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N-77

CVN-77

CVN-77是指美國海軍第77艘航母“喬治·布希”號航母,艦上裝備了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等高科技設備,其設備先進,作戰優秀,攻擊性強。

CVN-77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也是該級別的最後一艘航母。該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海軍服役。雖然服役了但其測試工作並沒有全面完成仍在繼續。CVN-77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也是該級別的最後一艘航母。該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海軍服役。雖然服役了但其測試工作並沒有全面完成仍在繼續。

喬治·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第77艘航母,也是“尼米茲”級第10艘航母, 在2008年正式服役。是美

CVN-77CVN-77
國第10艘也是最後1艘“尼米茲”級航母,船體隱身性能好、自動化水平高和網路信息作用強將是這艘正在建造中的美國21世紀第一艘航母的三大優勢。艦上裝備了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CVN-77航母以光纖纜線連線全艦16個“通訊結點”,構成一個系統與系統、裝備與裝備間大容量、高速度的通訊網路。

概述

CVN-77CVN-77
2001年1月26日,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美國海軍簽訂了一份價值38億美元契約,建造編號為CVN-77的航空母艦。這份契約的價錢僅僅是船身的造價,不包括船上兩個提供動力的核反應堆以及一系列後期安裝的海軍裝備。突破點是美國軍方首次把航空母艦當中戰鬥系統的組裝權也交給了民營企業,並把這些包括在船體造價之內。人力是航母使用壽命期費用中最大的一筆開支。CVN-77航母將儘可能採用自動化的操作器材和裝備,是為了減少航母上的操作人員,以達到節省日常龐大軍費開支的目的,。
CVN-77CVN-77

飛行甲板上將炸彈掛載於艦載機,需要9名操作人員共同作業;CVN77航母未來採用“仿人動作科技”原理新近研製的液壓起重裝備,能遵循操作人員的手部動作而自行將彈藥掛裝于飛機上,只要一名操作員就可輕易地勝任目前需要9人完成的工作。在CVN-77航母甲板上還研究安裝開器升降機與燃油供應裝置形成“核心站”的小型甲板結構,以便簡化艦載機的裝彈和加油程式。

在艦務作業方面,用動力系統操作,防火與災害管制、膳食供應等,皆儘可能予以自動化,凡此種種皆力求減少航母甲板上與甲板下的操作人員。CVN-77將強化信息戰的能力。美國海軍根據新的作戰任務,藉助商業上計算機網路的成功經驗提出了一種新的作戰指導思想———網路中心戰。網路中心戰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對部隊實施統一的作戰指揮。其核心就是利用網路地理上分散的各部隊、各種武器聯繫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實時掌握戰場動態,縮短決策時間,減少決策失誤,以便對敵人實施快速、精確、連續的打擊。其特點就是在各部隊之間、各作戰平台之間高速度、大容量、遠距離的實時數據交換。

航母成為未來網路中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海軍將CVN-77打造成網路中心戰的中心。艦上裝備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CVN-77航母以光纖纜線連線全艦16個“通訊結點”,構成一個系統與系統、裝備與裝備間大容量、高速度的通訊網路。經過整合能將音頻的資訊與視頻的圖像,以及各種偵察器材獲得的數據資訊,在各個作戰平台之間瞬間傳遞和展現。而此系統所需的硬體與軟體,都將採用現成商用產品,以便能隨著信息工業的硬體與軟體快速發展而易於更新,及時提升航母的信息戰能力。

CVN-77CVN-77

未來的航母CVN-77以及cvx等將成為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指揮中心,將以往各個分散的作戰平台整合成一個分散式的探測和攻擊系統,顯著提高艦隊的作戰效能,不但使航母作戰群能夠攻擊自海岸至內陸數千千米縱深的目標,而且還能為內陸縱深的地面部隊提供空中保護。此外,按照美國海軍的規劃,未來該艦還將配備“聯合打擊戰鬥機”(JSF),因此“布希”號服役後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強大的海上作戰平台。

相關參數

“布希”號航母小資料

CVN-77CVN-77

預計服役時間:2008年

預計總造價:約45億美元

艦長:330米

排水量:9.7萬噸

甲板可停放戰鬥機數量:75架

動力系統:2座壓水式核反應堆,注填一次核燃料可航行15年,續航力達100萬海里以上

構造

CVN-77CVN-77
新航母的雷達截面低,CVN77航母用一座小型艦橋取代了傳統的、高大的島式艦橋,減少甲板尖角、重新設計了機庫,飛行甲板有所縮短。

新航母艦橋外形將由四邊形改為多邊形,尺寸較小,且外壁向內傾斜並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以降低航母的雷達信號特徵。艦橋頂部眾多的各型雷達與通信天線,將由主動式相控陣多功能天線取代,全部實現內置化,安裝於艦橋的平板內壁,使得建築物外表整潔光滑,具有明顯的隱身特徵。這兩項改進,將使CVN77航母的雷達載面大幅減少,從而使它具有“準隱匿性”。

航母飛機彈射器的必備附屬檔案折流屏,裝置於彈射器的後方,系由背面布滿循環冷卻水管耐高溫、高強度大型平面鋼板構成。折流屏具有複雜的管路和水泵系統,用以輸送海水進行冷卻和堅豎立、放平折流屏,易於鏽蝕、故障較多,耐高溫鋼板也不能久耐1260攝氏度的飛機燃氣噴流,需要大量維修和換件作業的裝備。新的折流屏將用防護宇宙飛船重返地球的太空瓦材料製成,質輕且散熱迅速(能久耐1300攝氏度的高溫噴流),不僅省免複雜的管路與水泵系統,而且維修簡易。

研發背景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CVN-77“喬治·布希”號是美國東海岸維吉尼亞州漢普頓軍事基地生產的。在衛星地圖

CVN-77CVN-77
上可看到,這艘航母正在造船廠中建造,以第41任總統老布希姓名命名。

“尼米茲”級航母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設計建造的,因此,美國海軍在1995年決定開始設計、研製新一代航母CVX.由於科技的迅猛發展,新世紀的戰爭將與以往完全不同。為此,航母的設計也將是全新的思路,但是這將使得研製周期很長,並承擔很大的風險。有鑒於此,美國海軍決定將“尼米茲”級航母的最後一艘CVN-77航母作為研究、發展CVX級航母相關科技的“過渡型”航母。CVN-77航母將保留“尼米茲”級航母的基本設計與構造(包括艦體與動力系統),但將研發並採用未來CVX級航母所套用的相關科技,經過在CVN-77航母上整合、試用和改進,再運用於CVX級航母上。新設計的島形建築外形尺寸較小,且外壁向內傾斜,眾多的各型雷達與通信天線,將由主動式相控陣多功能天線取代,全部實現內置化,安裝於艦橋的平板內壁,使得建築物外表整潔光滑,具有明顯的隱身特徵。飛行甲板將根據實際情況有所縮短,另外CVN-77將強化信息戰的能力。美國海軍根據新的作戰任務,藉助商業上計算機網路的成功經驗提出了一種新的作戰指導思想———網路中心戰。

網路中心戰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對部隊實施統一的作戰指揮。其核心就是利用網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各部隊、各種武器聯繫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實時掌握戰場動態,縮短決策時間,減少決策失誤,以便對敵人實施快速、精確、連續的打擊。其特點就是在各部隊之間、各作戰平台之間高速度、大容量、遠距離的實時數據交換。航母得天獨厚的條件,無疑將成為未來網路中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海軍將CVN-77打造成網路中心戰的中心。CVN-77將設計、裝備全新的指揮、通訊、

CVN-77CVN-77

計算機和控制系統(C4I),CVN-77航母以光纖纜線聯結全艦16個“通訊結點”,構成一個系統與系統、裝備與裝備間大容量、高速度的通訊網路。經過整合能將音頻的資訊與視頻的圖像,以及各種偵察器材獲得的數據資訊,在各個作戰平台之間瞬間傳遞和展現。而此系統所需的硬體與軟體,都將採用現成商用產品,以便能隨著信息工業的硬體與軟體快速發展而易於更新,及時提升航母的信息戰能力。為提高航母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將進一步改進現有的E-2C預警機系統。新的預警機系統將安裝協同作戰處理器數據分配系統,以及重量輕、功耗小的相控陣通信天線等先進裝備,強化了信息獲取和信息傳遞的能力。未來的航母CVN-77以及CVX等將成為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指揮中心,將以往各個分散的作戰平台整合成一個分散式的探測和攻擊系統,顯著提高艦隊的作戰效能,不但使航母作戰群能夠攻擊自海岸至內陸數千千米縱深的目標,而且還能為內陸縱深的地面部隊提供空中保護。CVN-77是“尼米茲”級航母的第十艘,也將是最後一艘。CVX-1將在2006年開工,該艦將在CVN-77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名字來源

CVN-77CVN-77

二戰時期的1942年,18歲的老布希麻薩諸塞州加入美國海軍,並於次年成為一名航母飛行員。他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飛行員,參加了美軍太平洋戰區的一些重要戰鬥。老布希曾獲得美國海軍的“卓越十字勳章”,以戰鬥英雄的身份退役

總統的名字為航母命名向來是美軍的傳統,在美海軍目前服役的12艘航母中,有7艘航母是以美國的總統名字命名的,分別是“甘迺迪”號“艾森豪”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杜魯門”號“里根”號。而計畫於2008年開始服役的“尼米茲”級最後一艘航母——“CVN-77”也是以老布希總統的名字命名為“喬治·布希”號。以總統名字為航母命名,一方面是為了紀念這些總統為美海軍和航母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由於總統通常作為國家的代表,體現了無與倫比的權力和至高無上的地位,以總統名字為航母命名也是把其作為國家力量的象徵,彰顯了航母在美軍中無法抗衡的地位和強大的威懾力。

美軍的航母編號是按照航母批准建造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從1922年美國第一艘航母“CV-1”“蘭利”號進入美軍序列,至2003年開始服役的“CVN-76”“里根”號航母,一共有76艘航母編號。但實際上,美軍並沒有製造出76艘航母,其中有一些航母僅僅是獲得了建造的許可,還沒建造就被取消了,還有一些航母則是剛剛開工就停止了建造,真正進入美軍戰鬥序列的只有65艘航母。而這65艘航母卻是美國軍事力量中的“頂樑柱”。據統計,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在世界各地以武力進行干預的突發事件中,有2/3以上都有航母戰鬥群直接或間接參加。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世界上體形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航母之一,全部由核能驅動。目 前美國海軍正在服役的12艘航空母艦中,有8艘是“尼米茲”級。在以美國前總統的名字命名的該級航母中,“老布希”號是第七艘。2001年3月,布希總統曾宣布將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以前總統里根的名字命名。此外其名字被用於命名“尼米茲”級航母的美國前總統還包括喬治·華盛頓和林肯等。

甲板新布置

航母研究人員經過對各型航母飛行甲板的長期比較,得知飛行甲板的布置與艦載機運作的效率關係密切。要使艦

CVN-77CVN-77
載機易於著艦和安全著艦,降落甲板應與起飛甲板平行,或兩者之夾角應儘量可能小。因為航母在進行回收艦載機時,必須逆風航行。艦載機著艦時,由於降落甲板為飛行甲板上的斜向甲板,與航母的航向存在著角度,因此艦載機降落於甲板時會受到側風的影響。而該角度越小,則所受側風影響愈小,將能大幅降低艦載機著艦的難度,進而降低事故發生率。為了運作效率與配合著艦甲板和起飛甲板平行,艦艏右舷的1號升降機取消,而將2號升降機加大,設定於創新的兩個小型艦橋之間;艦艉右舷的3號升降機取消,改為設定于飛行甲板前段中軸、飛機彈射器的後方;艦艉左舷的4號升降機,改為設定于飛行甲板尾端中央。這樣既可改善惡劣海況下的操作安全性,又可在靠泊碼頭時,提供裝卸補給的寬闊通道,這些改進都能增進運作效率,減少航母的操作人員。

太空科技材質的折流屏

折流屏為飛機彈射器的必備附屬檔案,裝置於彈射器的後方,系由背面布滿循環冷卻水管的耐高溫、高強度大型平面鋼板構成。目前的折流屏具有複雜的管路和水泵系統,用以輸送海水進行冷卻和堅豎立、放平折流屏,不僅易於鏽蝕、故障較多,而且其耐高溫鋼板也不能久耐華氏2300度的飛機燃氣噴流,因此需要大量維修和換件作業的裝備。新的折流屏將以防護宇宙飛船重返地球的太空瓦材料製成,質輕且散熱迅速(能久耐華氏2400度的噴流),不僅省免複雜的管路與水泵系統,而且維修簡易。 

CVN-77CVN-77

自動化的操作裝備和器材

CVN-77CVN-77
CVN77航母將儘可能採用自動化的操作器材和裝備。以在飛行甲板上將炸彈掛載於艦載機為例,目前需要9名操作人員共同作業;未來CVN77航母將採用“仿人動作科技”原理新近研製的液壓起重裝備,它能遵循操作人員的手部動作而自行將彈藥掛裝於飛機上,只要一名操作員就可輕易地勝任目前需要9人完成的工作。此外,在CVN77航母甲板上還研究安裝開器升降機與燃油供應裝置形成“核心站”的小型甲板結構,以便簡化艦載機的裝彈和加油程式。在艦務作業方面,例如動力系統操作防火與災害管制、膳食供應等,皆儘可能予以自動化,凡此種種皆力求減少航母甲板上與甲板下的操作人員。

一分為二的小型艦橋和新式天線

CVN77航母將尼米茲級航母高約30米的傳統艦橋,改為兩個矮小的新型艦

CVN-77CVN-77
橋:一個設定于飛行甲板右舷的前段,負責與航母航行相關的作業;另一個設定于飛行甲板右舷的後段,負責艦載機起飛、著艦的相關操作。艦島的外形將由四邊形改為多邊形,並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以降低航母的雷達信號特徵。艦橋頂部眾多的各型雷達與通信天線,將由主動式相控陣多功能天線取代,全部實現內置化,安裝於艦橋的平板內壁。這兩項改進,將使CVN77航母的雷達載面大幅減少,從而使它具有“準隱匿性”。

全艦光纖幹線網路懷整合式資訊系統

CVN-77CVN-77
高功能的資訊系統將會高效率地運用人力資源與強化裝備自動化功能,因此也是CVN77航母與未業CVX航母的研發重點項目。CVN77航母以光纖纜線聯結全艦16個“通訊結點”,構成一個系統與系統、裝備與裝備間的大容量、無雜導的高可度通訊網路。經過整合能將音頻的資訊與視頻的圖像、以及計算機的數據資訊,瞬間傳遞和展現。而此系統所需的便件與軟體,皆將採用現成商用產品,以便能隨著著資訊工業的硬體與軟體快速時步而易於更新,及時提升航母的資訊系統。

未來展望

美軍“福特”號航母的建造費用達到了80億美元,比現役的最先進航母翻了一番,預

CVN-77CVN-77
計在7至8年後服役。下一代的航母由於採用了最新科技,其戰鬥力將有大幅度的提高。一是隱身化,美軍下一代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將大量使用隱身吸波材料,航母上配備的艦載機也將更換為具備隱身性能的F-35戰鬥機。二是無人化,同現役航母不同的是,美軍下一代航母將大量裝備無人作戰飛機。這些無人機可執行精確打擊、海上監視、空中早期預警、戰場評估以及支援反潛和救援等任務。三是信息化,美軍下一代航母將採用更先進的C4ISR系統(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監視、偵察系統)技術和自動化設備,可與其他武器和軍種間實現緊密的聯繫和互操作,並將廣泛採用電腦顯示器、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等替代操作人員目前所使用的手冊和參考資料。四是新概念化,據稱,美軍下一代航母將裝備電磁軌道炮、高能雷射、高能射線等新概念武器。其中,電磁軌道炮的發射器利用電磁力發射炮彈,炮彈射程最遠可達300公里,甚至超過目前航母所裝備的部分飛彈的射程。

美國海軍最新型CVN-77號航母開始海上測試

CVN-77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也是該別的最後一艘航母。該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海軍服役。雖然服役了但其測試工作並沒有全面完成仍在繼續。

CVN-77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也是該級別的最後一艘航母。該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海軍服役。雖然服役了但其測試工作並沒有全面完成仍在繼續。CVN-77布希號航母是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也是該級別的最後一艘航母。該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海軍服役。雖然服役了但其測試工作並沒有全面完成仍在繼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