 在觀測一幅圖像的時候,我們往往首先注意的是圖像與背景不同的部分,正是這個部分將主體突出顯示,基於該理論,我們給出了下面閾值化輪廓提取算法,該算法已在數學上證明當像素點滿足常態分配時所求解是最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